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高校辅导员工作新课题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1996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在《学生的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报告中明确指出,学生事务工作者,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作为自身的任务和根本目标。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主要围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发展指导等开展工作,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一些辅导员没有关注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缺少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的学业的服务,尤其是缺少对学生学业规划的指导。关注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中存在的瓶颈,探讨学生工作融入大学生学业规划的途径,有助于促进学生工作与专业学习的融合,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使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涵义与内容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学业规划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生事务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注重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的专业化。在我国,大学生学业规划近几年才渐渐得到关注,是学生生涯规划在大学期间的内容之一,学者对学业规划界定不尽相同。较早对学业规划进行系统论述的张恒亮认为,学业规划主要是指规划主体为了高效地获得职业或事业平台而对学业(主要是初中后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刘燕、王飞认为,大学生学业规划是大学生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对自身的特点、兴趣以及社会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发展方向,制定学业发展计划的过程。董秀娜、刘洁认为,大学生学业规划是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现有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并为实现学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的过程。董元、白春乐认为,大学生学业规划是指大学生通过对自身特点(性格特点、能力特点等)和社会未来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事业(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发展方向,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工作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等),制定学业发展计划,为成功实现就业打好基础。周西安认为,学业规划是学者在完成文化启蒙阶段的学习后,也就是在决定其职业发展方向的源头上(一般为初中毕业),通过对求学者的自身特点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正确认识及深入分析,确定其人生阶段性事业(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路线,然后结合求学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计划,以确保用最小的求学成本获得阶段性职业目标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综合这些观点,笔者认为,大学生学业规划是大学生在对自身的特点和社会需求的正确判断和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职业发展目标,确定学业发展方向和制定学业发展计划的过程。学业规划包含着对职业生涯目标的厘清和学业生涯的规划。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是指导大学生开展学业规划的活动,即指导学生规划学习生涯的过程,解决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何处学”等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的内容包括学业决策和学业管理两部分。一是学业决策,即帮助学生探索并且确定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有计划地选择专业方向和学习课程,激发学习动力和热情。二是学业管理,即提供学业、教育建议,帮助学生选择和优化教育经历,构建分阶段学习计划体系,解决学业困难,促进学业发展。

二、开展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的必要性

(一)学业规划指导是辅导员工作的新课题

在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总体要求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思考和解决如何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实现自身的内涵发展,将自身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同步。美国学者布利姆林等认为,学生事务应与学术事务积极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学习。学生事务应支持学术事务,在积极参与过程中做出贡献。将学生及其学习作为关注的焦点时,学生事务功能就会得到强化。西方发达国家诸如美国、英国等国的学生事务管理大多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学业规划指导体系和专职机构,学业规划是他们学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踏入校门起就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学业指导,引导他们进行学业规划,降低了学生的辍学和拖延学业的比例,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工作更多关注党团建设、奖贷助勤、心理辅导等工作,对开展学业规划指导不够关注。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学生多样性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入学期望等参差不齐,学业规划缺乏,陆续出现学习困难以及学业拖延的现象。如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南方科技大学两个年级228名学生中,有30多人有一门或一门以上的科目不及格,比例约为13%。学习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也是他们实现个人发展和成长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问题通常与学习问题紧密相关,学业困难学生在对自我认知上通常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普遍难以完全接纳自己,极度缺乏自信,很容易陷入存在性危机而无法自拔。因学业困难逐渐演化成心理危机或者引发思想问题的现象越来越凸显。对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保持学业上的进步和发展成为新时期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突破口。

(二)开展学业规划指导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新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深化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学分制和大类招生的实行,学生学习选择的权利逐渐增强,不少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自己选择课程,并且在入学后再次面临专业选择。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和安排大学的学习,找不到学习目标和方向。有调查指出,55.5%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业目标不明确。由于学业规划的缺乏,学业目标和方向的缺失,部分学生出现空虚、迷茫、厌学、逃课等现象,平时荒废了学业,考试前通宵熬夜,考时甚至作弊,一些学生开始出现学业拖延现象。美国哈佛大学关于学业规划实施30年后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30年前没有做学业规划的人大多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学业规划模糊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有短期学业规划的人大多进入了白领阶层,长期学业规划清晰的人成为了行业领袖或精英人物。由此可见,大学生需要学业规划指导,尤其是对大学整体性、基本性学习的筹划和安排的引导。通过这样一些指导服务,能够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设计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提高学习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

三、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存在的瓶颈

(一)未得到足够重视,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我国已有个别高校开始将学业规划纳入学生工作和教务管理工作,探索成立专门的学业指导中心。但就总体而言,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建立完整的学业规划体系,只是零散地分布在各项具体事务中。他们往往认为学业规划是大学生个人的事,学校只要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学生具体事务管理就可以了。因此,较少关注学生学业规划,缺少对学业规划指导的投入和有效措施。目前大学生的学业规划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尚处于探索过程。

