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多措并举全面加强师范本科教育

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渭南师范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干部教师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推进转型发展,规范培养过程管理,着力打造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全面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立德树人,育人为先,实施铸魂育人工程。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和中心环节,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为此学院大力实施思政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一是实施“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设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将思政课程立项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邀请省内外思政课名师作专题讲座、座谈交流、示范教学,实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常态化组织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练兵和竞赛观摩活动,要求每位思政课教师打造一堂示范课,并录像上网,供师生观摩学习。二是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示范标杆。建设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实施“青马工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师范生增强“四个自信”。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等课程立项建设为慕课,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增强育人功能。

二、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响应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导向,学院全面构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对照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标准,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基于OBE理念,准确合理确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明确、细化培养规格,打造“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三维矩阵,设计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起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突出能力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系统设计和强化实验、见习、实习、实训环节,明确各个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和“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的要求。加强实验实习实训课程与项目开发,强化学生实验技能、专业技能培养。大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基地数量,加强见习实习管理,落实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要求,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生产、社会实际选题,“真题真做”。不断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依托大学科技园,建设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

三、做强师范特色,走错位发展、特色化发展路子。一是结合自身教师教育传统优势,进一步明确师范类教学型、服务区域基础教育的地方师范大学定位,明晰重点发展师范专业、做优做强师范特色的发展方向,提高师范专业和师范生占比,重点建设师范专业。二是以师范专业认证为契机,全面优化师范生培养模式。明确新时代卓越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细化培养规格。同时构建以“三字一话”、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见习、实习、研习为主要模块的“四年不断线”教育实践体系。三是大力推进师范生校地协同培养,培养师范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加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建设,密切与市县教育局、教研机构的合作,共建优质实习实践基地。扩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考核,与基地学校联合组织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落实教育见习,加强实习管理,延长实习时间,拓展在临渭区、新疆混合组队顶岗实习。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在大三师范生中遴选优秀学生组成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班,进行重点培养。

四、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建设学校质量文化体系。一是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大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和开放共享力度,立项建设校级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项目、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大力推广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定期组织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激励引导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过程检查。加强和优化教学督导队伍,拓展教学督导工作范围,改革领导干部听课看课机制,加强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设立学生校长助理。加强新入职教师的教学技能认定、申请评职称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三是严格考试和学籍管理,狠抓学风建设。取消“清考”,实施课程重修制度。加大教考分离力度,所有学科基础课、师范专业教育类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考试过程,规范补考组织,落实流水阅卷,转变补考“放水”现象。严格执行学业警示制度、留降级制度,学校、家庭合力教育学生发奋学习。严格毕业资格、学位授予资格审核,严把出口关。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教务处)

作者:孙宏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