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适度教育何以梅开二度——记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教改实践

图一.jpg

让学生在教育生活的每一瞬间,都能幸福成长

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经过教育者经年的努力,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能在一片天地取得较大的反响和成就,犹如一棵大树,长得枝繁叶茂,这是教育的幸事。

然而,把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移植到另外一片土地上,它是否还能服得水土、长得茁壮,则考验着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规律,是否具有生生不息的教育力量。

在河南,有两例全国知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以骄人的教育实绩给了这一命题肯定的回答:一是江苏泰兴蔡林森校长将“洋思模式”成功带入沁阳市永威学校,再掀昔日教改热潮,成绩斐然;另外就是河南濮阳的李慧军校长将适度教育成功移植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再植适度教育的种子,满园芳菲。

5月2日、3日,记者来到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深度感知适度教育下学校的蝶变,以及蝶变背后教育改革的多维实践。

适度教育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哲学追问,是寻根适度教育思想的线索所在

因“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影响全国的河南教改实践”的主题,记者专门研读了李慧军校长的著作《李慧军与适度教育》,试图读出适度教育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哲学思考。

《中庸》中有句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李慧军看来,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就是“适度”。万事万物皆有度,讲究“适度”才能恰到好处、保持最佳状态,才能和谐自然。

2007年8月,在担任濮阳市实验小学校长一年后,李慧军针对小学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教育“过度”“不及”“错位”三大问题提出了适度教育。

改革者,大多是最先发现沉疴的人。早在2007年,适度教育者就发现,在一些地方,凡是与考试有关的事情,都做得“过度”,与考试无关,跟孩子的终身发展、未来幸福有关的教育却做得“不及”。追求功利,目中无人的教育导致了教育观念、教育评价、教学方法等严重“错位”。

到如今,近12年之后,再回头看教育中的“过度”与“不及”现象依然存在。而适度教育倡导的,施教者顺应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宽容的态度和期待的心态,营造一种安全轻松、相互接纳、健康和谐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者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的本真状态,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依然在追寻者的前方。

记者发现,适度教育自诞生以来,就作为科研课题被认真探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充实、更新。从最初第一阶段的“十一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适度教育模式研究》到如今的《小学适度教育内涵与实践研究》,适度教育走过了三个阶段(2007年8月——2012年8月,适度教育模式研究阶段;2012年12月——2016年12月,从内涵到实践深入提升阶段;2016年12月至今,推广普及阶段)。

李慧军在一篇文章中说,适度教育是对教育常识的回归和复位,是认识、解释和改造复杂教育的教育哲学,基本原则是顺其自然、适当引导。

2012年8月,李慧军调入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她和同事一起进行着课堂更生动、内涵更丰富的适度教育实践。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他们将适度教育的理论体系构建为:一个核心理念——让每一个生命幸福成长;就是要关注人的生命质量,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未来发展。四个核心策略——抑制过度教育,提升不及教育,调整错位教育,发展绿色教育。六大操作原则:一是顺其自然,适当引导;二是讲究到位,及而不过;三是主张教育精细化,细节决定成败;四是崇尚“根雕艺术”,反对拔苗助长;五是尊重差异,承认不同;六是面向全体学生,人人是星。

在适度教育实践者眼中,“适度”不是为了寻找一个标准的“度”去放之四海,而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施以不同的度,这才叫“适度”,即适度教育关键在“适”,差异在“度”。

正如顾明远先生评价所说:“这是一个集参与性、主动性、专业性、实践性、发展性、适度性于一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研究,坚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

适度教育的发展,引起了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的注意,在北师大举办李慧军适度教育办学思想研讨会。这是全国首次为一所小学召开教育思想研讨会。适度教育的内在价值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上万名同行前来学习,李慧军和她的团队先后应邀到全国各地做学术报告130余场。

教育部原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研究员、教育学博士郭戈曾评价:“适度教育研究实现了学校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有机结合,在做好中小学学校教育研究方面堪称典范。”

 图二.jpg

李慧军说自己也是适度教育的受益者

检验教育思想落地的两个重要维度,就是看落实在课堂和课程中的程度,适度教育思想落到课堂上、课程中是什么样子

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形成,不能树完概念、立项课题就万事大吉,重要的是要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在教育发生的每时每刻、每个地方都有这一教育思想与主张的旨要体现。在学校教育阵地中,课堂尤其彰显着学校教育的水准和品质。

