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协同创新与高校领导力研究

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2011 计划”,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团体及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创建新模式与新机制,逐步实现全面的协同创新。“2011 计划”是以高校为牵头单位,就是说高校不再只是平台中的普通参与者,而是唱“主角”,其终极目标还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因此,如何能够在协同创新中实现其领导力,如何组织各方面资源进行协同创新,如何进行最终的利益分配等,都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及特点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 葛洛最早提出“协同创新”的概念,但介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其概念是较为宏观且范围不限于“政校企”。针对我国具体情况来说,“协同创新”可以是指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 、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同时,在学校内部更注重多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在社会发展上,科研机构与经济界及政府部分的互动更加频繁;在国际交流上,中外合作日益紧密,合作内容和范围更加广泛。由上可以得出高校协同创新的四个基本特征。第一,主体多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协同创新是没有边界的,高等院校、研究所、政府以及企业等都可以成为协同创新的主体。第二,利益趋同。各主体之间貌似利益追求不同,但共同利益不仅仅局限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等,最终各个主体都是为实现国家利益这个更高的目标。第三,资源共享。不同主体之间能够对共同开发的资源以及已有的公共资源进行利用,并且依据科学长效的共享机制分享成果,但由于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系统,不同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导致共享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第四,创新驱动。创新是协同的目的,即通过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重组、融合进而产生化学反应,取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二、高校领导力在社会中的表现

长久以来,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独特而重要的。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在政治和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世俗之间呈现出独特立场的知识和文化精英阶层, 高校不仅关注着校园内的高等教育,还一直关注校园外的社会教育,特别是推广知识至各阶层人群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多元发展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引领社会。

(一)培养先进人才

高校的作用首先是教书育人,新的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只有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即先进人才,才能适应时代发展。世界上几次大的社会变革,无一不是走在社会前沿的有学识有先进思想的高校人才引领的,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功不可没。除此之外,高校长期以来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原因之一在于:其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为拥有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更是将他们培养成为有教养有思想的人。与一般的教育机构实施的社会教育不同,高校的社会教育职能所实施的是具有较高层次的社会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素质。因此,高校对于社会的贡献不仅仅在校园内实施正规的学校教育,还包括将这种影响力推广到社会中去。

(二)创造先进知识

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校的第二个重要作用就是传承人类文明成果(教学)和创造新知识(科研)。无论是传统还是创新,大学都无疑是凝聚先进知识的中心源泉。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国出现的高科技园区都是以著名大学为中心,在高校实现知识创新,在企业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发展基地,最终实现高素质人才、高科技成果和高利润产品的完美结合,进而加速了新型经济的快速腾飞,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如美国享誉世界的IT 新城“硅谷”就是依托斯坦福大学而发展起来的,而波士顿科研中心则依托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发展壮大,我国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只有几公里之遥。可以说,没有高校引领知识创新,就没有相应产业行业的快速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引领先进文化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元经济利益相互碰撞的社会,对于不同价值观念采取兼容并包的同时,国家和民族理应保持和彰显自己传统的主流价值观,高校作为社会主流思想和文化的发源地,自然需发挥主导作用。高校不但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也是先进文化发展的源泉。其领域之众多,师资力量之雄厚,足以将学术研究、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及人才培养等多个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任务承担下来,同时,产生并不断传承新生文化。高校秉承科学民主,勇于创新的发展理念,开放平等、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围,造就了它数百年甚至更多厚重的文化积淀。可以说,大学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对创新思想和创新学术的不断鼓励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积累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四)推动社会进步

培养先进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创新知识,最终都是为社会服务,只是服务方式和特点不同而已。高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为社会大学(研究版) 2015 年第1 期 21经济政治发展服务,是高校“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引领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尤其是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均领先于同等高校的优秀大学,更应该利用本身各种优质条件和资源为社会提供持续性高水平的服务,成为服务社会,引领社会进步的领军人物。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就提出:“学校要致力于发展知识,培养学生在科学、技术及其他方面的学识,最好地为国家、为世界服务”。

三、高校领导力在协同创新中遇到的挑战

(一)利益多元,各打算盘

高校在社会中就是具有一定独立性、学术纯洁性、彰显人文关怀的净土,并不擅长领导的角色。其领导力主要体现在知识文化教育等内在的精神领域,而其他协同创新参与成员更看重经济效益等外在的实质性结果,如企业需要追求投入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需要GDP 增长;科研院所需要大量的科研成果和相应专利的归属权等。所以,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其他协同成员难免会不顾及甚至忽略高校这个“领导”,各自追逐自己的利益。高校一方面要照顾到各协同体有各自的利益收获,一方面还要承担本身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就业率等任务,这势必会给高校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体制壁垒,难以整合

