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一个执行“国家任务”的中学音乐老师

中学音乐老师1.JPG

在国家大剧院,许德昌老师正在指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迎宾演出(国家大剧院供图)

中学音乐老师2.JPG

许德昌老师与171中学金帆合唱团的同学们在一起(国家大剧院供图)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前,在国家大剧院的北水廊道大厅里,各国元首从红地毯上走过。这时,145名北京的中小学生吟唱出清亮婉转的童声,《青春舞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和《茉莉花》……各国元首和夫人们都忍不住驻足倾听。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代表中国、执行国家任务的童声合唱团的总策划总指挥是一名普通的中学音乐老师。

他叫许德昌,是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以下简称“171中学”)金帆合唱团的指挥。

许德昌老师带着他的171中学金帆合唱团参加了很多“国家级”的任务,除了“一带一路”文艺晚会的演出,他们还在中俄建交六十五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走上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剧院的舞台;“国家公祭日”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担任童声合唱的也是这个合唱团;2010年起171中学金帆合唱团还成为首个国家大剧院童声合唱教育实践基地,与世界各国艺术家合作了《图兰朵》《卡门》《玫瑰骑士》《艺术家生涯》《西施》等多部歌剧及多场专场演出。

艺术教育从来都是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教育改革愈加深入、特长生比例不断压缩的情况下,家长是否还要让孩子学特长?艺术教育最终能带给学生什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试图在对许德昌老师的专访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没有不会唱歌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有些人可能会对许德昌老师取得的成绩不以为然,因为:“无非是找了一群嗓子好的孩子。”

事实并非如此。在许德昌老师看来,并不是只有“特长生”才能唱好歌。

“有音准”是能唱好歌的先决条件。而许德昌有他自己一套识人育人的理论和逻辑——这个世界上60%的孩子天生就是“有音准”的,还有将近40%的孩子只要教就能找到音准,真正完全找不到音准的孩子在人群中也就占1%或2%。所以,“没有不会唱歌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孩子唱不好是我们老师的问题。”他说。

说起来简单,其实,有音准了又喜欢唱歌的孩子最终“能唱好歌”,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再加上,跟其他合唱团不同,171中学的合唱团是一个童声合唱团。众所周知,上了中学很多孩子都会面临变声问题,还要让这些孩子唱出“童声”,这就需要老师有更加独特的教学方法。

“我刚进学校的那个月主要学乐理知识和发声,许老师要求很严,嘴怎么张、张多大、吸气多少都有要求,而且还考试。”现在已经是171中学英语老师的袁如雪说。她15年前进入171中学初中部、进了合唱团,后来留学归国,因为美好的回忆,又回到了母校任教。

“我第一节课就是教他们解剖图。”许德昌老师说,声音训练始终是合唱团歌唱的基础,“打开喉咙,用声带发声,你得首先告诉孩子,喉咙在哪、声带在哪,只有知道歌唱要用到哪些器官,下一步孩子们才知道怎么用。”为了让刚刚上中学的孩子们清楚明白,许德昌第一节课往往是先从身体构造讲起,变抽象为具体,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才是“打开管子唱歌”。

除了画图,许老师还会不停地示范,并且发明了能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掌握技巧的方法。比如让学生知道如何张嘴,许德昌老师就会把手掌立起来紧贴在鼻子、嘴巴、下巴上,然后让学生通过手掌感受鼻子、嘴巴、下巴在张嘴这个过程中变化的先后顺序等来体会正确的张嘴方式,“我就像教孩子做体操。”许德昌老师说。

真正好的教育是有其共性的,简单、易学、方法得当,关键看这个老师是不是琢磨。“给我四节课,我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声音。”而比这更让许德昌老师欣慰的是“教书28年了,我没有教坏一个嗓子。”

在克里姆林宫唱出的一首歌何以让5600名观众瞬间沸腾

很多人会说,合唱团再牛、老师再厉害又能怎样?无非是让孩子多学了几十首歌。“其实,真没有多学多少歌。”171中学合唱团前团长、今年刚刚高三毕业的狄心悦同学说。

狄心悦高一的时候,她和合唱团随国家领导人到俄罗斯,代表中国青少年参加了中俄友好交流年开幕式的演出。

“作为一个中学生合唱团,并没有多少人真正重视我们。”许德昌说。

演出那天,孩子们唱了一首难度很大的歌曲。前半部分是一首中国的儿歌《猜调》。欣赏能力超强的俄罗斯观众在《猜调》的尾音出来的时候,便开始了表演结束的鼓掌。可突然间,异峰突起,俄罗斯民歌《卡林卡》在《猜调》的旋律中唱响。在许德昌的指挥下,两首歌的旋律在两个声部中重叠交织,如松鸣,如海浪,不断引向高昂。大出意料的观众,被熟悉的本民族鲜明节奏和着中国《猜调》的俏皮,彻底征服,血脉贲张。

