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的生命、情感与智慧的人,而培养什么人,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按照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的指示要求,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多年来坚定不移贯彻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的主动发展”,秉承“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质量为本”的办学宗旨,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精神,强化素质教育,积极创建“大科学”特色品牌学校,积极探索小学生艺体、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实践之路——
“善”为根基 激发学习热情
创办于1995年的碧波实验小学位于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目前形成了一校两区的办学规模。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学生生源复杂、文化多元以及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创新能力尚有不足等问题,给碧波实验小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提升教学水平,学校在建立专家资源库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深入挖掘,并持续开发了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学校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
在国家课程的地方化实施方面,学校紧扣“真诚友爱、勤于思考、学有所长”的培养目标,加强课程实施与学校省级重点课题“促进问题生成的教学行为变革研究”的有效结合,强调学生健康发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突出学科特性,依据规范细节,深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依据自身的兴趣与发展潜力,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在推进校本课程实施方面,学校开发了以“善”为根基的“五善”校本课程,即“德善——真诚待人、友爱相处”“智善——巩固学科、基础扎实”“体善——团结协作、强身健体”“艺善——培养情趣、提升审美”“技善——动手动脑、探索创新”。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及能力,与教师的特长,学校的课程教育资源,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学校建立了课程领导小组并全面组织内容的学习、实施、调控、评价和改善,注重体现校本特色,充分发掘教师特长,同时联络校外专家甚至社区专业人才,编写合适的内容,按计划精心组织学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体验中成为“立德——真诚友爱”“求真——勤于思考”“尚美——学有所长”的“三善”学子。
赋能“科技+” 激活创新潜能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STEAM教育作为一种培养未来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趋势被逐渐重视。上级主管部门先后出台相关意见,鼓励加强创新创造教育研究,推动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全新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作为科技特色的重要内容,碧波实验小学2003年将机器人教育引入学校,2004年选定一个班级开始机器人教育进班的尝试,2005年在三至六年级全面开设机器人课程,并构建了由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两部分组成的“碧波娃机器人+”特色课程文化建设。在教学中,学校积极开发课程教学资源,致力于机器人校本教材的编写,根据年级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突出各年级的重点难点并建构模型,通过技术推动的平台建设和人机互动的软件建设,利用云技术、云机房、更新硬件设施等途径,规划设计了机器人教育互动馆、VR虚拟馆等活动场所,优化了课程教学环境。
在机器人课程教学和社会活动中,学校将“神奇的RCU”“电动风车——初识齿轮传动”“小车接力——触碰传感器运用”等课程融于学科教学,通过机器人程序教学、编程训练、实际操作等并掌握基本的机器人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在此基础上,学校构建了以机器人为核心的“大科学”平台,融合3D打印、创客、物联网套件、STEAM课程等,丰富机器人课程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实践能力。
科技创新特色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在苏州市、江苏省、全国乃至国际比赛中,连续多次获得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小学组冠军。自2003年以来,连续11年参加“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获得18金5银3铜,实现了“十二连冠”,还荣获了历届比赛中仅有的高级别技术奖。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事务机构将学校定为全国首家教育机器人研发培训基地。吴中区政府曾先后两次授予学校嘉奖表彰。学生的创新小发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部门授权的40项专利。2003年至今,学校师生在科普教育方面获得的荣誉累计600多人次。2014年9月和2018年9月两次荣获“市长奖”和“摇篮奖”,学校被评为省首批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种子学校。
“绿色”评价 激扬青春活力
立足“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审美与人文素养”的大背景,如何扭转陈旧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课题。在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评价体系的指导下,碧波实验小学建立了“G236”绿色评测体系,给每一名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提供全方位的跟踪评价。
所谓“绿色评测”,就是要改变单纯以学业成绩作为单一标准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地对学生学业水平等状况和学校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引导学校为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而努力。其中,“G”指“Green”,即“绿色”;“2”指一学年两次“常规性评测”;“3”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长评价3个评测主体;“6”指“道德行为”“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审美”“科技拓展”“社会实践”6个评测维度。
在实践中,学校从6个评测维度齐力推进,充分体现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创设“黄金100秒”、第二课堂等多种活动,构建学生综合发展的第一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结合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将运动习惯、运动本领、心理健康相结合,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管理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学校在原有科技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推行“非常6+1”科技计划,从科技知识、科技技能、科技活动三方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打造学校科技教育品牌。家政实践、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则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空间,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