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浙江淳安建立“班级联通学习”模式,开展“小先生”帮扶教学——“微班教学”应对农村“迷你校”

这是一个仅有4名学生的班级。以往,若彤总是端坐教室听课,而现在,习作课时,她可以走进大哥哥大姐姐所在班级一起学习;音乐课上,可以和小弟弟小妹妹手拉手学唱《我们在一起》……

这是浙江省淳安县梓桐镇里桐完小的“班级联通学习”模式。里桐完小全校仅有学生26人,近年来,学校推出了“班级联通”课堂,整合课程资源,编排教学体系,将不同年龄的学生编排在一起开展学习。

淳安地处浙西山区,全县45万人中约有12万人常年外出务工,许多家长将孩子带到工作地入学,当地很多学校被“掏空”。全县100名学生以下的超小规模学校就有25所,很多班级人数都在10人以下。该县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微型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建设小而精的班级文化(亲课堂),开展小而美的学习活动(活学习),开发小而真的特色课程(微课程),打造小而强的集体组织(乐生活),形成了“聚焦细微、关注个体,整合优化、张扬个性,活动多元、彰显活力”的小规模学校发展共识。

三品驿站:鸠坑中小的“茶课”

“快看快看,我看到茶树开花了!”这个孩子一脸兴奋。

这是鸠坑乡中心小学校长方芝华在给一二年级学生上“茶课”的情景,灿烂的笑容,雀跃的身姿,传达出了孩子们对课堂的喜爱之情。学校现有44名学生,为了增强学生校园生活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学校将校本课程与鸠坑茶文化结合起来,建设以品茶史、品茶艺、品茶韵为内容的“三品驿站”。“驿站”面向全体学生,全天候开放,学生平日里可以自由进出,“驿站”有精致的墙壁文化布置,有设备供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更有老师给随时来访的学生辅导,学生或以小分队的形式开展小专题合作探究,或以闲暇的方式展示各自的茶艺表演,其乐无穷。

学习共同体:方宅完小的“小先生制”

方宅完小在过去几年里,构建了活动课程群,创新了课堂模式,深化了激励性评价。特别是针对学生住校的现实实施学习共同体,推行了“小先生制”,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实践中,该校尝试构建了“1+1”“1+2”“2+1”等学习共同体。“1+1”就是“一对一”辅导,一个优等生在老师的辅导下当起“小先生”,带动同学进步;“1+2”学习共同体,指的是“一对二”辅导,就是一个优等生在老师安排下,辅导两个待优生,用于优等生的培养;“2+1”学习共同体就是“二对一”辅导,即一个大老师和一个小老师(优等生)辅导待合格生。

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合作学习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既不偏离既定的学习目标,脱离教师的指导,又不束缚学生的思维火花、扼杀学生的个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发挥,更促成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

“袖珍小学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认识和行动。我们的一点创新,换来的是学生一生的成长。”校长徐淑芳说。

聚合融化:鸠坑完小的“微班文化”

“我校规模日益变小,学生人数锐减。每班大多10人左右,最小班只有3人,是名副其实的微型班级。而现有的教室原来是针对40多人的大班设计的,现在就几个孩子,坐在里面空荡荡的。为了找回温馨,我们用心经营班级文化。”鸠坑完小校长王会敏说。

学校从物质文化和隐性文化这两个层面入手,在物质层面通过划分区块,分设栏目,整个教室便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体验的天地;在隐性文化层面,着重营造师生间、生生间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通过撤除三尺讲台、用好体态语言、保障心理自由等,实现亲密式教学相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同时,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感受到安全、幸福和温馨。这种以知识化、个性化、温馨化、童趣化为一体的微班文化,使教室成为学习知识的海洋,发展个性的舞台,也让教育回归温馨,趋向本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