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以上海高校为例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所关心的重要议题,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水平是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课题。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含义的理解有失偏颇,即消极意义的多,积极意义的少,几乎所有有关心理健康的研究,使用的都是SCL-90或抑郁、焦虑量表。一方面,诊疗式心理健康测查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使心理健康服务简单化、机械化,更多地偏向少数人而忽视了占大多数的正常人群。另一方面,心理健康的内涵应更全面,心理健康不是与心理疾病相反,而是能够充分发挥人类的潜能。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以及各高校的实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教育表现为一种动态的过程,呈现显著的个体差异。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出发,以全人发展为取向,同时通过文献梳理、调研访谈,根据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相关的各项发展任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建构,编制了相应的研究问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所设计的问卷其功能主要用于描述而非预测。主要采用横向设计、多段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于2012年抽取上海24所高校的本专科生进行施测。在问卷设计期间,我们还结合了开放式深度访谈。共发放问卷4800份,回收问卷4358份,其中有效问卷3800份,有效率为87.2%。样本中,在性别方面,男生1695人,占44.6%,女生2105人,占55.4% ;在生源地方面,上海城镇学生1237人,占32.6%,上海农村学生329人,占8.7%,外地城镇学生1388人,占36.5%,外地农村学生846人,占22.3% ;在是否是独生子女方面,独生子女2582人,占67.9%,非独生子女1218人,占32.1% ;在政治面貌方面,党员208人,占5.5%,共青团员3374人,占88.8%,群众218人,占5.7% ;在学历方面,专科生1370 人,占36.1%,本科生2385人,占62.8%,硕士研究生24人,占0.6%,博士研究生19人,占0.5% ;在年级方面,大一学生1208人,占31.8%,大二学生1351人,占35.6%,大三学生894人,占23.5%,大四学生271人,占7.1%,五年级及研究生74人,占1.9% ;在学科专业方面,哲学专业30人,占0.8%,经济学专业502人,占13.2%,法学专业45人,占1.2%,教育学专业14人,占0.4%,文学专业580人,占15.3%,历史学专业14人,占0.4%,理学专业421人,占11.1%,工学专业1016人,占26.7%,农学专业8人,占0.2%,医学专业315人,占8.3%,军事学专业7人,占0.2%,管理学专业848人,占22.3%。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心理健康现状总体较乐观

从总体上看,受访大学生“自我意识”“人际和谐”“环境适应”“乐学乐活”“成长发展”五个维度的平均分均在中上水平,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总体水平是比较乐观的。其中“人际和谐”“乐学乐活”方面较好,而在“环境适应”“成长发展”方面略差一些。 “成长发展”(15.8%)、“人际和谐”(13.3%)和“环境适应”(12.3%)的问题较为突出。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成长发展”应引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别关注。成长发展包括生涯规划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心理健康的人有生活目标,有抱负,生涯规划良好,有自我价值感。有生活目标的人往往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尝试,通过不断的努力去迎接挑战,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对于毕业后的打算也较明确。“成长发展”的现状以及学校心理咨询的实践表明,较多的大学生反映出人生价值的困惑和职业规划的迷茫是一致的,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内心的成长和发展问题。这提示我们,以往把抑郁、焦虑以及各种神经症、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和行为问题等视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来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的方式不足以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我们应该加强发展性心理教育,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扬帆起航。

值得关注的是,“人际和谐”虽然总体得分相对较高,但反映出较低“人际和谐”水平的人数也相对较多,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越来越成为学生工作者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可以多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二)心理健康水平在年级方面的差异分析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年级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年级的“自我意识”(F=10.57,P<0.05)、“人际和谐”(F=15.36,P<0.05)、“环境适应”(F=9.38,P<0.05)、“乐学乐活”(F=18.45,P<0.05)和“成长发展”(F=21.86,P<0.05)五个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大一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人际和谐水平、环境适应水平、乐学乐活水平均高于其他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最低的为大二学生,且显著低于大一和大四学生。对于人际和谐水平,得分最低的是大三学生,且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和大四学生。

对于环境适应水平,大二学生的得分最低,和我们理解的大一新生的适应问题较突出有点不同。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的是,过了新生期的大二学生,如果一年后出现适应问题,其适应改变的无力感会更强,对于这部分群体的适应状态和提升是我们今后需要关注的。

对于成长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是研究生群体,且显著低于大一和大四的群体。这说明研究生群体的成长发展困惑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心理健康水平在生源地方面的差异分析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生源地方面的差异分析发现,不同生源地学生的“自我意识”(F=8.83,P<0.05)、“人际和谐”(F=12.05,P<0.05)、“环境适应”(F=17.76,P<0.05)、“乐学乐活”(F=19.89,P<0.05)和“成长发展”(F=18.00,P<0.05)五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调研发现,上海高校中外地城镇生源大学生的水平最高,而上海农村大学生的水平最低。上海农村生源入学成绩相对外地要低一些,且在和上海城镇生源的横向比较上,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针对这部分群体的心理发展,尤其要引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四)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态度的分析

随着上海心理健康教育达标中心的建设与验收、示范中心的遴选与资助,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较大的发展。那么上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如何,其应用广度和接受度是否符合心理教育工作者的预期,又有哪些改进空间?与《上海高校心理健康与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调查的结果又有哪些不同?我们运用相同的问卷(选项稍作修改)再次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调研。

