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道德成长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样的认识看似简单,却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摸索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成为教育必须回答和解决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就是基于教育本质定位,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作出的总回答。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从教育者角度而言。与之相对应,道德成长则是从受教育者角度而言。立德树人与道德成长是一体两面,从对应视角分别表征教育的本质功能、核心价值。在立德树人视阈下,道德成长指受教育者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依据自身发展需要,认同并接受特定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逐步形成特定道德价值认知、情感品质、意志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内化及生成过程,是受教育者内在本性与外在素质相协调、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自觉和谐的成长。因此,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实施“立德树人”与受教育者实现“道德成长”相统一的过程,换而言之,是实施教育根本任务与实现教育根本目的相统一的过程。

本文试从受教育者道德成长的角度,探讨道德成长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亦即讨论立德树人的实现方式。

一、个性化发展: 大学生内在道德成长

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各种素质能力在现实条件下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个性发展是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质,是个人内在潜力的彰显和张扬。大学生内在道德成长意义上的个性化发展,指大学生个体在道德需求、生活习惯、性格能力、情趣爱好等方面形成不同于他人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定性、表征性。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个性发展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 一) 道德成长是受教育者体现鲜明个性特征的发展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希冀克服教育的纯粹技术化倾向和流水线模式,不单纯培养专业技术上的有用之才,而明确以德为核心,以德为先,育人为本,通过立德树人,力求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在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今天,人们往往过度迷信市场导向,片面理解就业导向,导致“培养出来的科技人员只是服务于某些目的的专业工人,他们并没有受到真正的教育”; “热门”、“好找工作”、“高薪酬”几乎成为选择专业的主导理念,冲击、制约着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在职业教育领域如此,而且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也普遍存在这样的“教育误解”。到处是大学城、新校区的繁荣景象,学科专业设置也日趋雷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个性差异,相当一部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呈现日渐趋同、千校一面的态势。实际上,这正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反思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教育根本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道德成长是人性的成长,是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方式的优化和提升,也是学生人格完善的内在需要。学生道德成长与一般性的专业成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道德成长并不排斥专业成长。在学生健全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道德需要起着诱因性、关键性作用,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也是个性化发展的前提。道德成长首先源于受教育者自身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驱动道德内化,促进自觉、自主道德行为的养成,从而逐步实现道德成长。道德成长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直接结果,而是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道德需要进行选择、吸收、内化的结果。道德教育只有贴近不同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引起各具个性特征的情感共鸣,唤起各具个性色彩的需要和兴趣,才能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受教育者的道德成长,充分体现鲜明的个性特征,致力于自觉、自主的道德修养,趋向真善美的个性化发展的过程。

 ( 二) 道德成长是受教育者合规律性的循序渐进的发展

道德成长的规律性,指受教育者自身认知水平、意志品质、行为能力的发展变化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成长过程。揠苗助长的故事和道理可谓家喻户晓,但在现实生活中仍发生着各式各样揠苗助长的翻版故事。一种典型现象是,近年来校外培训产业如火如荼,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全社会对教育的急功近利倾向。这种由家庭、学校、社会直接或间接合力造成的教育培训狂潮,加上学校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偏差,特别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道德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各发展阶段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育的缺位,使适应学生成长规律的思想启蒙、心灵滋养、人性发现、人文关怀成为真空地带,这与道德成长的规律性、健全人格的循序渐进是相背离的。本是嫩芽幼苗、蓓蕾花朵,不以爱心雨露滋润却要狠心早教早育、提早开发; 本该“少年不知愁滋味”、“少年壮志不言愁”,却偏要少年老成、速成超前; 本是峥嵘青春、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却非要被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逼成老气横秋、世故圆滑。所谓人与人竞争的“起跑线”,其实纯属商业炒作、人为制造恶性竞争的假象。实际上,每个人的成长路线都是不可复制的。人生不是商品,没有“流水线”批量生产的“品牌人生”。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但教育规模、规格的大众化不等于教育思想观念的大众化。长期形成的精英教育意识仍根深蒂固地渗透于社会各领域。如今天仍在热衷炒作“高考状元”的社会心态或新闻卖点,正是“金榜题名”怀旧情结的典型翻版。当今时代最需要的是“普通人”、“平凡实在的人”、“真实的人”、“快乐幸福的常人”等大众化的教育观、育人观。固守精英教育理念的家长和学校,往往围绕考试,鼓励学生“拔尖”,攀登金字塔的塔尖; 迷信题海战术、魔鬼训练,开足马力向孩子灌输实用知识、应用技能,却偏偏忽视作为一个普通而真实、平凡而健康的“人”的培养。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反复敲响警钟,看似“地球人都知道”的教育常识,却在实践中轻而易举地一次次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遮蔽。道德成长是合规律性的,在人生四季里,应当是什么季节开什么花,每个阶段都活出人生的精彩,无需如“反季节蔬菜”一样去抢市场; 人生道路应当是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闯红灯,没有值得不顾沿途风景去抢先到达的终点站。人生经历具有不可逆性,应当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珍惜每个阶段,体现自我特征,无需刻意追求“赢在起跑线上”,更不可揠苗助长。

