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核心价值观奠定着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是国家制度赖以立足发展的灵魂,决定着国家制度变革和调整的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相对稳定的价值理念。当今时代,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清了基本思路,又为进一步凝练、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指导原则。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变,迫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是多元的,本文仅从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和道德规范三个维度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理论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要求;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保障。

一、理论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道德规范的综合体,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精神、社会理念和公民道德的抽象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个由内在信念转化为现实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理论认知的推动。理论认知决定着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制约着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精神活动的前提,是价值观认同的基础。

(一)理论认知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历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包含着“为什么凝练”、“如何凝练”、“效果如何”三个问题。“为什么凝练”解决的是“功能”和“价值”问题;“如何凝练”解决的是“方法”和“思路”问题;“效果如何”解决的是“信度”和“效度”问题。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首先,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形式和内容、外延和内涵、结构和功能、表象和本质的关系。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与指针,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其次,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所提出的时代课题。面对社会主义市场济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所带来的价值观冲突,凝练核心价值观“能够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有效避免社会分化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最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要紧紧把握“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制度属性”这两个鲜明主题。从本质上要能够揭示出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规定性;从指导思想上要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相统一的基础上;从理论来源上要着眼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价值共识,反映全人类美好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既要反对把西方的价值观念作为“普世价值”,又不能把属于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精神文明拱手让给西方,既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又站在世界文明价值观的制高点;最后,从形式上要宜记宜传、言简意赅、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二)理论认知有助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多向度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全面性和深刻性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非单向度的,而是多向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必须面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而三个“倡导”所表达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诉求,正是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与当代中国人需求的多样性所造就的,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样化的培育取向。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多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整个社会系统得以健康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和文化软实力,本身就包含制度文化和规范文化两个层面的价值诉求。如中国古代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美国的“自由、民主、人权”;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自由、平等、博爱”;新加坡的“国家至上、社会为本、家庭为根、尊重个人、协商共识、宗教宽容”等等,无不在价值取向上体现出层次性的特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过程中,三个“倡导”就体现出了鲜明的层次性。在国家发展目标上的定位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中华民族寻求民族复兴的愿景,是国家主导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在社会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引领现代社会文明的人类共同价值准则,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它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在个人品德培养上的定位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公民个人的底线价值准则,体现了公民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的基本价值观。这三个层次的理论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宣示了国家社会的理想目标,又张扬了公民个体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开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放包容的气度,要善于吸收人类创造的各种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既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优秀文明,同时又要实现对以往价值观的超越。把坚持与发展有机结合,把主导性与包容性有机结合,把统摄性与调控性有机结合,把发扬传统与立足当代有机结合,为培育永葆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理论认知有助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地位

确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的精神旗帜和发展道路,并深刻影响其凝聚力和感召力。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并与经济创造力相辅相成。核心价值观以国家制度认同为追求,以建构和彰显国家软实力为目标。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领作用、相对稳定的根本价值理念,是真理性与价值性、普世文明与中国特色的高度统一。它能够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有效应对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才有精气神,社会才有凝聚力,国家才有软实力。

二、价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这就涉及到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作为一种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能靠强制性手段来实现,其培育的关键环节是要通过理论点化、精神激化、道德教化、实践强化,最终实现价值固化的目标。

(一)价值认同及其模式

“认同”是当代社会科学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已成为现代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学科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弗洛伊德指出: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哈贝马斯则认为:“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认同以对可理解性、真理性、正当性、真诚性这些相应的有效性要求的认可为基础。”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交往、对话和互动,不断调适自身的价值结构以适应、接受和遵循社会价值规范的过程。它标志着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能够以社会共同的价值要求作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活动,并使之“内化”为自觉行为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是凝聚人心,达成共识,整合观念与维持秩序的最佳途径。它是最有效的,因为价值观念是决定行动的主要因素;它是最持久的,因为“认同”已经使价值诉求从外在引导变为内心自觉;是最节省的,因为不需要花费一枪一弹。价值认同既有外部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强制认同,又有与接受者的接受图式、追求目标相一致的自觉认同。