克里姆林宫大剧院内的5600名观众沸腾了。

后一个节目,是中俄青少年的大合唱,被中国孩子歌声震撼的俄罗斯指挥潇洒地向许老师致意,心悦诚服地将指挥权交给了许德昌。

无论是感动还是震撼,都是用辛苦换来的。

“初一、初二两年我们一直都只在唱两首歌。”狄心悦现在仍然能找到初中时的谱子,已经快被“翻烂了”。“以前觉得合唱团就是打打闹闹玩的地方,到了这里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高水平合唱团,一首歌能唱几百遍、几千遍。”

2013年,171中学合唱团参加了在厦门举行的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在那次比赛中他们演唱的就是狄心悦唱了两年的那两首歌。“我真的听到最后的那个音符在整个大厅里回荡。紧接着现场的观众很多都站起来长时间地给我们鼓掌。”狄心悦说。

171中学校长陈爱玉解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是目前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中小学生艺术盛会。比赛的评委都是全国合唱研究和实践方面的顶尖专家。当时,他们唱了8个声部,那些专业的耳朵被美妙的声音迷住,专家们都忍不住站起来鼓掌。

因此,在那一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他们获得了宝贵的一等奖第一名。

合唱团经历让学生拥有了同龄人最缺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些经历确实难得,不过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仍然有一个顾虑:花那么多时间在合唱上,一定会影响学习的。孩子的时间就那么多,唱歌了学习时间就肯定少了。况且,这些年持续上升的教育焦虑无所不在,许老师这么个副科老师,靠什么征服这些孩子,说服家长呢?

“我们合唱团训练有个特点。”许德昌老师说,“只有开始时间没有结束时间。”

171中学合唱团的固定训练时间是每周二的下午放学后和周六的下午,不过,许德昌老师的要求一向是:什么时间完成排练任务什么时间结束。这还是没有歌剧、音乐会等演出任务的时候,“如果是在演出前,那么排练到晚上八九点是常有的事”。

“孩子们反而因此掌握了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的能力。”许德昌老师介绍,他们合唱团的一本率一直是百分之百。

“如果我们要到国家大剧院参加歌剧演出,一般会下午4点到达大剧院,演出最终结束通常得到夜里11点左右。”狄心悦说,不过,“并不是每一幕都有我们的事,所以,除了吃饭、化妆、上场的时间外,我们就把化妆间的桌子拼一拼、挤一挤写作业。”

低年级的、作业少的同学会把桌椅让给高年级的、作业多的同学,有的同学就在楼梯间里写作业。来去的大巴车上的时间他们也都会用上。而最重要的是,在嘈杂、混乱的后台,集中精力学习的能力,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形成了——这正是很多上课外辅导班的同龄人最稀缺的资源——注意力、主动学习能力。

学会了时间管理其实就是学会了自我管理。

狄心悦记得在参加中俄友好交流年开幕式演出的时候,他们要跟俄罗斯男童一起合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后台准备的时候,团长、声部长们已经被许老师训练得得心应手了,“完全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各个声部练声、排练有条不紊,而俄罗斯的孩子们则乱糟糟一片”。

“这是和平年代,报效国家就是让人看到我们最好的精神面貌。首先,让人一看见你们,就能感受到这是个训练有素朝气蓬勃的团队。”许老师总操着他悦耳的男声,鼓动、引导着这些花季少男少女。在日常的训练中他培养了一个管理小团队,团长、声部长会带着各自声部先进行简单的发声等基础练习。在对歌曲的处理上,许德昌老师也会让各声部长或者同学先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所以,有些同学对合唱团的训练是“又爱又恨”,既敬佩许老师高超的技术和幽默的话语,又害怕被老师点名检查或者考试。“有不少次躺在床上我都在后悔,为什么当初选择来了合唱团,太累了!而且,作为团长和声部长,我们声部唱不好是我的事,我们团唱不好也是我的事。”狄心悦说。

但谈到为了毕业,自己要离开合唱团,狄心悦落泪了。

除了合唱时给人带来的感动与愉悦,除了在克里姆林宫在中央团拜会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这些重要演出时的荣耀与兴奋,狄心悦发现,当时间流逝,具体的歌词或者旋律可能都会被遗忘,但许德昌老师给自己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诲已深深地留在了她成长的印记里。

“艺术品成型之后是美的,但是追寻艺术的过程必然是艰辛的。艺术教育一定是一种励志教育。”许德昌老师说。学校美育其实给孩子带来的并不是那一场场的演出和比赛,也不是为在卡拉OK中能成为“麦霸”,而是教会孩子们体会生活的美好,“教会他们‘向上’‘向美’的生活态度。”有了美育,孩子们学会的是“生活”。没有美育,孩子们的日子可能就成了“活着”。

因此陈爱玉校长总对其他老师说:许德昌老师最该被学习的是他对知识永恒的学习精神,对待专业的工匠精神,对本职工作的钉子精神!所以,“他是大家的榜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