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首页>参考资料>正文

强化教务管理职能实现拔尖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意见》中说明,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的规律,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生源、师资、氛围、培养模式、条件、制度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大胆创新、深入改革,开辟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门渠道,促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对高校来说,必须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各类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未来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文理兼融、崇尚科学、勤于思考,有从事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扎实的实验技能,同时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科技创新人才。本文所指的“拔尖人才”,既包括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中的学生,也包括部分高校自主设计、自主举办的各类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生。拔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完善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务管理龙头的教务处(部),必须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拔尖人才培养中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理清思路,制订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意见》要求高校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大学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具体落实这一要求,实施全程培养计划,还必须制订科学、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大学本科阶段实施全程培养的基本文件之一。教务处(部)作为文件制订的指导者、落实者和督导者,必须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全面了解和掌握校内外的可利用资源,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使方案具有稳定性与前瞻性。按照拔尖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拔尖人才的培养方案一定要与其他专业培养方案有所区别:

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是以课堂老师讲授为主,那么拔尖学生则应强调课堂讲授与课下自学相结合。在培养方案中,必须突出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的目标,要求学生自我阅读基础学科教材和参考书, 将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大可能地减少直接讲授。自学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培养方案中就是课内学时减少,当培养要求提高、课内学时减少,学生就会去课下自主、自觉、自愿地学习。如此,在学分、学时的计算上,要允许对总学分、总学时做减法。同时,对拔尖学生的培养应该采用“讲一学二考三”的方法,即老师讲授的内容只占1/3,其余的部分要求学生自学;考试只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 可以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测试,如果老师没有讲过的内容学生也能掌握并能灵活应用,说明其自我学习能力增强。

更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的教育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大家齐步走。而拔尖人才培养注重开发学生潜质,发展学生个性,将众人眼中的不可能变为少数人的可能与特长,根据学生喜好有针对性地确定其研究方向。因而,在拔尖人才培养方案上可以按个人需求订制方案,也可以灵活修改和调整方案。培养方案中针对学生个性的不同,应该有理论课与实践课、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国内培养与海外经历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培养方案不一样,所学课程的数量和内容自然也不一样,老师教时能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果学生有兴趣,还可以辅修双学位甚至三学位。学生的学制设置可以脱离统一的四年制,允许学生根据学习的实际进度进行调整,或与研究生培养阶段衔接。这是实质上的精英教育。

更强调知识体系构建的科学合理性。知识体系的科学合理性反映在课程结构上主要表现为两方面:课程设置和必修课、选修课的开设比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可以大致体现出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要求。许多高校本科培养方案都设置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三大类课程,对应的分别是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公共基础知识、为某一具体工作或研究领域打基础的专业知识和具有重点发展倾向的专业知识。也有部分高校以通识课、专业课来对课程进行区分。目前,许多高校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比例是8:2,必修课多,选修课过少,给予学生的选择机会小,不利于学生专业基础上的全面发展。而从拔尖人才培养来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比例,或者将选修课设置为“自选超市”,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这样学生既可以在某个方向深入下去,也可以朝几个学科交叉的方向发展,既能拓展视野又能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外语类课程培养目标上,拔尖人才的外语能力培养不应该靠增加外语课程学分的方式来实现,而应该通过开设全英文课程或双语课程、由外籍教师授专业课等办法,提高学生外语表达能力和专业外语素养。

二、关注学生,充分发挥学分制的杠杆作用

目前各高校有学年制、学分制以及学年学分制等不同教学管理制度。对拔尖人才培养而言,学分制比学年制更有优势。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前提,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给予学生较高的选择度,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课程、专业和学习时间等,因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因材施教。利用学分制灵活调配的特点,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可以跨专业选修、跨校选修、跨国选修;不固定学习年限,可提前或推迟毕业。因而,学分制是一种自由与约束相结合的、适合于拔尖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各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可利用学分制的杠杆调节机制,实现拔尖人才培养目标。教务部门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实行学分绩点制与弹性学制。学分绩点制是计算学生学业成绩,显示每门课程学习质量以及考查学生学年和毕业成绩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平均学分绩点(GPA)是评价学生一个时段或整个大学期间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学分计算以60分为界, 高于60分即判定课业成绩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这种考查制度很容易让学生放松对于学业的严格要求,忽视学习质量。而在学分绩点制下,一门课程的学分绩=该课程的绩点×学分数, 平均学分绩点(GPA)=所修课程学分绩之和÷所修课程学分之和。如果学分是考核学生学习数量的指标,那么绩点则是衡量学习质量、也就是学得好坏的标准,因此绩点制更加适合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教务处(部)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改变学科(专业)方向、允许课程免修、允许出国留学或本硕博连读。学分绩点制和弹性学制虽然并非仅仅适用于拔尖人才培养,但拔尖人才培养却很需要这种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教学管理制度。

