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时代新人道德养成的四重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可见,思想道德品质是时代新人必备的重要素养,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党中央新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不仅为时代新人的道德养成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道德路径。

培养和造就道德品质优良的时代新人要按照《纲要》的指引,从认知、导引、实践、制度等维度着手,不断提升时代新人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推动道德素养的整体性提升。

培育时代新人的道德素养,要从认知层面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生成的基础,而道德教化又是道德认知培育和提升的重要形式。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高尚的道德素养不可能自发在道德主体中生成,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将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自觉追求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信仰。培育时代新人的道德素养首要工作就是强化道德教化、提升道德认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培养和造就道德品质优良的时代新人既要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涵养心灵,又要用社会主义道德观浸润心田;既要在灵魂深处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不断夯实理想信念之基;既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又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只有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将新时代道德规范植根于时代新人心灵深处、外化为合乎新时代道德标准的行为习惯,才能培育出具有较高道德素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育时代新人的道德素养,要从导引层面强化道德示范效应。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不仅能在社会成员中产生正向示范效应,而且对人的优良品质铸就与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而道德榜样在现实世界中会产生强大的道德魅力和道德吸引力,能使社会成员不由自主地萌发学习效仿的道德行为。榜样教育所独具的形象、生动、持久、全面的教育效果,是其他道德教育方式方法无法比拟的。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先后选树了一大批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改革先锋。他们所彰显出的独特人格魅力、展示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显现出的强大道德魅力,为新时代培养和造就道德品质优良的时代新人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天然的道德养分。各级教育机构要主动将典型人物的事迹宣讲与道德榜样的学习教育熔铸到时代新人的日常培育中。既要让时代新人明晰典型人物的时代价值和道德意义,又要让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道德情感在时代新人心灵深处生根发芽;既要让时代新人自觉从典型人物那里汲取道德养分,又要让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的道德学习氛围在时代新人中蔚然成风。

培育时代新人的道德素养,要从实践层面强化规范与养成教育。“知善”是“行善”的前提和基础,而“行善”则是“知善”的价值指向和逻辑旨归。道德认知、榜样牵引的全部意义在于道德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不断增强道德判断力,努力提升个体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将道德行为要求和规范烙印于心灵深处、熔铸于日常行为,形成优良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品质。新时代培养和造就道德品质优良的时代新人既要在日常生活中大力弘扬美德善行,让时代新人在生活空间中自觉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良好习惯,又要将立德树人渗透至教育各个环节,让时代新人在全过程的道德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强化道德认知、提升道德实践能力;既要用好各级教育平台,吸引和动员时代新人积极投身到崇德守礼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又要充分利用“道德宣传日”“学雷锋日”等道德主题实践平台,鼓励和引导时代新人勇当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楷模,用实际行动树立起价值的标杆。

培育时代新人的道德素养,要从制度层面强化道德保障。道德素养的提升仅仅依靠个体自觉和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制度加以规制和引导。制度作为外在力量,对于道德行为的形成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具有正向的强制性、引导性作用。有效地发挥制度在道德素养培育中的重要作用,不仅能保障社会道德规范的有效落实,而且能敦促道德主体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和造就道德品质优良的时代新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要从认知、引导和实践层面强化道德养成,同时也要通过制度引导时代新人自觉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各级教育机构一方面要以制度为牵引,教育引导时代新人以《纲要》为导向自觉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不断强化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努力提升个体的道德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道德监督保障机制,落实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主动为新时代培养和造就道德品质优良的时代新人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构筑引导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时代新人崇德守礼、积极向善的内在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及该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