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河北省易县南城司中心小学鹅卵石绘画教学见闻

描图.jpg

描图

拼贴.jpg

拼贴

上色.jpg

上色

P020190909320128298981.jpg

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河北省易县南城司中心小学美术教师于金燕把鹅卵石引进课堂,经过不懈努力,创新开展鹅卵石绘画教学,形成了极具山区特色的美术教学模式,得到同行的认可并在全县推广。这是7月1日,于金燕(左三)和同事一起交流开展鹅卵石绘画教学的心得体会。

P020190909320128488911.jpg

“鹅卵石朴实无华、表里如一,为我们学会做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校长李学伟向学生讲解校训“方圆处世,刚直做人”的内涵。

P020190909320128700357.jpg

于金燕引导孩子们放飞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画笔把从河道里采集来的鹅卵石变成一件件美术作品。

P020190909320128882504.jpg

一走进学校大门,大家就能看到一幅精美的校园立体图。这是师生们一起动手用鹅卵石拼贴而成的。鹅卵石路、鹅卵石石雕、鹅卵石拼贴画,营造出具有浓郁鹅卵石艺术特色的优美校园环境。

P020190909320129084836.jpg

学校鹅卵石展室里,大小、形状、色彩各异的鹅卵石作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成为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接受艺术熏陶的好地方。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让石头唱歌、让石头说话,对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易县南城司中心小学师生来说,是每天都发生在身边的事。

作为一所深山里的农村小学,没有城里学校“高大上”的教育教学资源,也没有城里孩子想去就能去的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怎样让山里娃同样能够收获童年的快乐?

南城司中心小学所在的地方,山间溪流中的鹅卵石数不胜数。经千百万年流水的冲刷和搬运,鹅卵石翻滚磨擦、相互碰撞,慢慢变得光滑如卵、浑然天成。

“鹅卵石在岁月冲刷中,学会了忍让,学会了包容,学会了等待。她经千年锤炼,谦逊平和,团结一心,波澜不惊,执着依然;她坚贞沉静,表里如一,实实在在,朴实无华,无怨无悔。”南城司中心小学校长李学伟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家乡的鹅卵石,“基于此,我们确立了‘方圆处世,刚直做人’的校训和‘培养真实品格,成就踏实人生’的办学理念。”

学习鹅卵石蕴含的优秀品格,让深山里的石头会唱歌、会说话,成为这所学校的教育特色。美术教师于金燕把鹅卵石引进课堂,开展的鹅卵石绘画教学,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于金燕带领学生从河道里采集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引导他们展开奇思妙想,根据鹅卵石的形状、色彩与纹理,用画笔在鹅卵石上绘画,用鹅卵石拼贴画作。“每个孩子都是小小艺术家”,他们亲手从小河里捡拾来的石头变成了多彩的植物、可爱的动物,创作出一幅幅动人的图画。

走进学校专门设立的鹅卵石展室,只见一块块石头独立成景、连接成画,一件件稚嫩的作品饱含童真童趣,充满灵性与活力,仿佛在唱歌、在讲故事。从最初的“植物园”“卡通天地”“海底世界”等6大系列700余件作品,到“美丽家园系列”“校园生活系列”“太行系列”等主题鹅卵石贴画,再到立体创作的“盆栽仙人掌”系列作品,让人目不暇接。

从今年年初开始,师生们着手创作了“一带一路”主题鹅卵石贴画、全国省级行政区与河北省市级行政区鹅卵石拼贴图、专用教室鹅卵石拼贴标识等。与此同时,学校进一步深化、延展鹅卵石文化的教育内涵与形式,通过挖掘石头画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梦”圆梦实践,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故事会等,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

“小小鹅卵石,蕴含大教育。采集鹅卵石、创作石头画,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培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审美水平,又加深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易县教育局局长许俊良说。(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周洪松 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