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首页>正文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状态、交往空间和发展条件,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特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聚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在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形成和变化规律,指导人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环境变化,密切关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规律性、前沿性问题,不断推进自身创新发展。当前,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统筹谋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针对性部署,包括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等等。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这一机遇,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问题意识、探寻工作规律,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既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背景,又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

1.坚持系统思维,核心在于加强工作统筹。系统思维是一种思维模式,更是一种思维方法。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坚持系统思维就是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观,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和统筹推进。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环节统筹。在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网络建设管理等工作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工作主线,推进大学生党员工作、辅导员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等诸环节工作协调开展。第二,加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统筹。对政府、学校、社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机制开展研究,增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联系协作,构建三者之间的新型关系。特别是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在强化政府、学校、社会三者联系中,推进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第三,加强学科建设的统筹。以跨学科的视野,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工作实践、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规律的基础上,借鉴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优秀理论成果和方法,建构和完善自身发展体系,形成符合青少年实际需要的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工作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2.强化问题意识,关键在于突破重点难点。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必须具备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把握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在理论上敢于扭住问题,在实践中勇于破解难题。在制度建设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增量发展”更要重视“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制度体系是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前沿问题和重点问题。在教育管理上,大学生党员发展管理如何更好地解决质量问题,如何通过网络教育提升学生党员素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等,都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注点和突破点。在实践成效上,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内容,促进学生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加深理解,形成行为自觉;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网上网下工作联动,组织引导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构建个人诚信体系,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一步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

3.注重把握规律,重点在于建立长效机制。遵循规律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根本保证。总结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形成科学长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意义重大。第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体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是根本。要对“三爱”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质量、辅导员培训、实践育人、高校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建设管理等系列文件,认真进行系统梳理、全面分析,找到工作之间的结合点,采取管用措施,构建起互相贯通、互为支撑、完备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第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价上,首先要坚持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定性评价方法。同时,还要结合研究人的精神、心态、理念等精神因素的科学方法,形成定性定量相结合、操作性通用性相统一、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具体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制订完善高校网上学生党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标准,推进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体系建设等,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突破和创新。第三,完善队伍职业能力建设标准体系。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需要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政工作规律、掌握网络文化特点的人员队伍。实践中,要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工作需要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能力标准,切实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队伍基础和人才保证。

二、聚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

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网络不仅是工具,也是环境,不仅是虚拟社会,也是现实反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内容广泛,囊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和信息网络的基本要素,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聚焦基本要素,抓住基本问题,寻求工作突破。

1.建好网,掌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好网是基础。一方面,加强内容建设,丰富网络思想文化供给。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是根本,只有不断丰富和创新网络文化内容,才能形成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因此,要支持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大学生网络社团建设,搭建学生网络创新创业平台,主动制作适合新兴媒体传播的网络应用和优秀文化作品。要开展资源整合,把思想政治资源、教育教学资源、校园文化资源、生活娱乐资源等有机融入高校网络,通过实施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项目,促进优质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普及和共享。另一方面,加强阵地建设,打造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高地。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准确把握网站及网络社区的发展特点和内在机制,努力优化主题性教育网站和学生网络社区环境,发挥校园网站和社区成员同质性强的优势,增进学生对高校网站和网络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打造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高地。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和“易班”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都已比较成熟,要加强对他们建设经验的总结,打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品牌,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

2.用好网,掌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话语权决定主动权。无论是网络思想教育,还是网络舆论引导,只有话语吸引力强、可信度高、影响力大,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占据主动、赢得人心。掌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首先,创新机制。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探索形成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研究制订专家学者,尤其是在校内外具有影响的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机制和办法,想办法吸引他们上网用网、发帖发文,使他们把教书育人的领域延伸到网上,把立德树人的作用扩展至网络空间。其次,改进方法。通过专题网页、网上系列谈、特色网络文化活动等,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以网络文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切实增强高校网络的吸引力和“黏着度”。组织开展师生网络素养教育,大力倡导健康科学、文明守法的用网新风。最后,拓展载体。把增强校园网站的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互动性作为着力点,加强综合性门户网站、主题性教育网站、专业性学术网站建设,扩大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和社会服务面。

3.管好网,掌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权。当前,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空白点,面临很多新问题。要发挥高校在网络空间清朗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网络环境。首先,重视发挥微博、微信、社交网络和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其次,研究网络传播规律,研究制定网上信息发布规程,把握时、度、效,做好网上舆论引导、舆情应对工作。最后,围绕让老百姓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等,利用网络讲好教育故事,传播好教育声音,努力营造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的良好网络舆论氛围。

三、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我们关注微观现实,也需要进行整体规划,要在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和网络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科学路径。

1.统筹规划,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要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协调共振,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就要对工作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其中搭建工作平台是基础。第一,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各种优秀教育资源汇集到网络中来。要重视发挥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的作用,汇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网络信息和网络技术研发资源,搭建全国高校校园网络平台,共同传播网络正能量,协作应对网络负面舆论,努力使网站联盟成为高校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集散库、思想文化的策源地和宣传舆论的风向标。第二,打造思想舆论引导平台。“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内容建设,壮大教育系统“官方微博”联盟,推进高校辅导员博客、思政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班级微博及校园微信公共账号建设,打造网上思想舆论引导集群,提高网上舆论引导和应对能力。

2.完善机制,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做好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体系建设。第一,建立工作动力机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广、内容多、变化快,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充分调动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工作部门的重心是把方向、守关口、求实效,确实做好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抓好指导和协调,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源动力。同时,汇聚汲取群众智慧,总结推广基层经验,强化过程设计和全程监控,促进各高校明确要求、落实任务、创新途径,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能力,形成自我加压、积极推动、主动有为的行动力。此外,协同相关工作部门做好制度设计和工作安排,研究制定激励评价措施,调动学校和师生的积极性,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推动力。第二,完善网上网下联动机制。要建立完善工作联动机制,实现网上、网下工作相结合,既掌握网络信息传播交流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三,形成工作激励机制。具体来说,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就是要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为职务(职称)评聘条件的办法,探索建立对网上成果发放薪酬、给予奖励的办法,探索建立将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情况列为师德先进、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条件的办法。通过激励评价机制的改革,使我们的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工作重心转移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形成良好工作导向和局面。

3.强化培养,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一支强大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提升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管理能力、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关键所在。第一,统筹网络建设、管理工作,加强主体力量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思想政治过硬、熟悉网络特点、基本业务精湛、勇于开拓创新的标准,整合学校宣传、学工、信息化等部门力量,激励专家学者、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等参与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充实学校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使之成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力量。第二,重视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培养。“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必须广泛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坚定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构建学生个人网络文明自律体系,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习惯。完善网络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进课堂、进学生管理规定,实现学生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在此基础上,加大学生网络骨干培养力度,重视从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学生网络社团成员中选拔人员,组织他们参与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组建学生网络评论队伍,由身边人讲述身边话、叙述身边事、引导身边人,有效开展网上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4.深化研究,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需要我们从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三个维度把握工作前沿,找到工作生长点,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第一,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人才培养和国际视野进行思考规划,跟踪研究国外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总结国外高校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趋势,借鉴国外高校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第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要从中国国情出发,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建立中国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体系,着力推动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实践问题,提高网上工作能力和水平。第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要求。要深入研究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网络宣传教育,如何用网络话语体系宣传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成果,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实现“工作主导”、在平等交流中实现“因势利导”、在互动氛围中实现“顺势引导”,着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