(二)规划指导碎片化,内容结构单一

高校对学生的学业规划指导主要集中在新生入学期间和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未能持续整个大学生涯。平时没有更多地关注和检验学生的学习表现,较少针对学生学业发展组织和开展相应的活动。学生进入大学后,辅导员一般会组织关于学习生活的一些规章制度及学习资源的介绍与应用,开展的活动主要包括各专业的介绍、专业教师与学生座谈会、图书资源利用介绍、优秀学生经验交流会等,内容比较单一。

(三)个性化指导缺乏,队伍建设滞后

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学业规划的指导人员,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和相关的学生社团。个别高校近几年开设了辅导员学业指导工作室,开始介入学生学业指导与学业规划指导,例如2009年复旦大学辅导员成立了赵强工作室,开展了学业辅导。与学生学习有关的事务分散在各部门,通常是学生有教学管理方面的疑问时咨询教务员,辅导员只负责分发有关教务通知,学生一般与专业老师交流获取学业信息。

四、加强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的对策

(一)建立连贯指导体系,分阶段分重点推进

学业规划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连贯的体系,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指导内容。大学一年级在于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主要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寻找职业方向,掌握学业规划的理论知识,调整和掌握专业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动力和热情。学生学业规划要从新生入学教育着手,通过组织学生交流会、专业介绍会、优秀学长与学生交流会、学业规划理论知识讲座、学业规划设计活动等实现。在这个阶段,主要以集体讲授、整体辅导为主。二年级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这一阶段的学业规划指导主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目标、拓展知识面和完善知识结构。可以通过举行专业知识竞赛与讲座、围绕各类证书考试选择引导与指导、开展科研立项申报等实现。在这个阶段,辅导员应将分类整体辅导与个性辅导相结合,特别关注学习优秀群体和学习困难群体,在具体方法上集体讲授与个别谈心相结合。三年级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毕业选择的去向,鼓励学生了解专业前沿,尝试从事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这个时期对学生以个性辅导为主。四年级帮助学生客观评估自身学业情况,调整目标,合理选择就业方向。这个阶段也以个性辅导为主。

(二)整合各类指导资源,多方面多群体参与

一是整合队伍资源。加强学业规划指导队伍建设,是开展有效的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的关键因素。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与学生接触最频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兴趣需求,应该作为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的主力。与此同时,要积极动员和利用教师、学长、校友这三类群体,发挥教师专业知识精深、学长朋辈性、校友示范性等不同优势,整合和统筹各方面的资源与力量,共同实现学生学业规划的指导。首先,建立以学校学生工作部门人员、辅导员为主体的工作队伍,围绕学习动力、学业规划、学习态度开展辅导;其次,建立学科专家学者、退休教师为主体的专家队伍,他们主要围绕专业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开展指导,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实行导师制;再次,以校友、优秀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习经验交流,进行学习困难互助,组建学习兴趣小组等。

二是整合课程资源。将大学生学业规划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中,开设学生学业规划、大学生学习指导等选修课程,帮助学生厘清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

(三)实现线上线下动态指导,个性化深度辅导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需要建立个性化的指导模式。入学时,辅导员应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份涵盖生理特点、个人特征、兴趣、学习经验及情况的个人资料档案,从低年级就开始引导大学生规划学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动态辅导。辅导员要将线上和线下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在发展传统线下教育的同时,适当拓展线上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空间。

一方面,辅导员要加强线下咨询,对个体学生在专业及其他学习方面存在的疑难问题采取个性化、针对性一对一的指导模式。学生通过电话或者网络咨询约定时间,辅导员根据自身能力判断能否接受咨询,并预约面谈时间开展咨询服务, 基于个性化诊断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督导学习过程,并且结合阶段性学习成绩进行目标调整。同时建立学生咨询档案,实行跟踪指导,通过启发性教育、平等协商、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等形式及时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个别出现较严重问题的学生,辅导员要主动约谈,了解情况进行疏导。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开拓线上空间。建立专题网站,运行“虚拟社区+学业在线+网络课程+网络咨询”的学业规划指导体系,通过微信、微博、QQ、飞信等新的渠道开展线上咨询与互动。不仅仅将学业规划中涉及的通知公告、统计分析、在线测试等置于网站和共享空间,还可以实现与学生的即时交流互动。

此外,还应建立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建立连续指导体系分阶段重点推进学业规划指导,可以通过专业任课教师、辅导员、班干部、学生家长共同监督学生的执行情况,及时对学生偏离或者违反学业指导要求的行为给予引导或者阻止。大学的每个年级可以以学期为时间单位对学生的学业规划指导进行评估反馈,通过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业规划指导的成效,适时调整指导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