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黄金地段,香市第一小学目前已完成超94.5%的工程进度。今年该校投入使用后,将为周边群众提供2160个优质学位。随着人口快速涌入,寮步镇新城区原有的一所公办小学难以满足需求。寮步镇从寸土寸金的新城市中心区,拿出近54亩土地,并投入2.74亿元,高标准建设香市一小。
近年来,东莞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想方设法破解土地、资金等难题,促进公办中小学学位扩容提质。今年,东莞市政府将增加公办学位和校内课后服务供给列入十件民生实事。今年2月,东莞市政府快马加鞭,印发《东莞市关于加快公办中小学建设的实施意见》,吹响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的号角。该市准备再新改扩建227所公办中小学,增加33.99万个学位。
齐抓共管奏响学位建设“大合唱”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入户政策放宽,东莞一年新增近一个县的中小学生量。”东莞市教育局负责人给出一组数据,2016年至2019年,全市基础教育在校生从142万人增至161万人,年均增加6万多人。
受土地紧缺、建设项目手续繁多等因素叠加影响,东莞一度难以在提升新增学位的速度、质量上有效发力。为努力满足更多群众对优质公办中小学学位的需求,东莞市政府成立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总指挥部,东莞市市长肖亚非亲任总指挥长,全面加强统筹协调、督导推进等工作。
东莞市明确要求,各镇街作为责任主体,要把公办中小学建设项目作为“一把手工程”。东莞市政府还设立10亿元公办中小学校建设项目补助资金,采用竞争性激励措施,提升各园区、镇街新扩建公办中小学的积极性。寮步、大朗、南城、东城等镇街开展教育扩容提质“竞赛”,在学校建设资金、工程进度等方面你追我赶。
学校建设审批环节多、周期长,学位建设需要多部门合力解决,如何破题?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大朗分局与大朗镇教育管理中心等部门加强联动,构建教育扩容提质项目“快审通道”,新改建周期大大缩短。
“学位建设、扩容提质应是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合唱’。”东莞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在东莞市政府办公室牵头下,市教育、发改、规划等部门齐抓共管,向教育领域倾斜土地、资金和政策等资源,共同破解学位建设疑难问题。
东莞市国资委专门调整考核体系,引导所辖国企加大对学位建设的支持力度。东莞市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市集体物业逐一摸查,鼓励适合的集体物业优先用于办学校。
出硬招破解教育用地“老大难”
“原来很多规划图纸上的教育用地,在现实中就是鱼塘、河涌。”教育用地落地难曾让教育部门很头疼。
东莞市教育局、自然资源局以问题为导向,联合出台《东莞市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指引》,填补东莞市基础教育专项规划空白。《指引》要求,各镇街将已有、已规划学位数,与每千人需配学位数标准作对照,根据缺口提交教育用地规划,编制一图一表。东莞市自然资源局逐一实地审核,不符合要求、不适合建学校的规划,一律退回重报。
东莞专门建立用地保障供给机制,要求城镇新建住宅足额预留中小学、幼儿园用地,未落实教育设施配套建设的不批新增房地产项目用地。截至2019年6月,东莞市东城街道预留51公顷教育资源用地。
东莞还建立学位供给通报、公示制度,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实行房地产项目分类审批。同时东莞实行教育用地储备制度,将“三旧”改造土地、新增用地、盘活的存量土地,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等资源,优先用于学校建设用地。
“受土地财政影响,部分地区乐意出让房地产项目等商业用地,但提供教育用地的积极性不高。”东莞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东莞为此专门建立学位供给与商住用地出让联动机制。到2021年底,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不能满足户籍适龄少年儿童入学需求的,该镇街(园区)被划入“红区”,下一年不得出让商住用地。
学位供给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
为努力实现开门就是好学校的目标,东莞借大规模新扩建学校的契机,打出集团化办学、品牌学校培育、未来学校建设等改革组合拳,力争扩容、提质齐头并进。
“优质学校建设不但要靠后天‘装扮’,更要先天养成。”东莞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东莞建立学校设计专家委员会,根据新扩建学校的区位、面积等情况,协助开展项目前期策划、把关设计方案等工作,精心谋划每一所新建学校的特色亮点。该市还从功能需求、建设标准等方面,细化学校建设指引,配优新建校设施设备。
为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新学校,东莞将纳入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的市财政投资学校建设项目,全部纳入未来3年财政优先保障项目范围。东莞还努力推进企业代建等学校建设新模式。
原来寮步镇西溪村很多村民舍近求远,不愿把孩子送到家门口的西溪小学。2018年,西溪小学成为松山湖中心小学(集团)成员校,在“火车头”带动下,学校品牌课例、课程和教师“三品牌”建设成效明显。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转回西溪小学。
近年来,东莞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把各教育集团龙头校纳入品牌学校培育对象,给予资金支持,激发龙头校带动更多新建校快速发展的积极性。出真招,见实效。仅在2019年,东莞就新增认定30所品牌学校培育对象。
作者:本报记者 刘盾 通讯员 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