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学生提问——开启“课程改革”的金钥匙

摘要:学习是从认识到“有问题”开始的。提问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提问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同时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生成问题;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并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爱问。这样便迈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第一步,这样“课程改革”才能真正高效地执行下去。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1]。

“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标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其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行主体性教学的手段。“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出发点。”[2] 再次,我市中小学正在全面实行“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六环节中“互动探究”环节是难点,而学生提问正是“互动探究”环节的突破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3]这些正体现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一、中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

为了有效地实行“循环大课堂”, 2012年秋季,我们对学生提问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1)你平时有质疑的习惯吗?(2)当你有疑问时,你能积极地去解决吗?(3)你和老师的沟通有障碍吗?调查对象包括我县县中高一两个班级学生100人,调查的结果统计如下:不爱提问的有29人,占30%;不敢问的有16人,占17%;没有机会问的有7人,占7%;没时间思考的有5人,占5%。由此可见学生的问题意识相当薄弱,绝大多数学生处于不敢问、不爱问的状态。

二、中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

朱熹说:“读书有疑者,须看到无疑;无疑者,须看到有疑。有疑者看到无疑,其椅犹浅;无疑者看得有疑,其学方进。”[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5]没有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思考;没有思考,就不可能学好语文。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当成为培养问题意识、启迪思考、开发心智的乐园。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迈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第一步呢?

1.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问”

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基础是充分的预习和思考,而学生充分阅读熟悉文本进而提问的积极性需要教师给予充足的准备时间。这就需要教师能有这样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效率而非着眼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如果学生有了充分的预习和思考,那么学生在面对一定的问题情境时,就会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应的信息,构成对问题情境的理解,那么学生就会形成自己的理解,能够形成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预习和思考的基础,那么即使是存在着问题,学生也不能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不能发现问题,也就提不出问题。问题意识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作后盾,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逐渐枯竭。学生缺乏提问的勇气,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预习和思考,自然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常见的现象是,教师一时心血来潮地把主体权还给学生,但是很难有效果。有时我们教师在公开课上希望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便会亲切地鼓励学生说:“大家不要担心提出的问题不够好,尽管放心提。”但是学生都凝神屏气,头低着,眼盯着课本;教室里鸦鹊无声,气氛压抑,教学处于僵局状态。其实细究起来,便会发现平时我们教师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可见对于没有主动提问的学生是需要经过平时的一个训练过程的。

有问题可问了,还要有机会和氛围让学生提出问题,那么要怎么做呢?

2.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

构建心理安全区域,即充分尊重学生,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想要构建学生心理安全区域,要求教师要努力构筑民主平台: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营造师生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台,对是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上要让他有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

许多教师还认为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并不重要,致使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存在,导致课堂无法形成浓厚的质疑氛围,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局面。所以教师不应拘泥于课前教案的步骤,而应以学生的提问为基准点,引导和点拨问题的关键处,做到教案在心中。

同时教师应注意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问,对一时提不到点子上的,不要急于求成,而应引导帮助;对提问出现错误的,不能嘲笑讽刺,而应肯定其勇于质疑的精神。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变化,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对学生的消极反应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促进他们学习态度的转变。这样教师态度认真了,学生也就动真格了。

当然“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时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学生提问,这时就要采取激将法教师可以说:“大家没问题可提就意味着都懂了,那么就直接跳过去了。”而这时那些真正想学习的学生必然会一马当先。这样那些处于观望中的学生便也将积极参与进来。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敢提问还不够,因为有的学生不爱提问,那么怎么让学生爱提问呢?

3.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并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爱问”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应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体参与。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教师能做的就是一方面要在预设时,既要加强科学性、计划性,同时要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空间”,期待问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另一方面要凭借教学机智应对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进度与方法手段适时适当地作出反应和调整,让问题精彩生成(而不是就地正法)并有效地得到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谈的问题是以文本为中心的问题,而不是撇开文本去谈“父亲爬铁轨为儿子买橘子有没有交通意识”这样游离于文本之外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就是说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提问示范,让学生明白设计的问题首先要紧扣文本,其次要能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兴趣,同时要具有一定的梯度,让悬着的果子摆在“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位置。

比如在教学《老王》时,我就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提问。俗话说:“题好文一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许多文题能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我是这样问学生的:“同学们,你们一看见这个题目想问哪些问题呢?都知道了什么呀?还想知道什么?”有学生回答:“文章主要写老王这个人物。”有学生问:“老王是怎样一个人呢?”有的学生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呢?”这样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的问题,正是这篇文章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而且经常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提问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即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评价应具有激励性,并且评价要指导性。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激励性评价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助跑器”,要评价出优点和长处;但应适度有效。教师要能迅速接受并及时处理来自学生的信息,才能对症下药地进行启发、引导、纠正,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激励性评价应具有启迪性,教师应抓住主导作用和启发点拨的最佳契机。

如在教学《拿来主义》时,学生问:“课文中多次写到‘拿来主义!’,那么拿来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呢?”我就及时这位同学问题提得好,同时告诉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好的原因在于:这个问题贯穿了文章的线索,起到了“画龙点睛”之作用,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我抓住契机让学生思考小结规律,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即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这就引导了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提问。整个过程是由学生提问开始,接着教师点评,然后师生共同探讨,最后加以小结。这就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评价还应具有指导性。只有作出精辟恰当的评价,才能明确不足并找出努力的方向。因为一味提倡无原则的激励性评价,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不能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不能真正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兴趣。对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进行引导鼓励,诱导性评价要实事求是,不应无原则廉价表扬。廉价的表扬,好像是对学生发言的尊重,似乎是为了体现人性的关怀;但是空洞的表扬是不具有持续效应的,反而会导致他们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也是教师对错误思想和认识的肯定。

教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评价虽产生于即兴,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积淀和文化底蕴。教师只有自己懂得多,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点化境界,才能使学生获得求知路上的“别有洞天”,才能在评价中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口。具有针对性,准确而客观地评价,让学生学会“扬长避短”,教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点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结论

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初始阶段,以鼓励学生“敢于”提问为主,逐渐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提问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从“有问”到“爱问”的过程。教师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学”[6]。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才能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互动探究”才能真正高效地互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

[2]温朗光.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12):P13.

[3]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28—30.

[4][清]唐彪.家塾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P63.

[5][宋]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朱熹文集[C],卷七十四:P58.

[6]孙春成.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P4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