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无论规模还是数量,我国高等教育都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同时大学生也必然要面临着就业挑战。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就业要求相比,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很多方面已出现不适。探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和如何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有一定了解。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研究指出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如果根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精英阶段、大众阶段和普及阶段。学术界对这三个阶段的分解有明确规定: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则意味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转向了大众化阶段。根据我国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的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入学率统计数据可知,2011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9%,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则会要求大众化就业。

我国高等教育是从1999 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到2004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将近19%。同时全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与高等教育扩招遥相呼应,人数同样呈现直线上升趋势,2003 年毕业人数为212 万,2013 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人数已经达到700万左右。高等教育就业主体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再加上日益增加的庞大待就业基数,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为关注点。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近年来有很多研究。教育制度、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及大学生主体发展是教育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三个主要方向,其中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双面性最强,且研究结果丰富。在对高等教育制度的分析中,很多教育学者提出,高校盲目扩大规模使得高校设置的专业与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出现了一定偏差,导致大学生人才层次和构成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符。在求职过程中不少学生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个感受便是专业能力与现实需求存在的差距。基于这一实际,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应加强对高等教育制度的研究力度,对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问题进行分析,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教学及对高等教育机构适时调整。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构成关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而采取的一种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它不仅包括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各区域、各部门之间的体系构成,同时也包括其内部相互关系,是两者的总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来说具有双重意义: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高等教育持续发展,而且对大学生就业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当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时,则可能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影响大学生就业。

第一,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集权和放权上较为平衡,其在学科专业设置上更为合理,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直接作用,从而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通过社会调查和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发现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不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比较明显,这一国情也使得我国在人才需求上具有层次性和类型化的多规格特点。而合理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则能将现实需要与区域功能规划要求结合起来,对区域内高等教育机构的空间分布状况加以确定,使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都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率的提高。第三,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大致分为学术型、工程型和技术型以及技能型四类,其中技术型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数量还有较大差距,而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则能有效调节各大人才需求类型的比重,以满足社会实际需要为主导,为各行各业提供所需专业人员,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第四,合理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对大学生的专业教学和职能培训都会更加专业,在职业竞争中能使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此外,合理的课程结构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引导作用,在实现大学生专业与职业接轨的同时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两极化是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社会对高技术能力和创造力人才需求迫切,部分区域和基层对一般性人才需求也较迫切。而不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则很有可能会对大学生就业层次预期产生一定误导,造成择业层次和区域的“扎堆”现象,激烈竞争会大大减少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率。随着知识广泛融合,所有专业之间几乎都具有相关性,过细的专业划分会导致专业设置不合理,而这种不合理的专业设置将使大学生就业范围一定程度地缩小,进而影响到其就业。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打破了人才市场需求供不应求的局面,供过于求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对大学生就业的收益率有很大影响,会导致大学生的实际就业收益率降低。

三、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就业

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传统的高等教育注重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偏重于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对学生的“为人”则关注较少,比如科学态度、敬业精神、动手能力、组织管理等能力的培养力度明显不够。而当今时代是高速运转的时代,效率就是效益,对人才需求除了重视专业能力外,更多的还要看其综合能力。因此,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应不断转变教育思想,与时俱进,摒弃传统高等教育功利主义的做法,发扬其实用主义优势。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以为社会服务为基线,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对社会选择和市场需求高度重视,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学科专业及时调整。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应重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在踏入社会后最快适应岗位需求。

(二)调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地区结构和层次结构

从宏观战略上来说,高等教育应对高校的区域分布进一步优化,将高校的区域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比如,减少对省会城市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对地级区域的高校发展的重视,对各类职业学院的数量和区域进行扩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的扶持力度,发挥其对区域经济的宏观促进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区域性院校加以建设,以促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促进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服务。除了调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地区结构外,还应对目前的产业结构特征加以考虑,在职业教育和专科人才培养方面倾向于劳动力缺口较大的部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十分庞大,高校在办学各方面差异较大,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任务正是由高校的各种差异性决定的。面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高校应立足自身传统、资源和特色,加强与外部需求的联系,对高校进行科学定位,不断调整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和规范自身办学行为。

(三)合理确定办学规模,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中国目前高等教育规模已经列居世界第一位,扩招虽然能给社会带来更多人才,对社会发展建设是好事。但站在教育经济学的立场来说,凡事都需要有个度,高校必须合理确定办学规模,使学生规模与教育资源之间始终维持在恰当的平衡比例,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得到保障。除合理确定办学规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应注重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应与国际接轨,建立高等教育鉴定与质量认证制度和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应以“政府宏观调控、学校自我保证、社会需求调控”为指导,对内外结合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构建。

(四)适度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高等教育在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方面应注意适当地调整。对一些基础研究应着重计划性,其他领域专业则应注重市场需求和适应性。计划性在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中的体现主要是为了使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以及社会利益得到保证;而其市场性的体现则是为了实现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特殊利益和局部利益。在调整的过程中切记急功近利,应对市场正确引导,以使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的调整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重复设置或设置过多的专业如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高等教育应对其适度压缩和控制;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别,如地矿类、能源动力类等专业则应加强专业设置,加大招生比例。对于一些已经过时没有市场的专业,高校应果断将其撤销,着重建设特色专业和潜力专业。另外,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应拓宽专业口径,着重培养集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