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苏济

【个人简介】

苏济,男,汉族,中共党员,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现任商丘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党校)教育科科长职务,负责学校干部培训、党员干部教育等工作;并在教育科学学院任教《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公修教育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政策法规》、《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等课程。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项目18项(其中主持5项),科研成果或论文奖7项,参编学术著作2部,曾荣获校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文明教师”等称号。

【工作报告】

自工作以来,尽职尽责完成了学校组织部安排的工作,尤其是全程参与高校培训中心培训教学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落实各项干部和党员培训管理与教学服务工作,及时做到与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管理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并协调解决在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组织本校培训中心参训学员开展各种交流互动教学活动,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

本人拥护党的领导和各项方针政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严以律己,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关心、爱护、尊重学员和学生;工作中团结同志,热心帮助每一位培训学员,又兼职教科院的教学工作。专职管理员工作是一项既平凡、又繁杂细致的工作。学员分布各学院(单位)业务专业复杂,管理任务重,一直本着一切为“服务师生、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做好本中心培训教务教学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我经常放弃娱乐休息时间和与家人团聚时间,加班加点,以校为家,兢兢业业,奋斗在工作岗位对工作不讲任何条件,只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本中心工作做得更好。当学员在在线学习中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我会提醒自己要站在学员的立场上思考,为他们着想,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即使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只要自己知道的,也都会热心帮助想办法、出主意。对待学员,一方面按照学校的制度严格管理,另一方面对他们态度和蔼、热情解释,不让他们有顾虑。“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是我的工作信条。因此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文明教师”等。

为了加强党员干部培训质量,我始终刻苦钻研、到基层调研,并虚心向兄弟院校学习经验,相互交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关于干部培训的相关文件、认真研读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文件,每年度都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员在线培训计划,逐步落实学校和本部培训规划,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结合地方高校和学员学习特点,明确了职责和人员分工,团结协作踏实地做好在线培训工作,我校制定了《商丘师范学院干部在线学习中心管理规定(试行)》,机构设置分工合理,职责要求明确。根据《商丘师范学院干部在线学习中心班级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管理员工作会议,强化职责和管理,加强干部的业务和工作能力需求。

为让新学员更便捷地在线学习,每期学习均要给新学员报送《学员学习之前管理员的操作流程》、《高校管理者培训平台工作手册》、《高校管理者培训平台管理操作手册》、《高校管理者培训平台学员学习手册》等学习资料,以更优质的服务为学员提供更多的帮助和答疑。

本人始终保持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积极探索,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虚心向领导求教,积极参加调研活动,虚心想兄弟院校学习经验,不断改进培训管理方法,使自己的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学校的转型发展献计献策。

结合我校干部培训工作实际,不断丰富和创新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思路或建议如下:

一是不断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培训内容力求新颖。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和省高工委的培训工作要求,坚持以党的重大理论、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管理和专业知识为内容,安排符合高校和地方特色转型发展专题讲座、提高干部党性修养内容培训,真正做到了贴近中心工作,贴近干部需要,坚持以学员为主,突出发展过程中参训干部的自身需求,切实做到“干什么、学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努力做到了按需施教、分级分类,各有所需所求。对干部进行党性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不断扩大培训工作覆盖面,深入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2015年我校新增加了科级干部培训班和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期,累计培训党员干部600人。实行“请进来,走出去”聘请专家讲座培训基层干部。

三是不断提高干部培训工作的吸引力,培训形式上灵活多变。我校针对基层党组织干部重业务轻党建的特点,着重解决虚实和学用脱节的难题,加强党性教育,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思想。聘请专家讲座坚持内外结合、以外为主的原则,既安排一部分校内领导专家,又邀请中央党校、井冈山干部学院、省委党校、河南大学高层次专家到我校授课。在培训形式上,突出培训学习的互动性,要求授课老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学员进行交流互动,从而促使理论知识向素质能力转化,大大提高培训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