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建构起“生命在场”的教育新样态

■科学谋划,开启特殊新学期③

在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和暑假生活后,学生既盼望回到校园,又会因学业压力感到紧张。与居家不同的是,由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景观和师生陪伴构成的校园空间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积极的生命状态,约束个体生活出现的懈怠状态,从而通过有规律的集体生活实现自我治理,提高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学生回到校园后会很容易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放松对疫情防控的警惕,弱化对抗疫精神的学习和对生命健康的保护。因此,学校重启校园生活应进一步彰显健康和生命至上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要从学生视角出发,思考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教育所应作出的改变,让学生能尽快适应由居家生活向校园生活的转变。

科学研判学情 转变育人模式

学生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后,除了心理状态、情感状态和生活节奏发生较大改变外,他们的学习方式和认知方式也发生改变,并对返校后的学习产生深刻影响,学校需要科学研判并采取相应对策。

疫情期间,面对学习环境的变化,学生经历了由不适应到被动适应,再到主动适应的过程,逐渐与学习环境实现了新的适应。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只要生物能忍受,它就努力为它自己利用周围的力量,生活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行动的自我更新过程……教育在它最广的意义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延续。”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减少线上学习的消极因素,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线上集体研讨学习、自选课程学习,提高线上学习质量。经过近两个月的线上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了深刻改变,并达到了一种新的动态平衡。当学生重返校园,意味着他们又要开始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由居家独自学习转为学校集体学习,学习方式又发生了改变。由于在线学习资源具有开放性、丰富性特点,学生在完成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后,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性化学习。居家学习虽然是应急状态下被迫采取的学习方式,但其对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不容小觑。当学生重新回到教室之中,对教师集中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同样会产生新的不适应。因此,学校教育不能继续维持疫情前的状态,而应该将线上教学带来的挑战视为教育转型发展的契机,顺势而为,让教育因时代而变,让学校为学生而变。

丰富校园生活 凸显价值引领

后疫情时代的教育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激发,彰显价值力量,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强大起来。2020年上半年的战“疫”,有可能是青年学生第一次见证国家力量,感知国家制度优越性。这一经历甚至会改写不少学生的理想奋斗目标,使其更加自觉地投入到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青年行动中。学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应对未来挑战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所担当的价值引领功能应更加凸显。

新学期开始后,针对部分学生居家学习情绪低落、精神状态不佳等问题,南菁高级中学结合生动感人的抗疫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帮助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以“我心中的理想职业”“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我为逆行的白衣天使歌唱”“抗疫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校园诗会、校园剧创作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重温抗疫中那些震撼人心的场景,把抗疫故事作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让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成为学生成长课堂的重要元素。

重构课程图谱 链接多彩世界

基于真实情境和问题解决进行教学设计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也是后疫情时代教育的追求。对此,学校需要重构课程图谱,让学生的学习与广阔的世界链接。

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高一年级开始使用新课标、新教材。为了更好地践行新课程理念,同时针对疫情期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分化严重等情况,学校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对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一方面,通过跨学科课程内容重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涉及多学科的协同,与医疗救治相关的领域包括临床医学、疫苗研制、中医药科学等多个具体学科门类,疫情期间社会的运行还包括社会治理、工业生产、物流调配、交通运输、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了解疫情防控和国家治理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懂得学习在分数以外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学习差异,学校将学科课程设计成不同难度供学生选择,并采取集中授课和个性化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为让学生了解疫情背景下国家实行的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学校在高一年级新生军训中组织开展了“热眼看江阴变化,冷静话家乡发展”的家乡文化生活研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华西村、走进乡镇企业展开实地考察调研。学校试图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地方经济在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下面临的挑战,以及地方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所做的探索。在研学过程中,学生既认识和了解了家乡经济、文化风貌,也能将其所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树立知行合一观念。

改进教学供给 满足学生需求

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是“生命在场”的教育,学校教育要改进教学供给方式,丰富学生学习样态,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最大程度体现。

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已然改变教育样态,学校要顺势而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优化课程教学。针对学生线上学习选择性强、个性化学习程度高、合作学习机会多等特点,学校要探索以线下教学为主、线上教学为辅的混合教学模式,真正打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居家线上学习催生了学习革命,教育朝着学习方式转变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是非常难得的。正因如此,新学期开始后,线下学习尤其要注重巩固教与学方式转变的成果,以教学方式的深刻转变继续助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组织上,线下学习要增加学生研讨和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在课程结构上,学校可以采用教师集中讲授和学习资源个性化推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供给。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基础性的必备知识,教师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学力差异和薄弱知识分布情况,开发微课程供学生线上学习。在学习方式上,学校要围绕国家课程开发设计项目化学习主题,供不同学生选择,教师以助学者身份提供必要的课程资源并进行指导。在教学组织上,要让学生在学校也有一定的自主支配时间,有条件进行线上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打破原有的工作机制,更加强调教师之间的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为学生学习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服务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作者系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校长、党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