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三牌楼小学的教师和家长八年来风雨无阻坚持“护学”。(资料图片)
公共精神,源自文艺复兴时期,从公共性延伸而来。在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第一个提出公共精神一词。公共精神,是以公共理性为核心,自觉融入社会公共生活,积极关怀和实践公共事务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公共精神,才能超越个人狭隘眼界和个人直接功利目的,履行公共角色,达成个体与社会公共性的一致。
培育儿童公共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年要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是党和国家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国家意识、责任担当正是新时代公共精神的核心要素。同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西方个体主义、自由主义、消费主义以及国际上的单边主义等冲击着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儿童价值观的形成。鉴于此,全社会需要公共精神的注入,同时应该注重儿童公共精神的培育。
培育儿童公共精神,应考虑到生理、心理、社会诸因素的制约,着力在学会关爱、遵守规则、积极参与、乐于分享和爱国情怀等方面下功夫。
南京市三牌楼小学多年来致力于“完整人”的教育实践,特别注重儿童“拔节孕穗期”价值观的教育引导。2018年学校项目“点燃儿童思维的场景学习”获得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如今,学校又进行场景学习的深化研究,聚焦场景中的精神元素,引导儿童进行场景中的道德学习。
道德学习场景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场所,还应包含学习者、学习任务、思维介入等,场景中的道德学习包含三层意蕴:在场景中学习、通过场景学习以及在建构场景的过程中学习。
学校立足学校生活,通过学校生活与校外生活适度连接,让儿童在道德学习场景中有体验、有发现、有身教,也有制度约束。
学校主要建构了彰显校本特色的五个典型学习场景。
牌楼文枢:
让儿童大爱之心萌发
“公德”与“私德”并不对立,某种程度上说,私德是公德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以培养传统美德为逻辑起点,引导儿童树立更加宏大的公共意识非常重要。我校的校名源自当地地名“三牌楼”,学校与三牌楼牌坊毗邻,而“三牌楼”蕴含了一个孝道的故事。学校处于牌楼场景之中,赋予其一定的教育意义。学校申报了江苏省教育规划课题,加强孝道教育研究,在学生中常年开展“崇孝行动”,每学期学生与家长共同评定“孝德课程”的修习状况,全校评选“崇孝”校长特别奖;每年新生和新教师入校,学校都会组织他们在牌楼下宣誓,以关爱之心度过在三牌楼小学的学习和工作时光。学校还经常举行“牌楼广场故事会”,宣讲关爱他人、关爱身边世界的感人故事。
学校大门外侧,就是主城区的主干道,边上撑开着一把大红伞,正好与牌楼文枢相互呼应。这是一把充满关爱之情的护学伞,每天早晨都有一批教师和家长站在护学伞下护卫着学生安全,保证门前道路的畅通。这一把护学伞,已经默默地撑了八个年头,它与牌楼文枢共同形成了学校的文化符号,并投射到儿童心灵深处。关爱父母、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世界,从“小爱”走向“大爱”,系列主题场景,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班级公约:
让儿童拥有契约精神
班级是最基本的学校生活组织,也是学生成长最常见的场景,其中充满了他们的经历和故事。学校以班级建构真实的场景,培育儿童的公共精神。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契约场景,即以儿童化的方式,模拟社会的契约,包括伙伴约定、小组约定,还有亲子之约。
班级公约是班级运行的价值标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制定出班级公约,将制定公约的过程变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教师先让大家提建议,由小组汇总,形成“公约建议清单”,然后发动学生修改,也可以发动每个学生贡献自己的智慧,再由班级协商,将共同的内容保留下来,而个性的内容再请当事人陈述理由,最终全班举手决定取舍。我们还举行“班级公约”契约仪式,宣读,签字,还邀请“监督友伴”。执行班级公约过程中,每月进行“班级公约”履约报告,如有“先进事迹”或违反公约的情况,则要参照公约进行奖惩。制定、监督和执行班级公约的意义,在于培育儿童基本的契约精神和从小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小飞罗”:
