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精神长高:阅读教学的诗与远方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阅读教学,作为学生阅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学习、使用祖国语言”的赋能功能,更承担着“精神上长高”的铸魂功能。因此,好的阅读课堂,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承、能力的提升,更要关注阅读过程对学生生命个体精神上的滋养与丰盈,这是阅读教学的“诗与远方”。

精神上长高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生命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为精神长高“添砖加瓦”。小学阶段是儿童生命成长“扣扣子”阶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为学生“精神长高”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的阅读中,要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在统编教材小学一至六年级编排的320篇课文中,有34篇属于革命文化题材的文本(不含六年级上册“鲁迅单元”),占比10.67%。这一类课文的教学,其文本内容的教育意义应该高于文本结构的语用功效。因此,解读、教学这一类文本时,要更多关注文章写了什么?阅读中产生了哪些感受?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爱国情怀”编排了《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略读课文《小岛》。四篇文本从不同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怀。教学这样的文本,要引导学生沉潜于文本内容之中,入乎于心,动乎于情,出乎于声,在理解语言、交流感受、表达观点中逐步树立国家意识、家国情怀。

在童话、神话、民间故事类文本的阅读中,要种下向善的种子。故事以情节动人,童话、神话、民间故事类文本常常在动人的情节中传递着真善美的因子。教学这一类文本,一方面要落实故事类文本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学会讲故事,另一方面更要关注故事内容对生命个体“精神长高”的感染与熏陶,用故事中暗含的真善美的温柔,浸染学生的精神世界。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等单元的文本教学,教师就要努力寻找、捕捉故事中能给学生以影响和感动的文化因子。

在自然、科普、说明性、状物类文本的阅读中,要种下科学的种子。科学精神是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必不可少的精神,也是现代人“精神长高”的必备品格。如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编排了四篇文章。教学这个单元的文本,要引导学生在了解地球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感受土地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打通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壁垒,在文本阅读与现实生活的交流、碰撞中,在学生的心田种下朴素的科学的种子。

在说理性、小说类、寓言类文本的阅读中,种下思辨的种子。思辨能力是一个人逐步走向成熟的标识。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聚焦文本冲突处,设计有思维张力的话题,引导学生分析、表达。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寓言单元,安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和略读课文《池子与河流》,并且通过“阅读链接”栏目推荐阅读《南辕北辙》《北风和太阳》两篇文章。阅读这样的寓言故事,读懂故事内容进而读懂寓意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好的阅读课堂还需要引导学生聚焦于寓言故事的情节冲突处,或者从人物角色对比的角度,生成富有争辩性的话题,开展讨论,甚至争论,让学生在话语交锋、观点表达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辨能力。

通过小学六年的阅读生活,我们的学生树立了家国情怀,拥有了向善品质,培养了科学精神,发展了思辨能力,他们就是大写的人,就是“精神长高”的人,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就很好地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目标的基础上,不可或缺的“隐形翅膀”。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校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