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式探析

教育质量是高校发展的关键所在,增强教育质量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保障。教学方法是基于相关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规范的条件下,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笔者分析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目标,是希望寻求出满足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并适应高等教育教学规范、特征,进而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现代教学方式体系。发展高等教育应先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立足点。

一、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存本的弊端

(一)课堂缺乏活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采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学规划、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内容,这种大统一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情况,不适应具有不同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学生,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无法获取更多所需知识,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不能充分理解所学知识。高校刚性的课堂教学管理监督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僵化。高校一般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比如教案检查制度、中层领导定期听课制度、教学成绩达标制度等,这些制度虽然有一定的监管作用,但也因为缺乏柔性以及个性化特征,有时不但没有起到优化课堂的目标,反而限制了教师和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

(二)学生缺乏自主能力

一般高等教育的学制为四年,并且最后一年通常是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因此学生的理论学习时间仅有三年。学生开始学习时,其所学的专业、内容、方法都形成了一定的体制,学生没有自由的选择空间,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课堂教学之外缺乏实践环节

高等教育载体具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的特性,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采取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践环节较少,很多基础差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他们的特长却得不到施展。在许多高校中,实训设备投入不到位、实训场地无法适应现实的教学要求、实训实验器件缺乏、学生无法切身感受和理解所用的设备、器件等,无法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

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一)明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制,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招生以及学籍管理制度

高校由于历史的因素,其培养目标与高等专科学校交叉。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同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高等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管理者。高等教育应依据实际的培养目标逐渐规范高等学校的学制。高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部分时间制教育并举,面授课程与远程教育并举,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使在校学习、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相应的途径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广阔空间,满足他们更新知识、拓展能力、提高技能、丰富生活等各种各样的教育需求。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高校应转变教学观念,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与专业能力培养的关系,处理学生文化理论同实践应用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进行分科教育,人才培养以“专才”为目标,模式僵化死板,不利于两者融合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调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融合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将学生培养成知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人格健全、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化新型人才。应采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能力与发展个性相统一。在此基础上,搭建培养创新人才平台,按学科大类招生,前两年贯通培养,后两年分专业教育;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建构4个模块8个系列的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教育基础课、专业教育主干课、专业教育方向课、专业教育选修课;综合素质教育必修课、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确保文理渗透、理工融合,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以分析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和结构,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缺乏科学的方法,致使所设专业面不够广泛,稳定适应性较弱。高等教育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主要标准是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能否同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的变化相匹配。因而要求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具备如下的标准:企业需求原则——专业设置应满足行业领域内所有企业的普遍要求;相对稳定原则——专业设置应符合长时期中、高等发展的需求;广泛适应原则——专业设置应适应较宽的就业领域,具有综合性。为了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相对稳定性,体现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应以就业为导向,确定高等教育的专业。

1.适应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要面向就业市场,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构建满足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同区域经济结构相匹配的专业结构。大量推进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就业前景好的专业的教育水平,可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新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设置相关的课程,并且应进一步拓展“高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相关专业领域。

2.完善专业设置管理,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塑造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同需求预测服务体系,构建并实施专业设置标准,实现专业管理控制,并依据实际的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目录,引导和规范专业建设。高校应重视对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以及示范专业点的规划和构建。不同的教育行政部门应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显著、办学水平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并且关注那些在工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专业点的建设。

3.课程内容应同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相关联,并且应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加强学生获取学历证书以及专业认证方面的规范要求,要求学生重视专业知识以及应用能力,最终获取两方面的证书,具备完整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高等学校应大量开展科技竞赛活动,确保科技竞赛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和高等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性活动教育,实习实训不仅是高等学校的重点教育部分,也是学校教育存在问题的关键部分。实践性教育的优劣同学生的高等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提高实践性教学应重视实习实训设施设备以及基地建设,这需要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也需要高等学校自身的努力,引入市场机制增强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学校可以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如与企业和社会团体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校企联动。还可以多所高等学校联合建立区域共享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应重视优质资源的重要作用,提高实习实训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

(四)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促进高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合理规划课程体系结构,明确不同课程的学时比例,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高校应发展不同的课程模式改革,确保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增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性。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需要对学生的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以及后续的自我学习的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构建相应的学科体系规范,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素养。为了确保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应对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改进,改革课程体系的原则为:完成专业培养体系,确保学生完成系统的人文课程和科学课程;应确保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避免形成零散的人文课程以及科学课程。详细的做法是:在整体优化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大学一年级开设各2个学分的人文和科学课程选修课,并且该类课程属于通识性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按人文和科学类别各修读2个学分;大学二、三年级在专业任选课中,根据专业发展实际,修读本专业需要的2个学分的人文或科学课程,如文科专业学生应完成2个学分的理工类课程,理工科专业学生应完成2个学分的人文社科类课程等;大学三、四年级,开设综合素质公选修,设置了多个课程模块的多门课程,含有70多门人文社科类、经济与管理类以及自然科学与技术类课程,相应的学生应完成4 个学分的课程,并且不同课程的学分具有独立性。另外,在进行课程建设时,统筹兼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人文类课程和科学类课程,妥善处理这类课程与专业课、公共必修课之间的关系。

加强学生高等技能培养。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高等教育教学特色。加大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专业实践课程(含顶岗实习)的学时应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五)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的保证

先进的办学条件是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国家应加强对高校的物质投入,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提供平台。高校应抓住相应政策机遇,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为学生创造先进的学习硬件环境。高等学校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