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当下,微信、微博、博客、电子邮件、虚拟社区、门户网站等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使用方便、互动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年轻人群、高知人群获取信息和人际交流的重要渠道,对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借助新媒体传播技术,拓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思路,构建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是党建工作者无法回避和面临的新问题。

一、传统的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存在的问题

1.交互性不强。当前,社会处在一个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对高校党员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大学生党员朝气蓬勃、好奇心强,同时存在社会经验匮乏、阅历不足等短板,容易受西方不良思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的影响。而教师党员队伍中依然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主动奉献意识薄弱、自身幸福感不高等一些不容忽视的思想意识问题。尽管高校基层党组织采取分散自学、领导讲话、电化教育、社会实践、网络教育等多种办法对党员教育进行管理,但很难及时了解及掌握教师、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和面临的真正问题,更不要谈实现良好的沟通。

2.单一性。目前,高校党员日常教育还是按等待上级部署和安排、照搬照抄其它单位理论教育实施方案等方法进行,难以引起高校师生尤其是年轻师生的兴趣,其中有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党员因借调、升学、毕业等原因暂时离开高校,成为分散性及流动性党员。从高校党建工作层面来看,很多高校针对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职工流动党员开展的党建教育管理工作严重滞后。对流动和分散党员的教育管理基本是“放任自流”,缺乏统筹规划,从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没有充分考虑流动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形成了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的单一性。

3.实效性不强。冯跃林等对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效果的调查显示,部分党员存在责任感不强,价值取向偏颇、功利主义及政治信仰不坚定等情况。植林等人调研发现,高校党员教职工、大学生思维开阔,知识丰富,对新兴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需求迫切,高校党组织在教育方式上较为传统守旧,缺乏时代性,传统的交互性低、单一的传播的方式难以适应高校党员群体需求。再加之少数党员放松了对自身的改造和提高,放松了自我党性教育,使得高校党组织开展的党员教育活动,取得的效果不明显,实效性不强。

二、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机遇和挑战

1.新媒体拓宽教育路径。从传统意义上讲,高校党员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主流渠道来完成的,如统一安排政治理论学习、党课培训、个别谈话、座谈会、报告会、参观访问等,但这些传统形式易受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作用发挥不够明显。而凭借数字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技术,则可突破这些制约,更有利于扩大党员教育的传播范围,加快传播速度,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因为人们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网络终端的地方获取党员教育所需知识。同时,新媒体利用现代技术,将教育内容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并实时快捷地发布,使党员教育内容更为形象、直观和生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党员教育内容传播效率,克服传统的党员教育内容相对滞后性。

2.新媒体增强教育交互性。所谓教育的交互性,就是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交流互动,提高党员教育时效性和时代性。新媒体以它交互性高、互动性强等特征,可以弥补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的缺陷,有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平等基础上开展互动交流。如网络党支部、网上对话平台、QQ群、手机报等,都是较好的交互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高校党员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发表个人意见和建议,有利于高校党组织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广大师生党员的情况和问题,以便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使党员教育更具针对性,让党员教育更具有方向性。

3.新媒体环境下的挑战。由于新媒体具有高度开放性,这给高校的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了一些难度。首先,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速度迅捷,其无障碍性和无选择性,使得受教育者由被动接收教育过程转变为主动自我教育过程,甚至衍生“自媒体”散播各种信息。其次,当下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一些不良信息会对广大党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第三,新媒体因其广泛的实用性、独特的吸引力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方法的效果,形成党员只依赖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轻视传统的党员教育方法。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的路径

1.开设高校党员网络对话平台,畅通平等沟通渠道。一方面,针对党员和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领导干部要认真处理、落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并及时公布处理过程和结果,增强广大党员对党的信心。另一方面,结合工作要求,建立高校党员党支部QQ群(飞信、微信等)、微博等网络对话平台,架起党员沟通桥梁。该平台可利用聊天功能与师生党员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与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做到党员人人入群、群里相互交流。

2.设立高校网络党支部平台,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为加强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严谨性,扩大党员教育管理对象的覆盖面,高校党组织可以设立网络党支部,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平台和组织生活平台。一是网络党支部可以利用网络会议系统、博客、QQ群等,开展网上组织生活和各种主题活动,使身在不同地方的流动党员都能参加。二是建立党支部的网上学习系统,丰富网络党支部网上学习内容,可开设文件学习、分校之窗、网上考场、网上课堂、资料下载等专栏,为广大流动党员提供优秀的党课课件、文本、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料,同时开设自动提醒、记录、评价等专栏,关注每位流动党员的网上学习情况。三是加强网络党支部考勤、思想汇报、网上投票等制度建设,加强网络党支部的管理和规范,为党员提供24小时无缝对结组织管理和成员交流服务,实实在在地发挥网络党支部的作用。

3.搭建党员网络学习平台,丰富党员学习内容和方式。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利用报刊、杂志、观看电教片等传统学习方式时,应该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开设党员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好一批具有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和互动性的校园网站。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按照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求,创建网上专家讲坛、网上论坛等校园网络文化学习阵地,拓展网络(微)课堂等网络媒介形式,发挥网络大学生服务功能,教育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提高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支持“两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大学生在网络平台发布评论、随笔、诗歌等,丰富网上学习内容;鼓励和支持有关职能部门利用重大节庆日等特殊时期,加强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同时,提供在线答疑和交流服务,为党员提供丰富多样的网络学习资源。

4.构建党员手机短信平台,加强高校党员教育的时效性。手机是人民群众现在主要的通讯工具,手机平台能够克服地域、时间的局限,可扩大党员教育管理的覆盖面,提升时效性。一是高校可充分开发手机短信、手机报等功能,定期为师生党员发送党建党务知识、国家方针政策和创先争优、群众路线教育等活动的信息,及时解读国家最新时事政策。二是在每一名党员的“政治生日”时,为他们送上一条温馨祝福,提醒他们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处处以身作则。三是建立手机短信反馈制度。党员可以将自己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意见和建议发送到手机短信平台,并反映和咨询有关情况,使短信平台成为传声筒、祝福墙和连心桥,成为高校党组织凝聚党员、教育党员、服务党员的有效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