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学校发展规划中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一所学校更应该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但目前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1.规划的语言空泛,套话太多,缺乏可操作性;2.规划的制定缺少集体参与,缺少教代会通过;3.规划的制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4. 规划的制定只为检查,不为实施;5.学校规划名目繁多,导致主次不分;6.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受制于地方财政或外界因素;7.领导频繁变动导致规划的实施缺乏连续性。

为此,提出如下不成熟建议:1.校长是学校规划制定的第一人,要亲自做学校的发展规划;2. 发展规划不要只做样子,应付上级检查,要让其真正成为学校工作的指挥棒;3.学校领导在制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地方财政的实力和学校实际;4.新领导上任时要关注学校的发展规划,使规划的实施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所学校,都要制定发展规划。可以说规划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无论是国家、地方政府、各部门,还是基层单位,都要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来指导工作的开展。我们国家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还根据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们桦甸市政府审时度势,今年也制定了《桦甸市教育强市内涵建设行动规划》。这些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对国民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我们行动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南。

一所学校更应该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寻找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克服问题中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推动学校的发展。一所学校只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才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只有按照发展规划认真实施才能使学校的整体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下面就本校以及我市部分学校在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并提出极不成熟的建议。

问题一、规划的语言空泛,套话太多,缺乏可操作性

有的学校制定的发展规划,目标制定的过于笼统,行文中语言空泛,一些章节套话连篇,概括性的语言过多,没有具体的目标和措施,缺乏可操作性。比如:我校在2011年制定的《桦甸市桦郊中心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注:我校又名桦郊中心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二)教学质量目标: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差异,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重视“双基”教学的同时更要关注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采用积极的发展性评价。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这样的规划,用在哪所学校都可以,人们看过之后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有和没有意义都不大。如果说国家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管辖面大,在规划制定时使用一些概括性的语言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一所基层学校的规划,使用过多的套话,我认为是不合适的。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本人猜测有两个:一是执笔者不知道规划该如何去写,行文风格如何,其文化、教育素养有待于提高,;二是有可能规划的执笔者并非学校校长或副校长等主要领导,而是他人代替,而代笔者对学校教学、德育、后勤等方面工作把握不全,无奈之下,只能说些套话,甚至在网上下载些文字应付了事。不瞒大家,本人作为一名继续教育和干训辅导员,刚搭上学校中层的边,就曾被多次指派给学校起草学校规划、计划等材料,由于对学校整体工作难于把握,对上级政策了解有限,站的高度不够,所以写起学校规划、计划来深感力不从心。有时为完成任务,只能从上级文件中下载粘贴些套话,应对领导交办的任务。

问题二、规划的制定缺少集体参与,缺少教代会通过

一般来讲,学校规划的制定都是由校长或副校长、书记等主要领导来完成的。但不管是校长还是副校长,都不可能对学校所有工作掌握得非常细致,因为每个部门上级都有相关的规定,校长只是在宏观上把握各部门的工作,微观上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过问部门的每一项工作。因此,在校长制定规划时,就可能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

但有些学校的规划,只是校长或副校长一人完成就算了事,也不在班子会上讨论一下,吸收一下大家的意见或建议,这样的规划,就不可能全面细致,会出现很多漏洞。如果是校长找中层或其他所谓文笔好的人代笔,这一问题会更加严重,因为别人对学校的整体工作把握更不全面,即使是文笔再好,也不会制定出好的发展规划来。如我校2011年制定的三年规划,由于是一人执笔完成,未经大家讨论补充,执笔者只关注了学校教学质量、办学条件、队伍建设、幼儿园建设等大事,就将学生德育部分整体丢掉了,导致这个规划出现缺失。

再者,学校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是学校的一件大事,必须让全体教职工都知晓学校规划的主要目标、内容,所以规划制定完后,必须在教代会上通过才符合相关规定。同时学校的规划也作为全校每个教职工工作的指南和动力。但有的学校的规划只是有校长或几个领导知道,多数教师并不知晓其中的主要内容。

问题三、规划的制定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有的领导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常常好大喜功。规划制定得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他们认为,规划就得站得高、看得远,往大、往高了定,否则就是目光短浅,跟不上时代步伐,让人笑话。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下,制定出的规划,让人觉得有点不切实际。比如我市提出了“争创教育强市”的目标后,在我市编印的《桦甸市学校规划、计划汇编》中某乡镇学校提出了“全市站排头,地区争前列”的目标,让人着实感到有点不靠谱。

问题四、规划的制定只为检查,不为实施

有的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完之后,便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了。当上级督导来检查时,便拿出来应对。教职工对学校规划知晓率不高,领导平时也不关注规划实施到什么程度了,似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不是为了如何去实施规划、如何落实规划目标、如何让规划促进学校的发展。领导心中对规划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对规划中每一步工作的实施督促不到位,走一步算一步,工作推着干。这种现象并非个案,而是普遍存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有些领导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一年的工作计划还因为种种原因总在变呢,何况是好几年的规划呢。因此,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关注度不高。