( 三) 道德成长是受教育者合目的性的丰富生动的发展

道德成长体现立德树人的合目的性价值取向。立德树人既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也要求围绕教学过程的内外环境、条件、环节、要素,贯穿育人、树人的终极关怀,始终关注人的健康成长、人的全面发展,使教育可亲可爱、具体生动,富有人情味、道德性。中华传统教育思想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如“三纲八目”、“慎独”,这些传统道德要求之所以成为经典流芳百世,是因为其蕴含着宝贵的思想道德精华,其合理内核、精华元素应当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扬。在物质和文化元素都日趋丰富多样的今天,我们不提倡做“苦行僧”,但倡导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不主张做“清教徒”,但倡导培育积极向上的健康情趣,追求正当合理的快乐幸福。强调个体道德成长、个性化发展,恰恰要反对单调乏味的技术主义或教条主义的极端倾向,期望受教育者在每个人生阶段都能够得到丰富充实、生动快乐的发展,人生每一阶段都是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途径。

道德成长既要脚踏实地日积月累,也要仰望星空高瞻远瞩。教育是合目的性的行为,教育的本质不在“制器”而在育人,学生的成长目标是既要成才更要成人。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但现实中,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博弈战打了20 多年,至今仍然不分伯仲,有时应试教育还要占据上风。对大多数中学来说,高考上线率仍是“指挥棒”,甚至是唯一衡量指标。高考上线率与道德成长没有矛盾,关键还得看重视高考上线率的教育是否真正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素质教育应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能,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激励和鼓舞,使之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不仅仅着眼于高考上线率。教育领域的“升学率崇拜”如同经济领域的“GDP 崇拜”,并非不要,而是不能成为极端,以“崇拜”压倒一切、遮蔽根本,导致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合目的性的道德成长过程,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不断地觉醒与领悟,从而日益真切地认识自我、升华自我,依据“真实的自我”自由、自觉地建构与完善“理想的自我”。

二、社会化发展: 大学生外在道德成长

社会化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学生社会化发展,就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心理态度等与一定的社会习俗、制度规范融为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作为大学生外在道德成长的社会化发展,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在合乎社会主流道德价值取向的条件下,适应、融入并积极促进社会道德完善的过程。

( 一) 道德成长是受教育者在社会环境里的开放性、适应性发展

道德成长的开放性和适应性,指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对各种道德元素的吸纳、汲取与创新,或者认同、包容与妥协。当然,开放中有甄别,适应中有批判,才是道德成长,否则就谈不上成长。大学生道德成长离不开社会大环境。作为市场和社会主体的公民都需要道德成长。2013 年全国“两会”上,公民道德成长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一个重要话题。“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全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系列人物……的评选表彰,有力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蓬勃开展,生动展现了国民素质日益提高和公民道德成长的时代画面。持续释放的全社会思想道德、精神文明的正能量、正效应,为增强大学生道德成长的开放性、适应性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为大学生走出“象牙塔”开辟了阳光大道。

个体的道德成长不是孤立的、封闭的,大学生社会化发展,意味着受教育者自身对社会、对外部环境的开放、适应与融入。这种开放性与适应性,是人之为人、人的生存和社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表现为个体与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受教育者在这些关系中把握角色意识、适应外部环境、形成良好定位、驾驭资源人脉、掌握自身命运。确立立德树人理念,表明道德教育不应是管理( 控制) 人、禁锢( 限制) 人、改造( 塑造) 人、束缚( 框定) 人,而应是创造条件服务( 帮助) 人、激励( 欣赏) 人、关怀( 爱护) 人、发展( 成就) 人,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发展,持续走向道德成长,达到全面发展。

