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当前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若干倾向性问题探究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邓小平的稳定思想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政治稳定、政局稳定、社会稳定,也特别强调了思想稳定。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关系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局,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掌握当前高校的安全稳定现状,我们在2012年组织开展了大学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调查共抽取了23所学校,其中本科院校15所、高职高专院校7所、独立学院1所,民办院校3所,共发放问卷69370份,收回有效问卷6481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44%。在有效问卷中,男生占48.40%,女生占51.60%;专科生占29.25%,本科生占69.01%,研究生占1.74%;毕业班学生占10.57%,少数民族学生占5.48%;学生党员占12.54%。调查显示,当前高校稳定工作总的形势趋好,但高校教育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一旦处理不当,也会给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带来重大挑战。

一、当前影响高校稳定的若干倾向性问题

(一)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方面

部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新生入学期、毕业就业季和突发事件发生时期。一是低年级大学生特别是新生群体会在学习方式、心理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生不适应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集体生活、开放环境的校园生态模式,从而产生的强迫、抑郁、焦虑、偏执、自卑、敌对、精神病性等种种心理倾向性问题。二是大学毕业生会由于职业竞争能力的缺乏、求职过程受挫等原因,在从“学生”到“社会人”角色转变时产生不适应。调查显示,79.77%的学生认为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或是“较大”。毕业生就业工作、文明离校工作成为毕业季高校维稳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三是一些大学生法律意识较淡薄,心理素质不强,在面临个别突发性安全事件时容易产生不适应。

(二)学生的民主参与和利益诉求方面

在高校,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管理的愿望日益强烈,但是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利益诉求表达方式的不合理性会对校园的安全稳定带来一些影响。各种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复杂交织、高校生源结构的复杂性和评价标准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以及社团群体、网络群体、地缘群体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都会使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增强。从调查情况来看,在诉求表达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力不强,偏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容易造成非理性情绪膨胀,表现出自发——失范——过度的情绪行为反应链式,从而引起思想混乱和言行偏激。这种负面情绪的存在也很容易为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利用。

(三)新兴媒体技术普及和网络舆情掌控方面

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高校人群通过新兴媒体、借助网络参与表达积极促成一些矛盾的化解;另一方面,新兴媒体为个别人“话语暴力”或谣言提供了发布的平台。这些不真实、不恰当的信息传播,往往会误导学生,形成思想上的强烈冲击,对破坏高校稳定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调查表明,61.43%和51.80%的学生表示他们通过网页和微博了解社会动态、时事政治,17.72%的学生表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参与网上讨论。同时个别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法律意识和科学的网络媒介素养,会表现出浏览不法网站、传播不法言论等与其在现实生活不相一致的非理性行为。另外,网络信息甄别和舆情掌控的滞后性,会导致很多问题不能解决在萌芽状态,容易造成不稳定事件的发生。

(四)宗教渗透和民族团结教育方面

一方面,境外势力对高校的宗教渗透给高校稳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境外势力把高校作为宗教渗透的重点目标,通过各种形式推销其价值观念,拉拢学生信教,渗透行动增多,渗透力度加大。一些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形态的追捧、家庭的信教行为的影响、个别大学生党团员理想信念缺失等,都给宗教渗透以可趁之机。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数量在增加的同时,在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共融上还存在一定困难,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挑战。调查表明,由于不同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与东部沿海地区学生之间还难以完全共融。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的学习困难、相对贫困的生活困难和异地求学的心理适应问题,对高校后勤服务特别是饮食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管理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办学方面

一方面,高校社会化改革使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与高校服务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突显,为高校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在市场机制的导向下,高校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之间的竞争,在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实现双赢的问题上可能发生偏位。如一些高校食堂卫生和饭菜质量、校内商家诚信经营等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改善和较好解决,积累的不满情绪将使单一问题复杂化,可能诱发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敏感因素。另一方面,高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办学,一些新群体的自由性和开放性,以及教育管理问题,也可能间接地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引进人才、举办国际性学术交流的行动不断增多,对学校管理服务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日益增多的海内外留学生所带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难度加大;随着交换生及赴外研修交流人员的日益增多,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渗透、影响也不容低估。

二、影响高校稳定的倾向性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高等教育改革深化过程中的矛盾交织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存在着破旧立新的矛盾。一是教育法制建设逐步推进、教育资源整合新机制逐步建立、高校综合治理服务的转变引起了既得利益者和新利益者之间的矛盾。二是由于师生参与校园管理的范围和管道有限、参与的方式方法更多地体现非正式化的特点,因此他们参与校园管理的主观言行难免会超过校园民主法治建设的进度,可能造成校园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与师生权利意识觉醒程度之间矛盾,增加校园的不稳定因素。三是伴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的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也为西方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的传播提供了管道。如若这些非主流文化中的糟粕形成气候,必然影响到校园的安定团结。校园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成为校园安全稳定问题的诱因。

