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分析
我校深得公众关爱、区政府保障、社会各界支持,特别是区政府各级领导对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予以充分的保证。近年来,在提高教学质量、办学效益和开展教科研活动方面,我校还得到市教育局、市教科所、区教育局、区教研室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区内企事业也以极大的热情支持我校的发展,这一切都是我校办学的可靠保证。
面对新的世纪,世界科技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学校教育在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教育机会、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正面临新的挑战。
1.学校干部队伍素质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2.教师的观念、学识、能力尚不能完全跟上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3.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发展的多样性要求;
4.德育工作的某些内容、形式、渠道对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的体现还不够;
5.生源来自不同区域,学生家庭背景、文化背景差异极大,所有这些都将引起学校高度重视,并在规划的全面实施中得到明显的改善。
二、改进依据
(一)建设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基础教育”是蚌埠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龙子湖区乃至蚌埠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包括我校在内的现代化办学的要求。
(二)龙子湖区在蚌埠城市规模扩张和城市结构调整中已成为中心城区,尤其“两站一桥”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窗口区城,在蚌埠市发展的全局中占有不可低估的重要地位和肩负着应有的重任,这就对龙子湖区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科技兴龙”乃至“科技兴蚌”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服务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蚌埠三十一中顺利通过省示范出众的评估,对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我们在加强与蚌埠三十一中密切联系的基础上,根据新世纪的人才规格,致力于培养既有扎实基础,又以人文见长,具备多种素质的新型学生。
三、指导思想
(一)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基础路线和国家教育方针及有关政策法规为准则,认真执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蚌埠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二)以建设安徽省特色示范小学的宏伟规划为目标,以我校的历史、传统与现状为依据,科学准确、实事求是的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
(三)以“科学管理、民主治校、开放办学、发展特色”为统率全校工作的办学指导思想,面对现实,着眼未来,正确而积极的处理当前与未来的关系,国家期望与地方需求的关系,高水准、高质量与大面积、高建度的关系,加快发展,不能创新。
(四)以宽阔的胸怀和注重实效的精神,虚心学习和引进一切成功的办学经验和优秀成果,锐意改革,大胆创新。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全心全意、各尽其能的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高水平、高层次、高方位的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和创造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机遇上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经济负担,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四、改进目标
1.总目标及其实现时间
把学生培养成负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培养责任感和自律精神),能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途径,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会创新(动手加动脑,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品位的教师队伍,为新世纪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把学校办成全市一流的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成为能代表蚌埠市水平、具有凤二小特色、服务龙子湖区、影响全市、对外交流、持续发展、凸显学生个性的特色发展学校,三优(优师、优育、优才)教育的实验校。
上述目标实现时间拟定为2017年。
2.分阶段目标及其时间段
(一)人文见长的学校课程与教学:
2014年2月~2015年2月
1.把“情趣教育”研究作为核心课题,开发学生潜能,将“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首先应用于英语教学之中,而后推广到其它学科的改革之中。
2.进行课程改革,创建校本特色课程,以书法课的探索为切入口,努力做到内容新、水平高、针对性强的教材编写、教育方法的探索与改革,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总结多年来办学经验,挖掘视点,分析不足,明确方向,进行目标定位,进行干部队伍的优化,教师队伍的提高。
4.完善学校的激励机制,形成学校内部的教师晋升机制,促使教师努力自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力争培养出4~5名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
5.丰富活动课程,如文化节、文化周、艺术节、科技周、体育节,以及兴趣选修课、各种专题活动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个性。