( 二) 道德成长是受教育者与社会群体间的协调性、共生性发展

社会化发展不仅体现在个体主动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的单向维度上,还体现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双向、多向关系的维度上。如,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竞争已成为人际关系不可避免的一个维度。那么,道德成长要求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应该是何种状态? 看国内,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竞争就是斗争,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看国际,在冷战思维的年代,两大阵营的对立、竞争就是零和博弈、零和游戏。而在走向文明、和谐的当今时代,无论国内、国际,我们所倡导的道德成长,以及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都要着眼于当前与长远的结合,着眼于当下与未来的衔接,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竞争具有协调性、共生性而非排斥性、抵触性。核心概念就是“多赢”、“共赢”,彼此之间和而不同、宽容包容,大家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社会化发展是大学生道德成长的关键环节,社会化发展的方式、路径、效果如何,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旅途,其中的核心仍在于道德本身的生成土壤与培育条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道德情操论》一书中说道: “那三种体系———把美德置于合宜性之中的体系,把美德置于谨慎之中的体系,以及认为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体系———是迄今为止对美德的本质所作的主要说明。”③ 这里的“合宜性”、“谨慎”、“仁慈”正是协调性、共生性、包容性、成长性特征的体现。这些特性在亚当·斯密眼中是美德的本质所在,那么,更加说明大学生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道德成长,个体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是适中合宜而非盲目无度,是谦逊谨慎而非粗俗鲁莽,是爱心仁慈而非冷漠无情。值得强调的是,大学生道德成长的协调性、共生性不仅表现在人际关系上,还应表现在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上。大学生关注、参与社会建设的同时,还应关注并身体力行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所谓“天人合一”,敬畏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当代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大学生道德成长、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责任担当。

( 三) 道德成长是受教育者在社会实践中的自主性、生长性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把道德教育仅仅看成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是塑造外在行为,用强制的方法让学生“听从教导”,逐渐定型为单一的“灌输模式”。实践证明,要从根本上改变道德教育效果欠佳的现状,就必须改进道德教育方式方法,通过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禀赋气质、情商性格等,使其对自身的修养目标、道德要求、发展前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不是盲目听从、囫囵吞枣,不是无的放矢、随波逐流。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 “青少年在连续的和进步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须具有的态度和倾向的发展,不能通过信念、情感和知识的直接传授发生,它要通过环境的中介发生。”在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大学生置身于高校道德小环境和社会道德大环境之中,难免要面对和接触业已形成框架模式的公共道德语境、道德原则、道德评价体系,如何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实践、辨别选择,直至产生道德需要的动机和接受的愿望,这是增强道德教育效果,达到立德树人目的的前提和基础。

从道德成长角度考虑,要在社会实践中努力使大学生个体产生自主的道德需要、理性的道德认可,认同公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道德内化、道德升华、道德生长。促进学生自主性、生长性发展,就是要通过丰富生动、活泼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思想感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如,把道德教育领域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延伸到科学文化、网络科技、生态环境、社会建设等各领域中,真正使道德扎根于现实的土壤,开花结果,使学生的道德成长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行,从而使大学生人格心灵、道德品质得到健康、充盈、全面的发展。大学生道德成长在社会化发展方面强调自主性、生长性,在渐趋走向民主法治、日益依靠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当代中国,是十分必要而又迫切的命题。在奠定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基础上,大学生在道德成长方面突出培育自主性、原创性、生长性、创新性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三、主体性发展: 大学生自觉道德成长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具有实践性,是“自由的有意识活动”的存在物。主体性是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其基本内涵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发展是对个性化发展、社会化发展的统合与提升,是大学生自觉道德成长的动力机制,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大学生缺乏主体性,就难以积极、自觉地理解、选择、追求道德成长,也不可能以高度的责任感、自觉性去分析、判断、审视、评价、衡量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而只能被动接受、消极盲从。一个缺乏主体性、处在较低的他律水平层次的消极接受者、被动服从者,即便看似有“顺从听话”、“循规蹈矩”等“良好表现”,从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意义上讲,也可能恰恰是其情感昏迷、精神萎靡和道德沉睡的表现。主体性发展目的就是要唤醒这样的“道德沉睡”,激发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道德修养的自信活力,从而推动自觉道德成长。