(二)互联网思维蔓延过程中的网络风险

互联网思维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思想。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比例为30.7%,仍然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高校大学生大部分处在这个年龄阶段。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们必备的交流与沟通的工具。当代大学生主要是在使用手机这一网络终端的同时被网络包围。而互联网所传播的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宣扬宗教迷信以及散布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谣言等的不良非法信息渗透到大学校园中,对大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瓦解着大学生传统的、主流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很容易给高校带来思想安全隐患。

(三)大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成长困境

大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成长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个人成长经历中的心理倾向。大学生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交叉和渗透的影响。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来源于他们的原生家庭,来源于父母的养育方式、家庭氛围、父母的人格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模式等”。可见,大学生原生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很大,可能使大学生形成强迫、抑郁、焦虑、偏执、自卑、敌对、精神病性等心理倾向,对大学生的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二是大学生当前成长阶段的不成熟心智。大学生主要是在校园环境中成长,社会化程度并不高。再加上在校期间面临着的学业压力、发展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环境适应压力和情绪压力等诸多心理压力,以及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出现诸如自我中心主义、孤僻、逃避、脆弱、依赖等不成熟的心智表现,造成心理幼稚、政治幼稚,影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合理行为能力,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隐患。

三、加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影响高校稳定的倾向性问题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之间具有相关性,但又不完全等同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倾向性问题多处于事件发展的初始或萌芽阶段,具有苗头性。目前虽然是局部性问题但因呈现出普遍性、趋势性的发展态势,所以我们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倾向性问题的不同发展方向取决于积极引导和消极懈怠的决策选择。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有效的措施,做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

(一)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方针,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针对当前影响高校稳定的倾向性问题,要提高思想上的认识,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一是要高度重视,敏锐察觉工作中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把影响稳定的倾向性问题纳入高校稳定工作的科学范畴。二是要坚持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从高校育人的工作角度出发,着力做好预警、防控和教育、引导,主动化解高校不稳定因素,用教育的手段服务稳定的大局。三是要善于遵循和运用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维稳工作的一般规律和倾向性问题的自身发展规律,控制和消除倾向性问题的消极性影响,激发和调动潜在的积极性因素,促成表象问题的正面转化,实现高校育人工作与稳定工作的良性互动。

(二)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巩固工作基础

针对当前影响高校稳定的倾向性问题,各高校要紧密联系本单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切实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使影响稳定的不安定因素被消灭化解在苗头和萌芽状态。要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内在凝聚力、战斗力和外在吸引力、感召力。要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大学生思想稳定中的主渠道作用,拓展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当前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群众性组织在深化理论学习、增进沟通理解、引导正面舆论、维护校园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倾向性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三)创新校园教育、管理与服务,完善工作的方式方法

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回应高校师生的利益关切,主动倾听师生的诉求,积极引导师生合理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高校要推动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公平意识和效率意识,实现和维护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要坚持和突出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理念,把学生的需求作为高校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要求,把学生的期盼作为高校管理和服务的工作任务,把学生的成才作为高校管理和服务的工作目标,关注、关心、关爱“三困生”,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温暖,给学习困难生以自信,给心理困惑生以快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做好学生服务。要切实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要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民生工程、要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推进教育、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四)提升校园文化的魅力和感召力,增强问题的自我转化能力

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弘扬和践行中国梦,不断提升各高校校园文化的层次和水平,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更加和谐的育人环境。当前,各高校要结合实际,打造与学校办学目标和文化底蕴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体系,培育一批富有时代感、吸引力、创新性的文化载体和活动品牌。把和谐校园和网络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两线作战、联动并进”的整体转型。各高校要通过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争创优良的校风学风,继续抓好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确保出成效,努力出精品。

(五)完善校园安全稳定预警和防控机制,增强工作的制度保障

各高校要以切实维护校园安定稳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完善“宏观上的高校与社会联动机制、中观上的全员育人机制和微观上的防范和应对机制”,着重积极构建和完善预警和防控机制,对影响高校稳定的倾向性问题发出预警信号并及时有效予以监控、防范、化解和应对。一是信息收集反馈机制要在“快”上下功夫。要充分信任、依靠基层党团组织建立健全信息员队伍,确保信息收集和反馈管道的畅通,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二是分析研判机制要在“准”上下功夫。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进行预测判断。三是防控化解机制要在“实”上下功夫。首先要坚持做好细致的教育引导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要建立早期预警和定期研判的工作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应急预案。最后要善于举一反三、把握倾向性问题的内在规律,实现防控化解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