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搞定“熊孩子”不妨学学这些招数

摘 要:在不久前陕西师范大学与作家出版社举办的“教改从做减法入手”座谈会上,陕师大校友、深圳大学城丽湖实验学校校长房超平,分享了他的心得。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厌学、叛逆、早恋、网瘾”等问题,他以“鲜活案例+点评”的形式,给出了思路和办法。

在不久前陕西师范大学与作家出版社举办的“教改从做减法入手”座谈会上,陕师大校友、深圳大学城丽湖实验学校校长房超平,分享了他的心得。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厌学、叛逆、早恋、网瘾”等问题,他以“鲜活案例+点评”的形式,给出了思路和办法。

孩子掩饰错误 意味着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

孩子闯祸时,不是编瞎话,就是找借口,不论什么错误,都有理由。孩子“扯谎”掩饰错误的积极意义——表明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这个时候,家长或老师就不用再教育孩子了。孩子是这么思考问题的:我错了,老师或家长已经批评教育我了,咱俩就扯平了;反之,如果孩子错了,老师或家长不批评孩子,反倒难受的可能是孩子。面对孩子常犯的小错误,与其想办法把握批评的手法和尺度,不如想办法让孩子忏悔自己的行为,进而自我改正。

■案例:小秦是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上初中后,小秦的毛病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进一步放大,经常迟到。然而他的初中班主任凌老师对待他的迟到却不像小学时的班主任那样——每次迟到都会狠狠批评一顿,而是每次小秦迟到时,凌老师都会找到合理的理由宽容他。开学第一周,一连五天迟到,凌老师每次都能给出不同的理由……直到开学第四周,小秦第17次迟到,小秦对凌老师说:“从今天开始你不用再找理由了,我不会再迟到了,因为你每次找理由替我解围,都让我痛苦万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此后,小秦说到做到,还改掉了其他的小毛病。

凌老师总结说:“孩子迟到N次,我给他找N+1次理由,就是要通过对孩子的反复宽容,让他体会到自己的良苦用心,慢慢认识自己的错误并自我纠正。”

早恋不等于性教育没做好 与其限制禁止不如正确引导

我们需要从学生为什么喜欢异性的角度来看待中学生谈恋爱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恋爱很神秘,老师、家长、学校都限制,而学生的身心发育却有对异性好感的需求,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越限制越好奇,越禁止越要探索。而我们在爱情教育上是有缺失的,学校和家庭都没有进行相关的教育。

■案例:女孩小娟上六年级后喜欢上一个比他成绩好的帅气男孩,男孩也喜欢她。就在六年级将要结束时,小娟向男孩提议放假俩人一起去某地旅游。小娟与妈妈的关系一直很好,所以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对于女儿和男孩的交往,小娟的妈妈也是知道的,且一直在引导。在这个问题上,妈妈明确表示反对,理由是两个人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小娟的爸爸也找她谈心,从一个男性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表示受荷尔蒙的影响,若单独相处,男孩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父母阻拦这件事,是出于对两人负责的态度。通过与父母的对话与交流,女孩自动打消了这一念头,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旅美哈佛才女秦九歌写道:国外老师认为,恋爱这个事情在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是没有办法停止的。在国内,家长和老师应改变思维,应该承认学生恋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因为恋爱也是学生了解自己的一种方式。这个案例中的父母对这件事处理得非常漂亮,这样做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让孩子主动终止了要和男同学旅游的想法。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还有一些误区。老师或家长往往会认为,‘早恋’可能会导致性行为的发生,因而把‘早恋’现象的原因简单地归纳为性教育没有做好。其实,性教育和爱情教育有一定的关联,但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性教育是严格的科学教育,包括性器官、性行为、性卫生等。而爱情教育则应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怎样正确认识异性情感,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自己究竟喜欢什么类型的异性,怎样和异性交流,和什么样的异性交流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等。”房超平认为,面对学校性教育的缺失,家长应积极介入和引导,或为孩子提供相关的视频资料,与孩子一起观看,与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或提供有关的读物,与孩子一起阅读,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认识自己身体和异性身体的不同。

秦九歌介绍说,国外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持续开展性教育,一直持续到八年级,不是由生物老师来讲,而是有专门的性教育老师。老师会从爱情启蒙讲起,再到恋爱的整个过程,期间还会讲关于选择和安全。上完整个课程的时候,同学们会觉得没意思了,没什么好奇心了。每次上课时,教室门口会有一个黑色的盒子,大家出去之前,每个人可以放一张小纸条,写上自己想问的任何问题。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老师会解答这些问题。

教育问题的主因是师生、亲子间缺少必要的尊重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教授认为,有三个重要的观念能引起家长与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其一,好教育应该是尊重的教育。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尊重,这是当前许多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为缺少尊重,师生对立、亲子对立,有的矛盾还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如针对许多家长与教师束手无策的“网瘾”问题,要做到:第一,无条件尊重孩子。许多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更谈不上尊重孩子。第二,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利用契约的办法。“限制上网,只会越限制,问题越严重。不如和孩子协商确定节制上网的办法。契约一旦制定,家长与孩子都要坚守。第三,小问题抓紧教育,大问题适当理解。在问题产生的初期,就抓紧解决,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遇到大的问题,家长与孩子要一起分析问题,帮助孩子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

其二,好教育应该是个性化教育。文中指出了当前老师们的错误做法,“老师们往往对孩子们提统一的要求:谁不按要求做,谁就是跟老师过不去。这样的做法违背了一个基本常识: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没有适用于所有孩子的相同方法。”

其三,好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核心与灵魂,不爱孩子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党怀兴总结说:“房超平校长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好教育:好教育=开明的家长+智慧的老师+有效的方法。”(节选自华商报 记者 耿艳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