 ( 一) 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感悟道德成长

道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 我们如何以合适的方式使日常琐碎的生活有意义? 人是日常生活中的人,大学生道德成长的舞台首先存在于“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现实动态的日常生活中。陶行知先生说过: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道德是人的道德而非物的道德,人的本性是道德的根本特性。人总是为有一定意义的生活而存在。毋庸置疑,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有相应的行为规范,但这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的目的在于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地位和金钱。实际上,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需要激发自身的潜质,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的道德关系,在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中感受道德成长。从实现人生价值意义的视野看道德成长,道德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需要被动应付、违心接受的额外负担。道德成长不是在尽义务,而是在获得人生权利。促进大学生道德成长,就是要让大学生接受道德认识、形成道德情感并实践道德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道德思维,进而能够对道德实践进行反省和评价,走向道德成长、人格完善。但长期以来,我们难以摆脱对“道德”的认识误区: 人在生活中用以调节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等相互关系时应当遵循行为规范和准则。这样的理解,过于强调规范性而忽略意义性,似乎道德就是规范、规则。丰富生动的道德变成了死板的规则和教条,道德教育自然就被简单化、模式化,甚至妖魔化。人的道德成长需要接受、认可一定的社会主流道德规范,从而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并实践相应的道德行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成长比这样的概括、抽象要丰富生动许多。人不是为了规范而生活,换言之,规范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人生价值和意义也不能简单地与规则和教条画上等号,人生是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画卷中展开的,而且每个人的人生画卷都不一样。因此,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秉持自然素朴、自在平凡的道德信念,以一种适合自身条件的良好状态,在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幸福感,自由快乐、从容淡定、气定神闲、优哉游哉,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促进责任担当、生态敬畏、终极关怀,趋向和谐融洽的主体性( 道德人格) 发展。

( 二) 在道德冲突的淬炼中促进道德成长

受教育者走向道德成长,必然要不断面对道德冲突,不断进行道德选择。道德冲突本质上是义务冲突。大学生道德成长过程中要面对诸如家庭伦理关系与社会伦理关系、宗法伦理关系与社会伦理关系、社会伦理关系内部之间等各种义务冲突。如何处理这些冲突,需要大学生作出道德选择。如,现实中对“道德底线”的坚守,对做人原则的坚持; 对那些包二奶的伪君子,那些“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或者宁愿被包养的享乐主义“美眉”,那些宁愿不工作呆在家啃老的不肖子孙等现象的道德评判; 对“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拾金不昧值不值得学”、“见义勇为该不该补偿”等问题的道德追问; 对制造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贪污腐败问题,甚至中国式过马路、闯红灯问题等社会公德问题的态度; 对网络时代的微博微信、网言网语等互联网虚拟世界道德文明的立场和主张等。人生活在社会中,承担着各种责任,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社会的责任。当受教育者自身遭遇或直接置身于这些现象、情境和问题中,与此类人和事面对面时,如何应对道德冲突,又如何作出道德选择,这是道德成长的试金石。责任和义务是道德要求的两个方面,由于道德主体的意图、动机等道德意识状态存在主体性、主观性和个性上的差别,对责任、义务的理解和把握也存在差别。意志自由与责任意识的理解和把握特别需要在不断的道德冲突和道德选择中持续淬炼。古罗马著名思想家西塞罗说: “生活的全部高尚寓于对责任的高度重视,生活的耻辱在于对责任的疏忽。”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形形色色的道德冲突,大学生也不例外。面对无数次的道德冲突,面对真刀真枪的道德考验、实践检验,在道德选择中寻求与自身恰切的人生答案,经受这样的道德淬炼,必将有力地促进道德成长。

 ( 三) 在核心价值的引领中实现道德成长

道德成长的高级形态一定是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紧密联系的。当代大学生道德成长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终极指向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党宣言》指出: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强调,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 包括身心健康) 素质的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集中体现在十八大报告的“三个倡导”上。其中,针对公民道德建设层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理所当然也应该成为大学生道德成长的主题词。对于大学生道德成长、全面发展而言,爱国是旗帜、敬业是路径、诚信是根本、友善是保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沿着正确的方向踏实迈进人生旅途,才能让理想变成现实,才能通向幸福安宁的人生境界。

“提升人性、弘扬生命,促进人的幸福,在自由平等的合作中维护公民权利,在功利充斥和规则盛行的世界中完善情感、涵养德性”,这是学者眼中当代社会条件下道德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和基础。相应的,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不断改善的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建立在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但就其接受教育、健康成长的核心要素而言,必须建立在由立德树人而实现的道德成长上。如同种子必须在大地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样,道德成长作为立德树人的预期成效,要经过类似农业种植的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的“耕耘式”成长过程,经由个性化发展、社会化发展、主体性发展三个维度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能有效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