满足学生专业与非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实行学分制要有充分的课程资源作保障,因而教务部门必须重视课程建设。专业课除保证合理的知识结构之外,还必须注意课程之间的关联性,避免内容重复、陈旧、交叉过多。专业选修课应有一定的数量要求,选修范围不能过小,必须保证学生有很宽的选择面。在通识课方面,部分高校因学科单一、教师资源少,课程建设的数量与质量都不达标。教务管理部门可采取激励政策,鼓励老师多开新课,建设一批通识课程、科学研究训练课程、精品优质课程,并建立良好机制,保证课程开设的长期性,满足学生的需要。如果校内自有课程资源尚不足,可利用MOOC、“翻转课堂”等优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学习;聘请同城其他学校优秀教师来本校开课;与他校签订互认学分协议,鼓励学生校外、海外交流学习,获取校外优质资源。

建立动态遴选与淘汰机制。拔尖人才培养班的学生多是教务部门或者教务部门配合各学院从普通班中选拔出来的,高校教务处(部)应在规范、严格、开放、公正的原则下,建立动态遴选与淘汰相结合的滚动机制,提高培养实效。可把拔尖学生遴选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次遴选,主要在高考录取的自愿报名的学生中,通过笔试和面试挑选优秀生源;第二次遴选,主要是引入淘汰机制,提供竞争机会,重组拔尖班,多放在大二下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二次遴选均获优秀或第二次遴选成绩特别优秀者,可实施特别培养方案,优先海外学习或攻读学位的机会。在遴选过程中,可借鉴一些高校已经提出的淘汰原则:有涉嫌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的予以淘汰;恶意竞争者予以淘汰;心智存在严重缺陷者予以淘汰;所修课程有挂科者予以淘汰;原则上,所修外语科目必须达到良好以上水平,英语须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专业学习上有极突出特点、学术潜力巨大的特殊学生进行适当政策保护。

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学分制下的主辅修制、弹性学制对人才培养十分有利,但学生并不十分了解。在选择专业和发展方向等问题上, 如能有高水平的导师进行指导,学生就能少走一些弯路。参照部分高校经验,拔尖人才的导师应主要由三类科学家构成: 第一类是75岁以下的院士;第二类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多45岁以下;第三类是“千人计划”入选者。一般情况下,导师应当同时指导3至4名学生,定期与学生就学业和生活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高层次的导师团队在和学生深度交流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未来的期许值。

三、服务院系,营造拔尖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拔尖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工作, 如日常教学计划落实、实验项目安排、老师课题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等,多是由各所在学院负责。学校教务处(部)应主要帮助各拔尖人才培养班解决单一学院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公共课教师的挑选、社会实践活动政策及经费的支持、学生交流、公共资源调配、工作量核算等,营造适合拔尖人才培养的有利环境。

挑选优秀公共课教师。教务部门应挑选各学科领域理论扎实、成果丰硕的优秀教师,尤其是各领域学科带头人来进行公共课讲授,精心安排公共课,培育精品课程。如邀请国学院专家主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课、请法学院教授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课等,注意体现课程的前沿性、学术性、现实性。

支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拔尖人才培养不仅要重视课堂上和校园内的学习和实践,还应拓展到校园外、社会中。为了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教务部门可制订政策、提供经费,支持各拔尖班利用晚上、双休日和暑期组织各类社会实践考察活动。如结合政治理论课到韶山、华西村、瑞金等地考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情怀;组织物理拔尖班学生到国家天文台、北京物理所参观;让生物班的学生进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考察、座谈,了解科学家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质疑批判的素养;结合文化赏析通识教育课,组织学生到大剧院欣赏交响乐团、芭蕾舞团的演出,培养其艺术情趣与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自我交流。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同于普通学生,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势必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在导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解决,而有些困境和困惑必须他们自己去面对。教务处(部)可在各高校之间和校内各拔尖班之间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专题研讨会,支持学生办刊办报,引导学生建QQ 群、网站、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帮助他们搭建协作、沟通的桥梁。召开专题研讨会,可以挑战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志趣,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拓展思辨的空间;创办刊物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培育领导能力、包容精神等;而建立QQ群等交流平台则有利于学生之间倾诉心事、寻求帮助,也有助于进行挫折教育。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种,各高校都在不断探索中。教务处(部)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与协调者,应积极主动地为学院服务,为拔尖人才培养服务,把拔尖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分享到:
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