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作出纲领性指导,旨在提高普通高中育人品质。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在1859年提出著名命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与之对应,思考“什么样的学校最有品质”则是当前学校建设与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突破固化的思维方式,全面、辩证、发展地把握高品质学校发展的脉动,是广大中小学校校长从事高品质学校研究、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
不一定要做大
但一定要做强
近几年,一些学校在打造高品质学校时,首先想到的便是扩大一定规模,形成先发优势。于是,不少学校开始实行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希望借此拼出一艘教育的“航空母舰”,实现资源均衡化和优质化,解决“大班额”“择校热”难题。
其实,在达到国家基本办学条件要求基础上,不同的区域、条件、资源以及师资和生源学校承担着不同的办学使命与任务。不同的高品质学校,就像交响乐团的不同乐部,发出不同声音,承担不同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纵观古今中外,打造高品质学校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通过质量、品牌、信誉追求做强,防止盲目求大。美国著名私立学校安多福先后培养出3位诺贝尔奖、6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其规模也不超过250名学生。北京、上海、浙江的不少高品质学校规模也都不大。
若按照“边际递减”理论,学校规模超过一定的“拐点”,学校规模与效益之间就会呈负相关关系——学校规模越大,校长、教师对学生关注度会越低。北京教育学院经济学副教授王玉昆研究认为,2195人以下的学校中,学校规模越大,办学效益越高。
不一定高楼林立
但一定名师荟萃
打造高品质学校究竟靠什么?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楼易盖,名师难求。打造高品质学校离不开高楼大厦,但学校的力量首先源自教师,尤其是名师。
打造高品质学校属于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阶段,若想精准发力,需要探索名师与学校发展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名师成长的路径各不相同,自主努力固然重要,但是营造适合名师成长的氛围环境与好的机制更为重要。
因此,让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连心桥”“孵化器”“立交桥”,更快、更好地催生名师成长,是打造高品质学校应有之义。例如,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秉承“教师第一”理念,倒逼教师实现“学生第一”的理念,借势发力,利用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时间催生名师成长。
不一定制度繁多
但一定以人为本
学校制度建设是一个常抓常新的工作,制度建设更具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打造高品质学校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治理工程,但制度不是万能的,再好的制度也不可能包揽一切,人心的归属与背离,决定了打造高品质学校的发展方向。
打造高品质学校必然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是制度创新完善过程,是人为努力和实践的过程,也是客观辩证的发展过程,需要探索从“人治”到“法治”再到“道治”的形神兼备过程。如何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在实施过程中不尽相同,因人因事而异。
仅仅靠制度管理的学校,教职员工“斤斤计较”的现象较为普遍,人性化管理的缺失是其原因。眼中有人才有路,心中有爱才有度。打造高品质学校,首先要唤醒教职员工自我发展的欲望,激发教职员工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其次,从管事、管人向关心转变,形成“对人的帮助”,满足教职员工被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求。最后,制度上对教师个人利益予以充分保障。例如,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实验小学的管理理念强调人的价值第一,提出三层打造高品质学校方略,在师生员工心中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说服力:校级领导坚持“大事不独断,小事不缠身,难事不推诿,好事不伸手”;中层干部坚持“献策不决策,到位不越位,超前不抢前,出力不出名”;对于师生员工则要“读懂牢骚,化解委屈,悦纳建言,笑对过失,敲响进鼓,化为柔雨”。多一些“教师中心”“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就会对学校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会换位思考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
不一定忙于补短
但一定善于扬长
《学记》曾言:“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打造高品质学校需要充分认识补短与扬长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做强中补齐短板,在补齐短板中做优长板,使长板和短板相得益彰。对于层次不一、参差不齐,来自不同经济、文化、教育家庭背景的学生,提升学生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也是上策选择。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发现学生的天赋并开发利用之。”“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则是陈鹤琴教学原则的核心理念。
全面发展不等于全科发展,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所有学科都考满分,而是应把主要精力用在扬长与发挥比较优势上。例如,北京市延庆区体育运动学校从“道人之长,越道越长”的教育原理出发,发现并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和独特优势,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在“扬长”中充满自信、走向成功,实现学生的最优发展。
不一定拥有高升学率
但一定让学生健康成长
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从“文凭短缺”向“文凭相对过剩”转变,“文凭+能力”的社会需求提供了打造高品质学校的良好社会基础。现实中有的校长坦言:“没有分数就没有今天,只有分数就没有明天。”台湾地区一位中学校长也曾言:一所学校,如果靠挤占时间来出成绩,就是走到穷途末路了。这样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面不宽,动手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不够。“分数不能大于人”,人的成长离不开品格、能力、修养、意志,升学是高品质学校成功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成功的全部因素,健康成长远比升学率更重要。因此,高品质学校一定是“学习能力+人格特质+全球视野”的教育,一定要根植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强调学生的自塑教育和主动发展,“教是为了不教而自成才,管是为了不管而自能管”。学校从单一“看管”“育分”的被教育怪圈中走出来,回归教育的本真,育自我教育之魂,植自我发展之根,寻求以生为本、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高一阶段实施“行为规范与爱”教育;高二阶段实施“责任、自主、诚信”教育;高三阶段开展“理想、健康、人格”教育,特色十分鲜明。
不一定条件优越
但一定彰显个性
当前,在经济不够发达、政府投入相对不足的区域,打造高品质学校出现了举债基建、举债运行的现象。陶行知先生曾言:“有钱而无精神和无钱而有精神的学校,我都见识过。精神不是靠钱买的,精神是在我们身上。”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结合国情打造高品质学校是基本立足点。条件优越不一定能打造出高品质学校,条件简陋也不一定打造不出高品质学校。因此,打造高品质学校不仅仅是条件的问题。学校之品质体现在哪儿?体现在办学特色上,体现在从“物质建设”到“精神建设”、从“关注器物”到“关注价值”的转变上。目前不少学校办学理念缺乏个性,甚至连校风、学风、校训也一味仿效,千校一风、千校一训式的发展思路,使学校远离历史、社会、生活和师生,失去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有特色才有魅力,有特色方能成就实力。地处城乡接合部的上海市七宝中学以“全面发展,人文见长”为办学特色,以“平民本色、精英气质”为育人目标,开设“文艺暨人生”“人与自然”“上海的今天与明天”和“走向社会”4个系列的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打造的“八园四楼一场域,十塑三廊一中心,三院两墙一主塔”物场课程,于特色打造中成就一校之风采。
(作者系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