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自主体验学习教改探索

“教是为了不教”教改实验案例

体验塑造品质与人格

——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自主体验学习教改探索

叶圣陶指出:“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价值是育人,是培养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健全公民。”“光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

叶圣陶教育思想中实现育人目标的过程与本质,引领我们“自主体验”——身体心悟,积淀“未发之中”,塑造“已发之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自主体验带给学生心得,带来“喜怒哀乐”“品揣析悟”的情感及探究,是将“儿童处于特定的境遇里”;自主体验转变学生言行,在体验之后收获的情感、知识、技能的成长,是“从内心出发”。体验借助探究外在的万事万物收获真知,实现培养学生品质、塑造人格的育人目标。

本着这样的理念,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依据学科自身特色,结合学龄学段特点,开辟了“体课外,体课堂,体活动”三体模块:体课外,学生自主先学、自主探求,在好奇中乐学;体课堂,学生内化互学,交流探究,在合作中趣学;体活动,学生延伸拓学、拓展探究,在创新中巧学。

体课外:在趣味中收获章法

文萃小学的“教是为了不教”自主体验式实验,各学科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自己的特点:语文学科,开发自主预习六步法、经典每日诵读、楷体书法习字、校刊发表平台及个性化班刊等,凸显“趣学”;数学学科,有口算心算三分钟、生活数学小日记、专项调查统计单等,构建数学思维的金字塔,突出“活学”;英语学科里,自编情景剧、英语口语角、一起作业网等活动,让学生在嬉乐中学习英语,呈现“乐学”……

各学科在基础性课程基础上,不仅做了拓展型的加法,还做了依据本学科特色整合型的减法。语文学科的“新体验作文”,把学生从抽象的课本带到鲜活的课外,把课文知识拓展到生活实践,依据本校特点把12册书中的习作和作文进行系统归类与整理,依据学生实际,从“校园、家庭、社会、自然”四个维度,开发体验特色鲜活的主题,做到了基础性课程的拓展。“我的藏宝箱”“赤脚大仙”“快乐走班演讲”“小小通讯员”……这些都是学生喜爱的体验活动,也就是叶老说的“为儿童设定一种相当的待遇”。我们还注意开发学校的现有资源,学校操场边有块空地,长满槐花,每到五月,校园里槐花飘香。于是,以槐花资源开发为主题的体验作文应运而生,低年级赏花,中年级摘花,高年级烹花,全校师生尝花(槐花饭),学生们在体验的过程中,不吐不快。作文自然就写好了。

体课堂:在快乐中润泽生命

自主体验课堂的特点是少教多学,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平等对话,不单纯强调知识的教授,更突出学科文化和生命成长。在“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拓展”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摸索出具有文萃特色的课堂。

在体验式课堂模式中,各学科都进行了创新探索,做了大量实验。比如,语文开展四环式体验教学,课堂分为创设情境、生成体验,积极引领、丰富体验,积蓄情感、活动体验,延伸整合、升华体验四个环节。数学开展五步式体验教学:创设情境、激趣导课,提出问题、进行猜想,感知体验、进行探索,归纳总结、进行概括,知识应用、进行检测,每一步都有具体的教学设计安排。英语开展互动式体验教学,教学流程包括任务安排(教师)、学生准备(课前体验)、学生展示(任务体验)、教师补充讲解(课堂)、小组总结(体验评价)、教师总结(评价)。艺术学科开展四段式体验教学,包括情境设置、主体体验、评价体验、迁移体验。体育学科开展循环式体验教学,即认同——体验——领悟。各式各样的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乐在其中。学校因此成功申报了省级课题。

体活动:在整合中积淀成长

我们将体验延伸到学科特色活动中,整合学科内部、学科间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建构学科知识树。语文书香节,通过漂流书籍阅读、读书摘记手抄报、小作家自制一本书、舞台课本剧等,将读、写、用多维结合,用书香浸润童心。数学科技节,通过人体拼图、爱心义卖、统计数据画图表等,将数学、科学、美术、信息学科有机整合,知识不再是符号。双语节、艺术节,英、美、音、体、科学多学科融合,英文卡拉OK、儿童课本剧、连线澳洲等活动,拓展了学生国际视野,达到了在玩中学的目的。

经历近五年的教改实验,“自主体验”已经融入文萃小学的校园、课堂,也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中,并延伸至校外和家庭。教师因“自主体验”研究,在各级赛课中获一等奖26节,发表获奖论文、教学设计近千篇;在自主体验与信息技术融合、打造智慧课堂方面也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通过系列自主体验活动的熏陶和锻炼,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挖一方池塘,让学生去填满,让校园在自主体验中充满生命生长的气息,这是我们一如既往的追求。(作者 杨春芳  系苏州工业园区文萃小学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