让儿童心灵自由对话
公共精神生长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公共理性需要儿童实现心灵的自我对话,在思考中实现价值体认。“小飞罗”是一只哲学鸟,学校开发了“小飞罗哲学课程”,重在培养儿童思辨能力,其中包括道德价值选择方面的思辨学习。我们选择公共生活中常见的两难问题建构主题场景。比如,就是否应该禁止吃零食开展讨论,有些学生认为吃零食违反中小学生守则和学校规定,应该禁止;也有学生认为某些时候因为特殊情况没有吃早饭,如果不让吃零食,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这样的争辩既能让学生明确规则,又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还组织学生讨论社会热点事件。比如2020年被推上热搜的“社区团购”,大部分学生不理解为什么中央媒体要质疑互联网企业的“社区团购”,因为他们家庭正在享受着这样的“实惠”。教师由此引导学生回顾共享单车、滴滴打车等事件,学生在激烈争辩中懂得“鱼饵”并不是真正的“实惠”,更加能够领悟“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更令人心潮澎湃”背后的潜台词——公共利益。培养儿童公共精神,需要告诉学生一些道理,也需要让学生自己与自己对话,从而产生发自心底的体认。
钱学森班:
让爱国情深植于心
个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是公共精神最崇高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颁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旨在培育青少年家国情怀,引导他们树立为国学习的远大理想。2012年“六一”前夕,学校成立了“钱学森班”。该“钱学森班”并非完全按照班级建制设立的常规班级,而是在“钱学森班”课程的引领下设立的一个虚拟的班级,全校学生都在这一虚拟场景中,学习以创新思维为主的系列课程。同时,学校利用每年12月11日钱老诞辰日,开展“航天月”场景活动。学校庭院中央矗立着火箭模型,四周摆放着钱学森生平事迹展图片,各个教室门前陈列着学生关于航天的科技作品。我们将钱学森科技报国的伟大情怀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并且通过各种活动引领儿童深思:钱学森爷爷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支持他、成就他?这一股力量就是对自己祖国深沉的情感,就是刻苦求学而获取的科学创造能力与素养。80多年前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是“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它应问在教师心底,问在我们的课堂,更应时时问在儿童幼小的心灵。
柚子广场:
培养儿童的世界胸怀
日常的生活场景,我们常常熟视无睹,但如果对现有的场景进行重构,设计主题,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角赋予其教育意义,就能使儿童的道德学习真实发生。
学校教学楼呈“回”字形,教学楼庭院中央散落着三座树池,每座树池里都种着柚子树。我们把教学楼庭院设计成全校孩子瞭望外面世界的窗口,取名“柚子广场”。课间,西侧墙面电子屏幕上播放由学生制作的国内外新闻。有时也会以儿童视角深度报道世界热点事件,比如“全球疫情”等新闻。柚子树下有“世界小导游”的推介活动;小舞台上,有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多民族服装秀”。“柚子广场”既有“小小地球村”(大世界)主题场景,还有“街区小义工”(小世界)的主题场景。在学校开展“街区小社工”场景月期间,他们把关于“遛狗”“广场舞”“共享单车停放”等社会热点话题,以情景剧的形式搬到“柚子广场”。嘻笑之间,个人与他人之间权益关系被轻松演绎出来,场景包含的内容也被学生们理解和吸收。疫情防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把身边小世界的疫情与整个大世界的疫情联系起来,发挥“小手牵大手”的优势,孩子们发出倡议,与家长签订家庭“抗疫”协议,体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培养公共担当精神。树上一只只柚子,形状从小到大,颜色从绿到黄,象征着一个个孩童,也象征着地球村一个个“村民”,儿童在场景中看到了生活与世界的意义。
培育儿童公共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行动,主题场景学习的方式契合了儿童道德学习的特点,根据儿童与他人、国家、世界的关系建构的五个典型主题场景,让儿童的道德学习看得见,让“学会关爱、遵守规则、积极参与、乐于分享”等目标从抽象到具体。
(作者系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