2017年11月,濮阳市召开“适度教育内涵与实践研究”课题成果推广会,向全市推广铺开适度教育。会上,李慧军校长带领她的团队从宏观到微观,高屋建瓴而又接地气地汇报了适度教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学校语文研究室刘秋娣主任介绍,在日常课堂教学教研层面,学校成立了校级学科研究共同体,下设五个研究共同体,围绕“如何有效抑制课堂上教师过度的讲解与分析,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展开研究。研讨课、省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示范课、适度教育教改大课堂等都成了适度课堂的研究场、练兵场、实践场。经过近5年的实践研究,适度课堂教学范式基本形成,简称“三三三五教学法”。

以语文学科为例,课堂的基本理念是三重三实三度。(三重,即重过程、重阅读、重积累。三实,即真实、朴实、扎实。三度,即语文课堂的宽度、厚度、温度。)课堂教学五环节——测、读、赏、展、写。

5月3日上午,记者在一(6)班听了一节语文课。语文教师王可兰生动的课堂感染着每一个孩子。课堂上,“测、读、赏、展、写”五个环节进行得自然舒展,师生自由灵动,尽显适度带给人的美感。

记者发现,“三三三五教学法”并不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完整地照搬照做,而是根据学科特点、学情基础等灵活掌握,做到教学法适合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学科、每一堂课。

在数学教师张芳娟的课堂上,记者发现,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意识强,孩子们积极踊跃并自觉地被老师带入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素养训练中,教师也在学生的激发之下,生成全新的教学设计,课堂真实而又生动。

刘秋娣告诉记者:有了三三三五教学法,一是提升了教师综合素养,让课堂教学有法可依、优于简洁、目标清晰,易于课堂操作实践,给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指南。以三三三五教学理念设计的优质课,已经连续多年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在第17届优质课大赛中,谢艳明老师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二是加强学生读写实践,丰厚人文底蕴。三三三五教学法,把语文简单到了读和写。学校近70%的老师能够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今年河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荣获了一等奖。2017年6月,学校对学生的阅读量做了初步统计,五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已经达到325.7万字,远远超出课标中规定的145万字。一(6)班的段逸然一学期写了8本日记,四(2)班的李曼同学每学期坚持写日记4万字以上,4年下来,写了近40万字的日记。

在濮阳二实小,适度教育理念下的三三三五教学法,改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抑制了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课堂,成就着绿色高效的课堂。

在与教师座谈中,青年教师、一年级数学业务组长张会如告诉记者:“依照教学法上路快,有青蓝工程跟着牛广朝老师学教数学,有适度教育大讲堂反复锻炼,自己在幸运地成长着。”贾香菊、牛广朝、管美玲、韩中华、张芳娟、王巧玲等老师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感。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濮阳二实小,每一名音乐和美术教师都有自己的专用教室,他们可以和孩子自由地进行着自己的适度课堂,追求着适度的发展。

记者在《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核心素养课程体系》表里看到,学校将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国家课程、跨学科整合课程、学科拓展课程、考试课程),社会参与课程(节假日序列化主题教育课程、研学之旅课程、主题性学习课程、社区志愿者课程、家校共育课程),自主发展课程(儒雅公民自主发展“六个一”导航课程、小公民修身课程、个性发展短期(近景)目标导航课程、争当优秀毕业生课程、入队课程、校园社团活动课程、儒雅少年争章达标课程、校本节课程)三大课程体系。

学校副校长吴守刚介绍,学校研发的校本课程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必修课面向全体、排进课程表、平均每班每周两节,选修课每周两节。必修校本课程主要有:阅读课、国学课、修身课、书法课。选修校本课程与师本课程、班本课程、特色社团活动结合,先后成立书法 、美术、足球、琵琶、古筝等42个学生社团,为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搭建了平台。每学期,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打乱班级甚至年级,自主选修其中的1—2门课程,上课时间是每周三、周五下午第三节活动课。

采访中,记者通过仔细阅读濮阳二实小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叙事资料,现场参观儒雅的社团文化展示,感知着适度教育思想下扎实的落地策略、润物无声的教育文化熏染,带给孩子们的全方位的引领与培养效果。

李慧军说:“做适度教育,最大的收获,是教师不但获得专业的成长,而且真正体验了职业的幸福;是学生不仅学得了知识,还收获了生活的智慧;我自己也是适度教育的受益者。”

图三.jpg

校园文化的适度,考验教育人的智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