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当前,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不能脱离文化思想多元化的时代背景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

毋庸讳言,我们当前处于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推动着文化思想的多元化。我们国家也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在当前多样多元文化格局的背景下,衍射出的是当代中国多样多元的社会价值观。对于多样多元,我们要看到,它一方面给我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有利于在借鉴、比较中吸收有益的成分,发展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它也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必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干扰和削弱。“乱花渐欲迷人眼”,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人们面对不断涌现的形形色色的各种社会思潮,价值选择和价值比较的机会大大增多,也增加了人们辨别是非的难度,难免陷入价值困惑乃至迷失方向,同时也给身处其中的高校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带来一定难度。这正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往往采取唯我独尊的姿态、硬性灌输的形式,这样一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多元文化背景的社会现实,也没有考虑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往往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产生了教育的所谓负效果——越是教育要求的, 越是学生怀疑和反对的。因此,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尤其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首先要以一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自信心态正视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不等于排斥其他思想的存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也不等于否定其他理论的价值和意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影响较大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例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后现代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等)进行全面、客观、理性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在深入学习思考的过程中认清各种思想流派的的起源流变、精神实质,并逐步提高鉴别、甄辨的能力。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不能就理论讲理论,而应该顾及人们接受理论的环境及其在人们思想上造成的影响。绕开社会思潮,就离开了人们关心的思想理论界的热点, 就会陷入无的放矢的说教,那样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就只能是理论条条;同时,回避社会思潮,也就离开了群众的思想实际,与教育对象形成了隔阂,这就不可能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同时,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比较和斗争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就不能为各学科的发展充实新的生命力。积极进步的思潮需要我们去引导和鼓励,把它们从心理层面的意识或不完整的理论形态提升到完整的理论认识的形态。对于错误思潮或反动思潮, 则需要我们去与之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而不能对错误的社会思潮甚至反动的社会思潮泛滥不问不闻、听之任之。研究社会思潮是了解学生思想情况的需要。在社会思潮的流传过程中,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关键的载体。社会思潮能够映衬出大学生的主要思想特征,也能够反映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是了解学生思想情况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地确定教学重点,超越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二、不能脱离个人理想进行社会共同理想的教育

理想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贯穿于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根据人们社会生活的领域,可以将理想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生活领域的理想、职业领域的理想、道德领域的理想和社会领域的理想。而在这四个领域之中,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每种理想又有社会和个人、长远和近期、崇高和一般之分。理想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所付出的努力就越大,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理想的美好有着充分的想象,而对理想实现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却估计不足。尤其是当理想目标的实现看起来还相当遥远的时候, 人们就容易对理想失去耐心甚至信心,这也是“怀疑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等错误对待理想的态度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往我们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时, 往往是从高处着眼、大处用力,更多强调社会理想(共同理想)、长远理想和崇高理想,而对个人理想(包括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近期理想和一般理想却关注不足,把理想的目标与实现理想的过程割裂开来,造成理想教育过于高远而不切实际,不仅没有起到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的教育效果,反而造成人们的逆反和抵触心理。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他们更多地关注近期理想(或者可称作是近期目标),比如顺利完成某个专业的学习,培养和锻炼自己某个方面的技能,获得某项奖励等等;同时,他们也更倾向于关注个人的理想, 比如努力学习以期如愿以偿找到满意的工作(职业理想), 挣更多的钱让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生活理想)等等。相当一部分人对当前大学生的这种务实和现实主义的倾向持批评态度,认为这是大学生把理想功利化,只关注自我、目光短浅、缺乏社会责任感、丧失崇高理想的表现。我个人不赞同这种观点,尤其反对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理想教育中持这种论调。我们应当逐步调整这种试图“以大带小”教育思路,引导学生逐步“由小入大”,用小的理想推动大的理想的实现。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因此,大学生对个人正当的近期理想、个人理想的追求,尤其是对于美好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追求,这与国家的发展、民族振兴的崇高社会理想在本质是一致的,既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提出的要求和希望, 也是社会理想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

三、不能脱离中国精神的传承性与统一性来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自身的历史和文化传承,都需要在既有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就像人不能缺少精神一样,“精神”也是一个国家所不可或缺的。梁启超先生在《新民之议》一文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国家是个有机体,它就像一个自然人一样,正是一个国家内在的“精神”,让这个国家“活”了起来。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出过国家精神,比如希腊精神、德意志精神、法兰西精神、美国精神等等。可见,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实践中根据自身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意识活动的结果,它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民族文化和国民性格、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共同特质,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该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国家生命理论前沿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国家精神,既包括民族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凝结而成的民族精神,也包括民族国家基于不同时代境遇和发展状况所形成的时代精神。前者是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后者是发展创新的时代反映,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国家精神的核心内容。那么,中国的国家精神是什么呢?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高度凝练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当前,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必须着眼于中国精神的传承性与统一性认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从二者的关系上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而时代精神则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同时,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之中。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也愈加突出。继承和发展中国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弘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更要弘扬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出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这些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在现当代历史中震撼人心的新表现,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新内涵,使中国精神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四、不能脱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性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2006年3月,胡锦涛提出要在社会主义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对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之所以一经提出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正是因为它切中时弊,是针对当前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风气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阐发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同样也需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怎样培养人”的一个关键问题。应该说,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是由多个子目标集合而成,研究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要运用系统科学的整体观来分析与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以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认识目标的整体性。很明显,“八荣八耻”可以分解成八个子目标,每个子目标都有其质的规定性,又各有其特殊的功能。“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强调构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保证功能;”坚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强调构建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功能,并以此作为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关系的价值准则;“坚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强调构建大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促进大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坚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强调以辛勤劳动为大学生的价值实现途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导向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为祖国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坚持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强调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的人际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功能,使大学生树立团结互助意识,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观念;“坚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强调构建大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意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培育功能,培养大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的优秀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从大处着眼,从小事着手,注重从现实生活的细微之中实践诚实守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公民基本道德标准;“坚持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强调构建大学生的法纪观念和守法意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和保证功能,引导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定局面和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坚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强调加强大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见,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贯穿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包含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着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每个“荣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整体,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