6.巩固语文识字教学特色,将识字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了解相结合,让学生在趣味盎然中学会识字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2015年9月~2016年2月
1.基本形成“开放办学”为特色的学校课程结构,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生命力,以“小学开放教育实验研究”为总课题,开展深入的实验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抓住基础课程,提高拓展课程发展研究课程,基础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拓展型课程要通过系列讲座、专题报告、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研究型课程要为提高每个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初步培养人文精神提供一种铺垫。
(1)构建学生自主选择的拓展型课程
人文学科: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中外美术名著、文学作品赏析等;
自然学科:环境保护、食物与营养、趣味实验等;
地质天文:旅游地理、地质与化石、气象观测、地球科学等;
科技技术:电脑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无线电测向、车、船、航模制作艺术等;
工具学科:多媒体制作、演讲与口才、双语教学、写作技巧等。
(2)丰富团队活动课程
1.黑板报社、手抄报社、读书沙龙、英语俱乐部、科技制作部、科普夏令营、军事夏令营、书画音乐艺术团队等。
2.深入开展校本课程研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形成校本课程系列。继续开展以“活动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开放性模式,并在市级以上得到推广。
3.加强幼儿部的建设,幼儿部继续以科艺启蒙教育为特色,积极开展以现代生活背景的幼儿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在幼儿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上取得较丰硕的成果。
4.各学科在情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各学科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富有情趣教育特色的学校。
5.研究开发“双语”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尝试开设英语—语文、英语—数学、英语—美术、英语—自然,并组织教师编写教材。
6.积极尝试课堂教学分析与诊断的实践与研究,注重教师对不同个性、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关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组织力量研究校本课程的优化与教学,重点研究最适合本学科特点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
7.在已有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立足学生的主体发展,改革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形成多途径、多元性、多主性、多目标的学业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的人格、能力的发展。
8.探索培优拔尖、特长学生培养的课程与教学。建立特长学生鉴定标准及评价制度,建立特长生导师制进行特殊培养。
2016年2月~2017年2月
1.建立、研究、完善凤二小的特色品牌课程,如“人与自然”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学习心理调控课程、“文艺与人生”系列课程、地质科普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课程等,组织编写出版教师自编教材。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多媒体课件制作”、“劳动技术教育”等若干个教师自培基地。
2.拓展“双语”教师实验研究的成果,建立“双语”教学实验班,每晚增加一节课的英语对话时间,向社会公开招聘具备资格的英语辅导员,以弥补英语教师的不足。探索研究“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我校的“双语”教学在蚌埠市处于领先地位。
3.完善三个专题研究和两大项目建设、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教法研究、优化教育资源研究和校园高雅文化建设、信息网络应用建设。
4.总结学校在创办素质教育的示范校、三优教育的实验校和培养创新人才,建设特色校等方面较为成熟的经验,编辑整理学校教育教学经验及成果,使我校开放性的、高标准、现代化的,具有特色的省市名牌小学规模日臻成熟。
(二)教师队伍建设:
2014年2月~2015年2月
1.进一步完善教研组的常规建设,完成教研组常规工作制度的修订,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六个一”、“一个廿”,即:看一本专著、写一篇论文、开一堂公开课、设计一篇教案、结一个对子、出一份试卷、听二十节课。
2.继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新世纪教师素质、教与学、心理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强化师德教育,“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3.加强管理,从岗位培训,提高学历,参与教研,学习交流等方面,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4.选拔确定10~20名青年教学能手,通过各种途径予以培养提高,形成各学科合理的人才梯队。
5.全体教师参与市、区、校的课题研究,80%以上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
6.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水平。2014年底,95%教师能运用多媒体和计算机进行教学。
2015年2月~2016年2月
1.以校本课程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鼓励教师着重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性课程的开发模式,形成自身特色。