具体而言,价值认同模式可以分为盲目认同、诱导认同、强制认同和自觉认同等四种模式。“盲目认同”是指价值主体既没有树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念,也没有形成对对方观念的理性把握,只是在从众心态影响下,根据下意识水平的评价接受了对方的价值观念。其特点是盲目性和自发性。“诱导认同”是运用柔性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价值观念,从而使之放弃原有的价值观念而信从了诱导者的价值观念。随着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诱导认同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价值认同方式。“强制认同”就是利用自己的强势力量,使用硬性方式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往往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强大优势,通过诱导或强制的方式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价值体系,推进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球性扩散。正因全球化带来如此这般的新变化,“在全球化和全球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各民族、国家都在弘扬传统文化、夯实认同基础,以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自觉认同”是指价值主体对对方的价值观念有一种清晰的认知,愿意以此修补自己的价值观念,在主动、自愿基础上接受对方价值观念的一种理性认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生产生活、交往互动,逐步调整自身的价值结构以接受、遵循核心价值观,并用以规范自己行为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既不是盲目认同,也不是诱导式、强制式认同,而是建立在主动基础上的自觉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持核心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之间的适度张力,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构筑实现个性与共性、共同意识与个体行为选择相统一的基础,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内化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个体的价值认同并转化为个体的行为,必须经过一个接受和内化的过程。核心价值观只有为全体社会成员真正认同和普遍接受才能被最终确立。也“只有在社会行动者将之内在化,并围绕着这种内在化过程构建其意义的时候,它才能够产生认同”,才能更加主动地按照其要求去行动。根据利益决定思想原则,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是受利益驱动和价值参与的。只有那些符合自己利益的外界信息和刺激才能被认可和接收。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就必须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某种需要。从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途径。

其次,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强化机制。认知与接受是认同的基础,内化是认同的关键环节,但实践是认同的结果,并进一步促进实践者的价值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更重要的在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落实到他们的日常行为中。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寓于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达到“知”“行”相统一。实践强化机制就是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行为的重要途径。实践强化机制一方面是对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进行抑制和批评,另一方面是对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尚行为予以宣扬和褒奖。

最后,要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引导机制。由于认识能力和活动空间的限制,社会成员往往只能形成零散的社会价值观,而无法自觉形成科学系统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在这时就显得十分必要。列宁曾经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但是价值认同如果仅仅依赖于外力强制性灌输和行政干预等强硬手段,“对于干预方来说带有明显的强权色彩,而对另一方来说,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显然,这种认同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价值的多元性存在的现实是不相适应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坚持灌输和引导的结合,通过柔性化、隐性化的交流互动方式,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等现代媒介来实现价值认同。

三、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包含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应遵守的基本道德。以公民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终要落实到公民个体的践行上,只有通过个体的内化、吸收,人们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才能主动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行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结合起来。而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既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又要提高公民道德修养,还要健全道德规范机制。

(一)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个人品德是指个体在行动时自觉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或经过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既要从宏观上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培育,又要从微观上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一要注重德性养成,二要注重自律慎独。

“德性”是一种恒定的精神品质,一个人在内心融透了正确的行为必须遵循的适度的理性原则,便是具备了德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是内心的梳理、内在的觉悟。“性”是万事万物品质与特点的统称。关于德性,古人有“五德”、“六德”和“九德”等不同认识。《人物志·九征》解释“五德”为“温直而扰毅”、“刚塞而弘毅”、“愿恭而理敬”、“宽栗而柔立”、“简畅而明砭”;“六德”即智、仁、圣、义、忠、和;《尚书·皋陶谟》解释“九德”是“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德性养成”就是使德性成为一种自觉意识和主动追求,它一方面依靠外在的社会教育,一方面依靠个体实践中的自觉培养。德性养成要秉持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教育理念。