 1.学生遭遇心理困扰时的应对方式

当遭遇心理困扰时,采用转移方式的人数最多(39.4%),采用发泄方式的次之(37.0%),也有相当比例(22.6%)的大学生采取抑制的方式。虽然采用相对积极的转移方式的人数最多,但与2007年的调研数据相比,这一比例减少了近20%,而采用发泄方式和抑制方式的人数比例则分别上升了约9.3% 和14.6%。

2.学生遭遇心理困扰时的求助对象

当遭遇心理困扰时,向同伴群体寻求帮助的比例最高(69.4%),其次是父母(30.4%),再次是恋人(12.7%),而向心理教师等专业人员求助的比例最少,仅为4.5%。向心理教师求助的比例比2007年有所提高(提高了3.3%),而向同伴群体求助的比例比2007年提高了26%。

3.学生认可的心理健康资源

以往最受学生认可的心理健康资源的前三位分别是新生心理测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个体咨询,而多年后最受学生认可的心理健康资源的前三位是网上心理咨询、学生心理社团活动和新生心理测试。这说明新生心理测试普遍受到大家的认可,对大学生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网上心理咨询跃居最受认可的地位。

4.学生认可的需要强化的资源

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中认为个体咨询需要强化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学生心理社团活动,再次是网上心理咨询,这说明学生对个体咨询的满意度不高,而对以学生心理社团为代表的同伴辅导和新媒体下的网络咨询有较大的需求。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心理健康教育需走进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总体内容的确定,还是具体内容的划分,都必须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定目标为依据。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开展的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所选择的内容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我们可开展学习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就业与心理健康等教育内容。根据当前形势和学生心理健康现实状况所选择的教育内容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特定的针对性,正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样,学生的现实生活往往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学生的心理健康往往也带有时代的烙印,而这些时代发展的内容也正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所应及时补充的教育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以大学生为中心,走向学生现实生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另外,对于“90后”大学生,他们熟悉并喜欢把网络等高科技成果运用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提示我们,新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积极拓展网络平台和创新服务形式。走进生活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采用当代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强心理委员制等朋辈辅导,构建积极有效的同伴互助网络

当遭遇心理困扰时,同伴的高求助比例说明,群体中朋辈的力量大有可为,在高校心理健康网络和危机干预中,应该更多地发挥诸如心理委员等同伴的力量,分专题进行朋辈辅导,传递正能量。朋辈辅导起源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大学生在很多方面(如就业、情感、人际关系、学业)会感到迷茫,但是他们却很少主动寻求专业帮助。对同龄人就相对没有太多顾忌,所以朋辈辅导易被学生群体接受。

心理委员不仅能够通过组织和策划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向本班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提高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还可以为有需要的同学展开朋辈辅导,为其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朋辈辅导具有自发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等特点,心理委员能够发挥这些优势特性,及时留意周围同学的需要,通过谈心等方式主动为同学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心情低潮。同时,培训过的心理委员在危机发生时可以识别危机,并及时与教师联系,以启动危机干预响应机制尽快为这些同学提供帮助。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来说,引入心理委员机制,加强朋辈辅导、同伴教育,有助于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校园中营造温馨相伴、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资源整合,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协同体系

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队伍建设,并开展“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具体来说,主要应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增进区域资源整合,发挥优势高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和达标中心的建设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发挥示范中心等优质资源的引领辐射作用,全面带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我们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主题对上海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专职教师进行访谈,大部分受访教师反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校内、校际及高校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特别需要整合社会专家资源,建立转介绿色通道”。鉴此,第一,我们可利用优势高校的专家资源,辐射整个区域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一步提升危机实时干预的效力;第二,专业力量的整合也有利于对心理健康工作进行合作研究,整合经验,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第三,区域性心理专家库的组建和更高层面的心理专家督导委员会的建立能够更好地提升各高校的心理咨询水平等。这样的区域资源的整合有赖于一个由政府主导负责的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来承担组织、协调、扶持、推进和监督的职责。高校各专家能否联动合作,其作用能否得到较大限度的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的效率和资源整合分配情况。上海在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方面已提供了较好的模式,如遴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依托示范中心开展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培训、交流、科研工作,实现全市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来看,我们可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分区域设立分中心,负责大学生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的日常工作,组织成立心理危机救援联合专业队伍,不定期开展学术研究、教育培训等,并在发生严重危机事件时,实时调配相关专家资源,进行现场支持,或为相关人员提供督导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干预成效。

2.加强家校联动,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调查显示,原生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最初源于家庭,家长不仅承担着监护人的角色,而且熟悉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背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对学生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坚强后盾。一些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问题,其实也跟家庭的问题密不可分,甚至亲子关系本身就是学生的一个重要应激源。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尤其需要引入家长资源,实施家校联动。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需要家长直接参与和密切配合的工作,家长对此项工作的配合程度将直接影响干预的效果。首先,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是顺利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条件。其次,要使学生心理问题得到改善,家庭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再次,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学校要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和合作,及时告知家长学生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倾向。最后,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在危机干预的很多环节如转介、陪护等方面,都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保证危机干预的顺利进行。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防止心理危机事件的产生,必须推动和发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家校联动机制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