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首页>高等教育>正文

用信仰照亮青春之路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在人的心灵上搞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开展才能深受学生欢迎?建立一套怎样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才能更具吸引力?通过“四+”模式,山东师范大学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思政教育新路径。

“互联网+”:让思政工作更有“温度”

张明明是物理专业大一的学生,期末考试有3门学科亮起了红灯,心理压力很大。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关注了辅导员万金凤老师的微信公众号,里面关于成才导航和心理辅导的知识非常吸引他。他尝试着给老师留言,没想到很快接到了万老师的约谈电话。万老师帮助他分析问题原因,并建立了学习帮扶机制,他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互联网+”思维更符合学生的表达方式,更受年轻人喜欢。山东师大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点,把互联网理念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对接学生思想需求,通过创建主题网站、微信平台、辅导员博客矩阵,讲述学生听得懂、喜欢看、爱转发、爱点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打造指尖上的教育平台。

目前,山东师大有134个辅导员博客,26个团学组织微博公众号,38个思政专题微信公众订阅号,78个各级各类网站……依托这些平台,开设“学习讲话”“团团有话说”等一系列网络微课堂、微论坛、微活动,架起网上网下互动互联的思政“立交桥”,做到青年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就在哪里,为推进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课堂+”:专业课散发出浓浓“德育味”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让教师回归课堂、用足用好课堂,把更多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中,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是山东师大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人工智能研究不能突破公平与正义的底线,这也正是我们国家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任何科学研究都不能以牺牲民主、文明为代价。”走进“高级人工智能”的课堂,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元杰教授正在给学生授课,“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思想政治专业学生的专课,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应当学好。尤其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只有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辨明研究方向,才能掌握科学思维,得出合乎规律的认识。”一堂专业课融入了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散发出浓浓的“德育味”。

把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是山东师大一直坚持的做法。该校将所有课程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课程包含公共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两类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教学中,两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育人合力。

“导师+”:既“导学习”又“导人生”

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教书育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于课堂里怎么说,更在于课堂外怎么做。

在山东师范大学,担任学生健康成长导师的,除了辅导员,还有不少享有盛誉的“千人计划”学者、“长江学者”“泰山学者”,他们还有一个新的身份——“本科生导师”。本科生导师除了“导学习”,还要“导思想”“导人生”“导科研”“导生活”。他们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拉家常、谈心,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齐鲁最美教师”李娜教授,直到临产前还坚持留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做实验。“李老师对科研精神的执着和对教师事业的热爱,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她手把手地教我们做实验、分析数据,课下还通过微信和我们联系,帮助我们解决思想上遇到的问题。她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和人格魅力,为我们诠释了一个好老师的内涵。”学生鞠耀堃说。

教师的“乐教”催生了学生“爱学”的学风。学校在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连续两届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进入全国高校前10强。

“校园+”:给青年学生增加“营养餐”

今年“五四”之际,团中央表彰全国“青年之声”建设工作典型,山东师范大学作为团组织典型被通报表扬。作为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山东师大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上狠下功夫,通过打造理论刊物《初心》,设立“青马微课堂”活动品牌,创建“青年之声”网络新媒体平台,有传递有分享,有发声有回应,全时空全方位影响青年学生生活。“青马”成了课余吸引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去处。

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是影响人的思想,不能光停留在校园里,更要走出校外,深入社会实践,才能更具生命力和鲜活度。

每年暑假,山东师大“先锋团”的青年志愿者们都会如约来到革命老区沂南县的田间地头,开展革命老区改革发展现状调查。在沂蒙老区,通过与红嫂面对面交流,走访当年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兵,同学们被红色传统和革命精神所震撼。

为了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教育作用,山东师大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169个,组建了实践服务队450支,覆盖全体学生的97%,通过开展支教、送知识下乡、志愿者行动等活动,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增强责任担当。7支队伍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队,23次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更好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让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温度、有力度,真正实现接地气、有生气。”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商志晓表示。

分享到:
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