问题五、学校规划名目繁多,导致主次不分

为了应对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基层学校需要制定出许多发展规划来,使得学校的规划名目繁多。规划多了,人们可能就分不清哪个重要了,最后,哪个都不重要了,导致了主次不分的现象。我粗略统计一下,就我们一所基层学校,制定的规划就有如下之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三年发展规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年规划》、《十二五期间村小布局调整规划》、《教育改革三年规划》、《素质教育三年规划》、《特色办学三年规划》、《提高教学质量三年规划》、《队伍建设三年规划》、《教育科研三年规划》、《控流工作三年规划》、《体育、艺术教育三年规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规划》……

如此多的规划,有的是学校整体的,有的是单项的,有的是校长或副校长起草制定的,有的是部门主任起草制定的。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甚至矛盾的,但为了应对上级检查,不得不制定这些规划。有一次上级来我校检查,要我校的《素质教育三年规划》,被检查者一时想不起或不知道学校是否有这样一个规划,找也找不到,一急之下就从网上下载了一个修改了一下递上去,但还是被上级领导看出来了,在反馈时,给我们学校留了一点面子,对我们说:“制定规划时要结合本校实际。”

可见,规划多了,也未见起是好事,应分清主次。上级部门也不必每项工作都要求基层学校有规划,只要在学校总的发展规划中体现就可以了。

问题六、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受制于地方财政或外界因素

有些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过于依赖地方政府,受制于地方财政或外界因素。由于现在的办学体制多为政府办学,学校校舍、场地及其它硬件设施是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的,不是校长说了算的,很大程度上要受地方财政投入的限制。

以我们城西小学为例,上世纪90年代就被列入薄弱校行列。2003年起,政府就有意新建校舍,那时学校就开始规划,但由于地方财政能力有限,暂时被搁浅。2008年起,此事再被提起,学校又开始规划,到现在5年又过去了,教学楼因政府动迁受阻仍旧没能建成。如今我们的校舍,是桦甸市乡镇中心校中唯一一所平房学校,班主任没有办公室,只能在教室里办公;科任教师两人合用一张办公桌,挤在一间面积狭小的办公室里;教室不够用,各种功能室变成临时教室,再不够用,就两个班级的学生合班挤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幼儿园空间狭小,活动区域根本达不到要求。

此种状况的出现,并非校长所能左右,主要是受制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或动迁等外界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会受到很大限制,即使是学校把发展规划制定得再完美,也只是纸上谈兵,很难完全实现。

问题七、领导频繁变动导致规划的实施缺乏连续性

学校的发展规划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一个发展规划一般都是三至五年或更长一些,上任校长在任期内应致力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基本完成规划目标。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学校主要领导特别是校长工作变动比较频繁,新老校长往往不能对规划的实施进行有效对接,下一任校长可能对原来的规划不认可而不积极实施或干脆不实施,导致规划实施缺乏连续性。
针对以上学校发展规划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人提出以下几点极不成熟的建议。

1.校长是学校规划制定的第一人。校长要亲自做学校的发展规划,最好不找他人代替,要充分吸收学校其他各方面领导、教师的广泛参与。学校发展规划一定要经教代会讨论通过,让全体教职工都知道,并内化为每一个教职工的工作动力。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提出改进意见,在下次教代会上调整完善,及时修订。

2.学校发展规划不要只做样子,应付上级检查,要让其真正成为学校工作的指挥棒。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要心中有数,经常关注学校发展规划实施到什么程度了,目标达成度如何。要把规划分解到学校每学期或每年度的工作计划中,督促每项工作的落实。学期末或年末要认真总结、回顾规划的落实情况,及时谋划下步工作。

3.学校领导在制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地方财政的实力和学校实际,以免规划制定的目标过高或过低,与实际相差太大。制定规划时,要结合当地政府财政情况和学校实际,根据学校现有的办学规模、硬件条件、师资水平、学生质量等因素来制定学校发展规划,领导不能凭一时头脑发热,赶时髦,好高骛远,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根本达不到的目标。当然,也不能墨守成规,制定的发展目标过低,使教职工失去前进的动力。

4.新领导上任时要关注学校的发展规划,使规划的实施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学校领导更换,只要不是过于频繁,都属于正常的人事变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个永恒的道理。新老校长交接时,上任校长应该对学校的发展规划以及实施情况做简要的介绍;新校长上任后,应该对新学校的发展规划仔细研究并认真实施,如果认为有必要修改,则召集有关人员研究、讨论修订。这样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就不会因主要领导的变动而缺乏连续性了。

以上看法,纯属本人一家之言,绝无贬低学校或某些领导之意,只是根据本人所知道的就事论事,言语难免失之偏颇,观点也可能以偏概全,挂一漏万。如有违背国家教育法规政策之处或其他不当言论,还望诸位同仁和老师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