2.加大教研组组织教师深入进行有关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研究力度,通过课堂教学的分析与诊断以及新教材、新教法的应用与评价,增强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3.充分利用龙子湖区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本校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条件,吸纳更多的有志于小学教育的高水平教师,更新、充实调整、优化现有的师资队伍。
4.建立由校长、教导处、教科研室及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核心的课题小组,对教科研建设进行研究,并纳入学校科研项目管理体系,拟定各教研组研究课题。
5.酝酿和实施“复合型”教师培养工作,编撰出版《凤二小教师优秀论文集》第一辑。
6.酝酿和实施凤二小“名师工程”,编专辑出版《凤二小教师优秀论文集》第二辑。
7.在合作竞争的人际氛围中,建立良好的教师激励机制,有步骤的推行教师岗位竞争制度,试点实施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职业流动制度。
2016年2月~2017年2月
1.修订、完善以师德、业务能力、人文素养、研究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凤二小教师综合评价体系》。
2.全面启动“新凤二教师形象”工程,组织教师自己设计“新凤二教师形象”,探索“智慧”管理模式,通过全方位设计、培养、包装一批“品牌”教师,使他们尽快由事业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发展。
3.增强教师的理论修养,到2017年,全校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五本有关教育的理论专著,并做好10万字的体会笔记。
4.通过引进、选派、培训的方式,使我校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水平(含三年制硕士课程进修)的教师达到30%以上。培养市级骨干教10名,区级骨干教师20名,确立每个教研组2~3名特色教师的培养工作,使市、区级骨干教师达40%以上。
5.组织教师开发双语教学教材,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让所有的青年教师在校园内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同时培训更多的学科教师能胜任“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教师达20%以上。
6.编撰出版《凤二小教师优秀论文集》第三、四辑。
7.逐步建立教师流动站,使凤二小成为龙子湖区培训普通小学干部、教师的基地和摇篮。
五、改进重点
1.总目标及其实现时间:
把学生培养成负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培养责任感和自律精神),能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途径,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会创新(动手加动脑,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品位的教师队伍,为新世纪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把学校办成全市一流的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成为能代表蚌埠市水平、具有凤二小特色、服务龙子湖区、影响全市、对外交流、持续发展、凸显学生个性的特色发展学校,三优(优师、优育、优才)教育的实验校。
上述目标实现时间拟定为2017年。
2.瞄准本校实际存在的管理难点思考,即妨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场地受限,没有满足教育教学发展的空间即为妨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六、改进措施
1.改进内容(做什么)
(一)加强人际环境建设,实施凝聚力工程,形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崇尚一流、积极进取的人际环境。
(二)加强学术环境建设,加强求实创新的教科研意识,组建学术梯队,搭建学术舞台,浓郁人文氛围,活泼学术气氛,增加教科研奖励基金。
(三)加强校园建设,整体设计新世纪“凤二小形象”,整个校园环境按照“充满绿色”、“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和留有广阔活动空间等原则,重新进行设计和改造,使校园环境充满生态理念。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素质,普及加强青娘暗部的培养,逐步建立民主考评干部、干部轮换、能上能下的流动机制,不断为本区培养和输送学校各级干部。
(五)结合师德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一个稳定的、纯洁的、充满活力的育人环境。
2.改进方法(怎样做)
(一)进一步继承传统,分析现状,转变观念,寻找差距,围绕“科学管理、民主治校、开放办学、发展特色”的办学思想,各部门制定具体的阶段性计划,并在全校范围开展讨论,力求上下达成共识。
(二)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特色示范小学的办学标准,从办学经验到理论,从现实到理想,不断寻求学校改革,持续发展的生长点,有效的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建设与发展。
(三)转体变型,全面启动,落实规划的方案措施,以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人文见长的学校课程、民主开放的教育过程、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独具特色的科技教育、崇尚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底蕴深厚的书法教学、独具风采的排球运动等为试验项目,以组织有序的学校管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求实创新的教育科研为保障建设,逐步形成以德育为中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开放办学为特色的凤二小素质教育运行模式。
(四)巩固成果、继往开来、全面实现规划方案。通过不断的调整、充实、完善、评价,基本形成独特的凤二小办学风格,向同类学校全面示范。
(五)为保证规划的正确落实,学校将系统的建立从规划制定到组织实施、反馈调整等方面的各类评价制度和方案,在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有效的进行评价与监控,并做好各阶段实施情况的资料积累工作,以便于专家的评估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