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整体变革如何实现

近十几年来,核心素养的教育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的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核心素养如何落地,学校如何以此为依据推进改革。11月20日,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众多与会者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整体变革”主题论坛上,分享学校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改革的经验。

“当下许多教育创新成果都关注了素养的培养,但是当我们再仔细地去看待解决方案以及成果内容,这些成果是否基于素养来进行设计,有没有清楚素养具体包括哪些方面,针对这些方面应用了什么解决方案和策略,这个策略在实施的过程怎么去评估,是不是达成了效果?这一点值得思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魏锐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W020191202340989889340.jpg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魏锐作报告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聚焦21世纪核心素养当中的关键少数,2017年年底,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的5C模型。该模型强调,在发展学生4C“创新素养(Creativit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沟通与合作素养(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的同时,必须培养他们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Cultural Competency),且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应处于5C模型的核心位置。

谈及核心素养实践如何落地,魏锐表示,一定要关注以下六个问题,一是从“服务素养培养”到“基于素养培养的设计”,二是从“关注社会需求”到“关注学生获得”,三是从“整体模糊思维”到“基于分析思维的理性论证和基于实践证据的优化迭代”,四是从“研发者高依赖”到“可复制、可推广”,五是从“基于经验和智慧”到“基于标准规则”的教育创新模式,六是既有“大而全”又有“小而精”,从而打造促进21世纪素养教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解决方案。

事实是,已经有一些学校和教育人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小小的局部变化是不够的,我们重新建构了一个学校的基本单元——班组群。我们把三个不同年级的班级和七八位不同学科的教师放在一个三室一厅的结构中,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个孩子在整个6年都可以有机会与5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小伙伴一起交往,从时间跨度上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去真正理解自己的成长。同时,教师也能够从全学科视角审视一个孩子的成长。”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三小校长助理宋立亭谈及学校“基于班组群的学校生态重构”的实践,吸引了众多教师的目光。

W020191202340990384368.jpg

中关村三小校长助理宋立亭分享经验

而身为北师大郑州创新实验学校、湖北宜都创新实验学校、郑州郑中国际学校三校校长的王昌胜通过解读“未来学校的底层代码”,阐述了学校是如何重构学校的学习流程、学习空间和治理体系,甚至重构了教师的成长方式。

“有怎么样的老师,才能实施怎样的教育,未来的教师要做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所以课程设计能力是教师的首要能力,我们还在研究老师的一次成长和二次成长,每个老师的成长方式不一样的,新老师成长和骨干老师成长是不一样的,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开发了实践性操作的基本图解。”在王昌胜看来,未来的课堂应该要适应天性,未来的课程是生长型课程,未来的教学是分享式学习,未来的研究是实践性研究,他们正在探索关于未来教育落地的路径和方法。

与中关村三小、郑州创新实验学校不同,作为高中段全日制创新项目,由北大附中学生创办的探月学院从名字上就足以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关注。2018年,学院提出了基于素养评价的学校模型,并在教师、学生的参与下不断迭代升级。在探月学院,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积累相关的素养发展证据,基于这样的素养发展证据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素养答辩,经过答辩委员会的论证,相关的结果就能够出现在素养成绩单上。

“现在大家都特别强调核心素养,学习的方式变了,教师的角色也变了,但有一个核心是不变的,即教师作为整个教育的核心是没有变的。我们有一个非常坚定的理念,就是依靠教师,投资教师,我们也在探月内部提出了未来教师的标准。”探月学院教育生态变革学院执行总监朱徽说。

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是立德树人的关键,也是许多学校关注的重点,新世纪品格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品格教育》主编杨霖及其团队成员,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校长助理周建军为大家分享了他们6年来的探索。大家看到品格教育从目标、内容、方式、效果评估等有着完善的理论基础和实施体系,对于推动一所学校的高品质发展和整体变革发挥了重大作用。

改变教育,不仅学校在行动,许多公益机构也在行动。公益机构PEER毅恒挚友的联合发起人刘泓、领心教育创始人CEO郭鑫悦分享了他们在学校开展变革的心得体会。尤其是刘泓团队在县域高中里开辟PEER空间,让学生在这里阅读、进行心理咨询、开展项目学习,看到世界各地有趣的课程,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之外去创造更多空间,给学生更多成长的可能性。而郭鑫悦从给学校提供课程到助力学校文化建设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外部力量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关键是撬动学校的内生成长,共同创建一种创新的文化。

W020191202340990779056.jpg

公益机构PEER毅恒挚友联合发起人刘泓作报告

与别的论坛不同,本次论坛还特别邀请到热播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导演周轶君从另外一个角度分享她对教育的看法。这位导演游历了世界各地,但对教育依然有着“原初”的坚持:“一个学校最好的东西可能还是怎么样让孩子去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她还强调,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学校,每一所学校都是基于不同的国情来设计的,都是在不断地往前走,不断与时俱进。

学校在教育改革创新当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把所有创新成果安装在一起就能成为一所好学校吗?在论坛主持人、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李茂看来,《他乡的童年》有一句重要的解说词,即“教育是一个国家面向未来的设计”,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实现学校的整体变革,是一个关系每个人福祉和国家未来的重要议题。“要从国家层面、地区层面、学校层面去思考学校应该怎样面向未来重新设计,在这背后许多力量都要参与进来,无论是外部力量还是内部力量,因为只有整体力量的激发才能完成学校的整体变革。”李茂说。

作者:中国教师报 康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