体制壁垒是我国社会体制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结果,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同样要面临这个棘手问题。参与协同创新的主体有着不同的体系和制度背景,工资、人事、晋升等系统都分属不同体制,这就导致前期的人员组织、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评价、考核,后期成果共享、利益分配等都存在种种障碍。如有些学者大多只是担任兼职教授或研究员,真正精力仍然放在原单位,很难建立起一支实体性研究队伍。另外,由于体制壁垒,条块分割严重,各协同单位无法消化足够多的高校人才,先进人才无法无缝衔接到社会中,这对于高校来说也是巨大的压力。

(三)管理陈旧,何谈创新

高校的人才和知识都是为社会服务的,但高校协同创新则要求高校担任管理角色,高校要在服务角色与领导角色之间转换,对于高校也是挑战之一。服务就是要失掉自我满足他人,而管理则要带领大家共同沿既定路线和目标前进。所以行之有效的管理组织体制是所有协同创新中心成员都需要的,尤其是高校。协同创新是新举动新事物,陈旧的管理方式自然不能满足其要求,这就需要新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制对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管理者不但要对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和进程进行规划和设计,还要对公共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并且要组织协调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然而一些高校目前还没有专业的管理队伍,且存在管理方法陈旧、缺乏前瞻性、服务意识差等问题,恐难以担当起协同创新中心的管理者这样的角色。

四、高校如何在协同创新中实现其领导力

高校如何充分发挥“地利”和 “人和”优势,在各利益相关者中间实现其既不熟悉也不擅长的领导的角色?

(一)确立领导理念

理念是指导人们成功做好一件事的思想准则,理念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之分。作为领导力的重要体现,领导理念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是否能达成最终的成功。高校在协同创新中是领头羊的角色,要有以下理念:第一,总揽全局的理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高校要想在各个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确保其组织号召力和领导力,必定要思如领导,行如领导。作为协同创新计划的主角,高校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眼光放长远,顾全大局,展现出领导该有的魄力,先不与其他主体争眼前的利益, 只要协同创新的终极目标达到了,包括高校在内每个参与者都是赢家。第二,勇担风险的理念。不愿承担风险,就不会有收获。任何一个成功的领导,都是因为自己遇到的危险最大,同时肩负的使命也最重,因而具有天然的崇高威望,是“权”和“威”二者自然合一。所以,要想在各协同成员之中具有领导的威望,高校必然要有勇于承担风险,走在科学创新的最前沿。勇于与政府、社会乃至世界对话,协调各方,同时要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第三,科学管理的理念。在人力资源是世界最昂贵资源的今天,科学规范的管理尤为重要。根据泰勒对于科学管理的定义,一方面要坚持竞争机制,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竞争会使生产效率跟着提高,而以人为本原则体现了人文关怀,使每个人都能各尽其能,不断进取。第四,民主协商的理念。当今社会,专制专权早已行不通,尤其在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各参与单位都是业内佼佼者,不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声音,必然没有“协同”,也就必然没有“创新”,也就违背了建立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初衷。我国的历史和实践证明,民主协商有利于各协同成员集思广益,增进共识、团结协作等,是科学决策、改进工作的有力支撑。

(二)合理分配利益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能否顺利实现“1+1>2”共赢目标的关键所在。首先,政府和企业应正确认识知识的价值,科研成果的价值甚至是科学家本身的价值。这些价值不仅直接推动科学发展,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应努力使科学家的个人贡献得到合理的回报,这也是政府部门所关心的“利益”。其次,企业人员可以根据在科研成果产生过程中投入的比例,来获取相应的技术产权或经济利益。可以建立一个利益分配指标体系,根据各参与部门的贡献内容和比例分配利益。在校内实施奖励特殊政策,其他成员比照第一作者或者第一获奖人同等获得校内奖励,从而激发群体成员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推动协同创新良性发展。

(三)构建管理体制

由于理事会制度是一种通过理事参与民主决策来代表各方利益对所属组织进行管理,所以受到大多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青睐,得到广泛应用。理事会制度是以形成主要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力分享与制衡机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其本质是一种重大决策表决制。它有利于各创新力量协调共同追求与共同利益,有利于公共创新获得支持并提供及时反馈,有利于创新各环节有效联动并产生积极效应。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和运行管理机构是理事会顺利开展工作并取得成果的基本保障。具体的机构可以考虑设立执行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两个平台性委员会,下设政策、人力、财务、服务等各类专业分支委员会,委员由各协同方分别派代表或聘请各协同成员共同认可的社会专业人士组成,以便理事会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提供专业咨询和管理决策等服务。

理事会制度作为一个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注定也应该是目前最适合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管理体制。理论上,理事长由第一届理事会选举产生,但由于协同创新中心都是以高校牵头,所以理事长一般都是牵头单位的法人代表即该高校校长( 院士) 担任,副校长及其他参与主体(企业、科研单位、政府)领导担任副理事,中心主任负责具体决策的实施,属于执行机构,也由选举产生。如此一来,理事会制度所具有的共同治理理念、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决策民主化等制度优势,既保证了参与协同创新各主体的平等权益,又在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上凸显了高校的组织领导地位,为高校实现其领导力助一臂之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