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吴国平: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学生,要关注这5个“力”

2019中国教育报校长大会于7月29日至7月31日在四川乐山举办。

本届校长大会主题为“奔向2035,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汇聚来自各地的知名校长,共同探讨学校教育现代化改革创新发展。

在大会上。浙江省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进行了以《“五力·四途”: 培育具有校本特色核心素养的优秀公民》为主题的演讲。

在吴校长看来,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孩子,要关注哪五力?他又是通过哪四种途径来培养这五种力呢?

我们来一起看看吴校长讲了什么吧!

我们要培养具备这五个力的优秀公民.png

我们要培养具备这五个力的优秀公民

一、学习力:学业基础扎实,认知能力出众,学业成绩优异

学习力是指:能扎实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等高阶认知能力方面有出色表现;学习习惯良好、学业水平出众、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通俗易懂、简明扼地说,学习力就是“爱学习、乐学习、会学习”。

二、创造力:勤于学以致用,善于解决问题,勇于创新求异

创造力是指:能整合性、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技能加以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创生出新的知识和能力形态;具备旺盛的求知欲、学术兴趣、创新精神、实践热情、科学严谨、求真务实、肯吃苦、不服输、遇到逆境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精神品性和人格特质……

创造力的培养是我们必须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未来社会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现代技术将取代很多“执行性”工作,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到了社会上以后是很难适应的,以后许多工作(职业)都可以被机器替代,只有创新、创造是不能被取代的。

三、领导力:深具责任担当,主动奉献服务,自觉引领风尚

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胸怀家国天下,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历史使命感;

有远大的理想,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

有一种发愤图强、敬业奉献、服务社会、矢志报国、振兴中华、造福人类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并将这种理想、情怀、意识落实于从当前开始的日常点滴行为中,脚踏实地、勤奋好学、关心社会,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志愿行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自己的担当、奉献和创造去正面影响周围的人、环境和社会风尚。

领导力其实就是一种出色的组织、说服、管理、引领等对他人的影响力,其核心特征是一个人的责任担当和奉献服务。

这两种品质、意识在一些青少年身上是淡薄的、稀缺的。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多青少年过分地自我,只关心自己的小世界,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不懂感恩回报,这样的学生很难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应该提供各种各样的培养学生领导力的机会。

四、审美力:明辨是非美丑,涵育高雅情趣,修炼文体爱好

审美力指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各类信息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能明辨是非美丑,能筛选和汲取优质信息,能做到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热爱生活、精神明亮,具有高雅的情趣和高洁的情怀……

有人说,未来将是雅者为王的时代,所谓雅者,其实是指感性能力发达的人,是指艺术、体育素养突出的人,是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人,这样的人才会有绵绵不绝,强劲持久、积极正向的生命能量,才会不断塑造自己的爱好,同时给环境和他人不断带来美好。

同时,审美力还能有效激发和提升个体的学习力、创造力和领导力。很多的经验、案例可以证明。比如爱因斯坦曾坦言他在科研上的灵感常常来自于他的艺术爱好,拉小提琴。

五、自治力:人格独立健全,自主自律自信,个性魅力彰显

所谓自治力就是人格独立健全,自主自律自信,个性魅力彰显。具体来说,我们镇海中学培养的学生所谓自治力就是要人格健全,独立自主,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发展的能力,自我概念清晰,对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等个人特质有较为完整全面认识,并且在这基础上能够进行合理的自我设计,能科学规划并有效执行自己的生涯进程,确保自己成为个性鲜明,特长突出,人格健全,能由内而外的散发出独特的个性魅力的人。

自治力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我们说人生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发现和成就自己的独特性,这是个人先天遗传和后天习得揉合而成的具有标志性和辨识度的独特样态,所以学生应该有自我探索、自我管理、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意识和行动,能够珍视和保护自己的个性、特长、优势,并且使之成为个人特质,成为自己适应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强大的武器,同时也成为自己收获幸福和成功的可靠的朋友。

“五力”怎么培养?通过以下四个途径

一、提升学校文化浸润

我们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与五力相配套的学校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创设“全面发展、崇尚创新、张扬个性、追求卓越”的学校风尚,大力培育“丰富、多元、自主、开放的教育教学生态。

比如说:

在精神文化层面,我们与时俱进地调整学校的办学顶层设计,特别是对学校精神、育人规格方面作出新的规定;

在制度文化层面,我们制定更多有利于激发创新动力、释放创新活力的弹性制度和激励机制;

在活动文化层面,我们不断拓展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时空,搭建丰富多样的平台载体,供学生挥洒才情、施展才华、体验成功,开发应用镇海中学“梓荫华年”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

在物质文化层面,全面提升学校设施设备的集成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我们为了培养学生的五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现在有社团60多个,(包括一些非注册的社团),另外我们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文化活动的浸润来提升学生的“五力”。

二、完善课程体系

我们坚持“尊重多元选择、促进高水平基础上差异发展”的课程建设理念;进一步健全高水平基础+差异化发展的发展性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基础广博、多层拓展、多元开放、自主选择”的具有镇海中学特色的发展性的课程结构和课程文化。

这几年,我们以培育学生创新素养、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方向,紧紧围绕“五力”养成,对原来开设的200余门校本选修课程进行全面清理、整合,着力培育50门左右具有较高品质和育人价值,深受学生喜欢、能赋予学生深刻影响的特色精品课程。

突出大学先修课程、Stem课程、领导力课程、创新素养课程、国际化课程、多元开放网络课程等,形成具有较大整合性、层次性和梯度性的“五力”核心素养培育特色课程(群),并在课程后续开发、资源拓展、选课走班管理、课程实施和评价方面精益求精,切实提高课程实效。

三、创新学教方式

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主要活动,核心素养的培育自然也需要贯穿于、依赖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我们提出要创新优化学教方式,努力探索形成一系列以“多元开放”为总定位和总特征、以“五力”核心素养培育为旨归的学教策略、学教方式、学教模式。

W020190805360915501289.png

四、提升生涯教育教育

将生涯教育视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把生涯教育定位为一门融合性、浸润式的学校基础特色课程,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在生涯唤醒,自我探索,生涯定位和职业、专业、大学探索等几个主要环节上设计实施了多项活动,全面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到精准发力,简约高效。

近几年,我们对学校的生涯教育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为文化浸润、专门课程、“高大”对接、专业指导、实践平台等“五位一体”的生涯教育体系。

我们将生涯教育视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把生涯教育定位为:一门融合性、浸润性的学校基础特色课程;

我们在生涯唤醒、自我探索、生涯定位和职业、专业、大学探索等几个主要环节上设计实施了多项活动,全面介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到精准发力,简约高效。

近年来,我们对学校的生涯教育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归纳为文化浸润、专门课程,“高大”对接、专业指导、实践平台等“五位一体”的生涯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报记者杜京虹整理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