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式教学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精髓在于以学生为本,将教学内容融入到精心设计的项目中,用理论指导实践,以探究式学习逐步完成项目目标。英语是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能够在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秉承“做产教融合先锋,建民办高校典范”的办学愿景,始终围绕“规模与质量并重,内涵与效益兼顾”的战略主题,受到社会高度认可。目前学院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巴渝学者(青年学者)等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20余人。近年来,学院以学习者为中心,积极将项目驱动式教学引入大学英语课程,以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再根据不同分层的学生英语水平设立相应的项目任务,加强教师的协调和监督,积极借力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多种教学改革综合下来,为提高英语教学实效、培养应用型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课程设置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对理论和实践课堂的设置有更高的要求,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院在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并结合贴近学生未来接触到的常见场景,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听力教学方面,学院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4—5篇短小精悍、难度适中的听力训练,且至少完成其中一篇文章的精听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在此基础上,学院还尽可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及未来实践需求,挑选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较容易实现的情境,或另行延伸创造一个新情境,如职场面试、编写英文简历及求职信等,提高了学生解决和专业性质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以人为本 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通过对学生的分层,对不同分层配以相应的项目,可以更好地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水平。学院着眼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并融入个性化教学理念,以分层决定班级,不同分层的班级设定不同的项目任务、实施方式等内容,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目的。学院以新生入学时的英语测试成绩、在线问卷调查及各人过往材料等综合因素,将学生按成绩分为三层,并以此为依据确立班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分别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训练项目。例如在英语听力训练项目中,为保证课程的同步性,训练的时间周期不变,但对听力训练的文章数量及难度、精听的数量及程度做适当调整,使学生在适合自身能力水平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学习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稳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加强监督 优化英语教学手段
项目驱动式教学具有较强的流程性,如何扎实推进每一个项目环节,环环相扣,提高教学的流畅性和实际成效,需要教师贯穿整个教学前后,保证教学项目的稳步推进。此外,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跨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变得越来越容易,对扩充英语教学材料、丰富英语教学手段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学院在外部以教师的监管和协调为主,内部以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者相辅相成,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学院通过结合项目内容、搜集整理具有代表性的英文影视材料,在继续听力训练项目前,根据学生的层次为其展示所需的影视材料,并在整个观看过程中,结合项目任务给予恰当的指导。在观看影视材料前,先简单介绍项目的学习要点,并根据影视材料中的难点,如习语、俚语、地域文化等作一定的说明,并适当阐述影视材料的主题及文化背景等必要知识,并安排学生自行通过网络搜集更多的信息,从而为进一步学习作好指导和铺垫;在观看影视材料时,通过挖掘和引导教学内容与影视材料的关联,促进学生的思考,并进一步完成各项听力训练任务;在观看影视材料后,对影视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重点讲述其中的生词、难句等,借助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分享影视材料,安排学生在课后反复观看和练习,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