自律是人作为行为主体,按照自己行为准则自主地规范自己。自律有自识、自省、自警三种基本形式。自识即人对自我的认识,包括生理机制、心理素质、智能特点、行为特点等等。自省即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检点、自我激励。自警即自我批评、自我警醒、自我解剖。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慎独”。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仍能谨慎不苟,严格操守。《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显,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二)加强公民道德修养

道德作为一种自为领域,是人对自我“自治”的一种精神特质。“道”的本义为人行走的道路。《说文》曰:“道,所行道也”。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是按照社会道德规范去行事而心有所得,是道在个人行为中的体现。朱熹曰:“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朱熹:《四书集注·学而篇》)所以,“道德”就是将外在的规范转化为人内在素质而成的一种精神特质。说明道德修养永无止境。从社会发展意义上来说,道德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维系力量。

关于公民道德,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公民道德涉及到公民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公民道德所规定的主要义务包括“公民对国家应该履行的义务,反过来说,还有国家赋予个体的义务”。中国学者罗国杰指出:“所谓公民道德,就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公民道德修养,是指公民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的过程。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公民道德修养。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都离不开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加强公民道德修养应该坚持修养的自觉性。现实社会中总是存在着多种不协调甚至对立的道德体系和观念的冲突,这些冲突必然会反映到公民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就是要求公民具有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在内心进行不同道德观念的比较与选择。公民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是知行统一。知行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道德领域的具体体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意识来自于知识,习惯形成于观念,行动受制于规范。加强公民道德修养要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强化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使道德观念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真正为公民个体所掌握,主要在于它最终是否转化为公民个体自觉的道德修养。”

(三)健全道德规范机制

虽然自律性是道德的一个主要特性,体现着人类主动地为己立法并自觉遵守的内在精神。然而,“正如人的理性不是绝对的一样,道德自律性的作用也不是无限的。在人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始终会受到私欲的纠缠,私欲无限扩张的本性构成道德自律的最大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于道德的外在约束力量,即道德的外部保障机制和外部支撑体系。”⑿健全道德规范机制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灵魂和根本保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健全道德规范机制。

第一,健全道德规范的评价导向机制。道德评价是对他人或自身的行为品质等所作的价值判断,并通过评价引导人们的行为。通过道德评价,既可以调节并制约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又可以不断反省和调整不符合社会要求和自身利益的行为。

第二,健全道德规范的舆论引导机制。舆论形成于人们对某事物或某问题的普遍看法,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民的行为选择和道德评判。行动的成功在于理念的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在道德教育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通过道德楷模的力量对良好的道德行为进行表彰,态度鲜明地提倡真善美。对假恶丑和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进行劝诫、谴责,甚至责罚。在信息化时代,应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来加强道德舆论导向。大众媒体具有覆盖面大、普及性高、形式多样等特点,易于为广大公民所接受。媒体宣传要坚持以正面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主动承担起教化民众、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和传播文明的思想道德意识的使命。

第三,健全道德规范的利益导向机制。利益导向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好,易使人陷入物质诱导的泥沼,而恰当的运用则有利于提高人的积极性。道德之所以高尚,是因为常常伴随着一定的利益牺牲。对于公民个体来说,讲道德应该立足于积极主动的奉献和牺牲;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则应使奉献者得到应有的奖励和补偿,达到德福统一,使损人利己者得到应有的惩罚。道德本身的力量常常无法鼓励所有人从善,因此,在道德规范中,一定程度地运用利益手段可以激励公民的善行,强化公民道德认同并践行道德行为。

第四,健全道德规范的弹性调控机制。在社会转型期,旧观念的消除需要一个过程,新观念、新道德的确立也需要在社会生活、社会运行中逐步进行。道德调控既是一种外在规范,更是一种内在自律,由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自律需要公民的自觉接受与认同,不同个体在接受过程、认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为确保道德调控的可行性和实效性,道德教育要正视现实生活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认清当前的社会道德状况,遵循道德的发展规律,在道德调控上保持一定的弹性和张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