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复合性学习让知识活起来——北京市第五中学综合课程改革观察

著名哲学家怀特海说:“儿童的大脑是一个不断发育的有机体,它并不是一个要被人无情地塞满各种陌生思想的匣子。”但是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一定程度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被忽视,教育过程成为知识填充的过程。如何让躺在书本上的知识立起来,让学生的脑袋充满活力,让沉睡的思维富有创造性,成为教育理论界研究的课题,也是教育实践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驱动下,北京市第五中学(以下简称“五中”)以综合课程改革为核心开展复合性学习的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与高校资源对接,建构综合课程

近年来,很多中学探索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但很多人将大学先修课程视为变相的“揠苗助长”,认为先修课程不只是“学得多”,还要“提早学”。而实际上,高校的资源进入中小学的本意并不只是让中学生学得更多更深,而是如何用更适合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人文素养,但通过一次性的专家讲座或演讲等直接将高校的知识下移到中小学去,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现象。

那么,中小学如何与高校资源对接,建构有特色的综合课程呢?五中的三门综合课程或许能为我们带来启示。五中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田德文开设了“走进人文社科”“世界的故事”“观天下”三门课程。这些实践课程上课的时间并不长,具体到每个班,一个学期大约为14—16小时。这十几个小时的时间一共要完成三个课程目标:一是需要教给学生们一套相对完整的专门的知识脉络体系;二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综合素质;三是要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积累的素质在考试中得到相应的体现,这无疑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上过田老师所开课程的学生发现,学习文科绝对不是死记硬背,不仅要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发现了问题之后,还应该知道到哪儿找资料,进行研究,然后得出答案,解决问题。复合性学习就是要培养这样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打破学科壁垒,跨越学科界限

复合性学习需要改变学科之间相互隔离的现状,以及知识与人的整体生活之间的割裂。五中的“走进人文社科”课程就是试图打破学科之间的割裂状态、构建综合课程的尝试。如今,这门课已经循环上过3次,田德文老师上课的讲稿已经被整理为成体系的校本教材《走进人文社科》。全书共15个章节,涵盖历史、社会、自然、地理等学科和领域。

我们不妨以《走进人文社科》第一章“俯瞰1492”为例,感受一下这门课程的综合性和跨学科特点。第一章共分为课程主体内容、知识链接、自我测评和活动建议四个部分。课程主体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同一历史时期即世界元年——1492年的三个历史故事,分别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纵横捭阖的欧洲帝国”“弘治五年那些事”。三个故事叙述简单明了,但内容和知识相当丰富,涉及历史、地理、文化、军事、政治等多个学科,要求学生进行“政治视角的比较解读”。教师试图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横断面法,引导学生思考1492年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三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哥伦布、乔万尼·德·美第奇和明孝宗朱祐樘)性格特点的异同以及所面临的政治格局。解读这几个历史材料和故事,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历史事实背后的深刻意涵,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

五中的教师们发现,将“走进人文社科”这样的综合课程与其他的文科课程结合起来,效果更为明显,学生的思维被激发,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升。这样的课程内容和上课方式对学生来说,不仅是有趣的,更是有意义的,即使是高三的学生,也非常乐意参与。

让躺着的知识立起来活起来

学生掌握了知识之后,如果教师能够引导他们用所掌握的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学生会觉得自己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躺在书本上的知识就能够真正地立起来、活起来。

以《诗经》中“桃夭”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给学生上课的方式通常是这样的:学习字词,解释意象,把原诗的意思翻译出来,再拓展一点儿,联系当时年代背景理解诗词。而田德文和五中语文组的教师们认为,第一,这首小诗能反映出非常多的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和美学的传统,这是第一首把人比作花的诗。第二,学生会从所学的诗里面提出问题,比如三月三为什么桃花开呢?第三,《诗经》中“水”出现得很多,尤其是在涉及爱情的时候,也总是出现“水”。水在传统文化中的意象是什么?他们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们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让学生感悟思想的力量和思想的美。

五中的李晨老师认为,综合性的学习,不管是历史事实,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一个故事、一个事实,而且是故事和事实背后的问题和思考,这并不是一种单纯知识的学习,更是知识背后的思维和态度的培养,这些正是教育中的关键问题。

从机械的加法到化合作用

人们普遍认为,学习繁难偏重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负担,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做他们不爱做的、不喜欢的事情才是真正的负担。智力发展离不开兴趣,兴趣是专注和领悟的先决条件。学生对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总是乐此不疲。

在田老师的课堂中,他经常会引导学生思考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关系。他曾给研究小组讲过这样一个事例:过新年的时候,你口袋里有1000元压岁钱,你一直都没有用,到了年底的时候,你这1000元钱还是1000元吗?这里面就涉及经济学里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货币购买力”等问题。他认为,虽然不能直接给中学生讲晦涩难懂的经济学原理,但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引发学生相关的思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是教育的土壤,而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用所学知识和形成的思维反过来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五中的综合课程以及田德文老师的教学是启发式的,课堂上的故事或问题,未必有唯一的答案,学生可以用他们自己的思考,不断填充这个故事。人文社科并不是一个啃书本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活化的过程、一个智力和思维流动的过程。

知识不会自然变成能力和智慧。学生的脑袋不能像一张目录表,只有各种点状的知识而无立体的、有活力的智慧和能力。教育中最大的艺术就是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让躺在书本上的知识能够活化到人的身上,活跃于我们的生活中,这才是教育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