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针对一起学生暴力事件引发的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考

“高校长,刚才在大门口附近发生了一起学生群殴事件,您赶紧过来一趟。”这是我在今年国庆放假前不久接到的一个学校保卫科打来的电话。时间的起因是,一个八年级的男生在操场上踢球,不小心碰倒了一个九年级的男生,而这个九年级的男生二话没说,对着这个八年级的学生就是一拳,这样在这个八年级的学生心中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于是他就扬言要报复,然而,这位九年级的学生那肯示弱,他就从社会上找来几个辍学的学生在刚放学不久,在离大门口附近伺机打了那个八年级的男生,结果是那个八年级的学生被打成轻伤。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电话里的那一幕。

这次事件发生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校园暴力事件为什么屡屡发生,青少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与困惑,我们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到底有哪些缺失,进而又要进行哪些改进与提高呢?通过这次德育校长培训,我找到了答案,青少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青少年产生了道德价值观念的困惑和冲突

通过大量的观察和体验,青少年学生发现了成年人的言行不一致,发现了书本上写的跟人们做的有很大的差异,包括家长和教师。这种观察和体验,这种差异的发现,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变化。使青少年在信仰上产生了困惑与冲突。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德育的实效性逐渐变差的原因就在于此。

(二)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协调性更加突出

青少年学生生理上的早熟已是普遍现象。除去物质上的外部刺激因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来自外部文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现代社会中影视、各类大量描写“性知识”的书刊、互联网中种种色情信息,都对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青少年学生不仅对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了怀疑,还对人的生存意义产生了怀疑,他们向父辈们发出了发人深省的疑问――为什么生我?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过早地思考着生命的根本问题。但这样沉重的哲学命题,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一个何等沉重的精神负担。因此,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多,学生自杀、出走的报道多见于媒体。

(三)青少年犯罪率近几年来有上升趋势。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增多的趋势,校园暴力也有发生。尤其是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这也是非常令人堪忧的一个问题。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下一步就是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次师从各位专家学者的讲学,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学校德育目标新体系

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已经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打破僵局,重新构建多层次、多序列的学校德育目标体系。德育目标的多层次,就是在同一目标下确定不同等级学校、不同年段班级、不同年龄学生高低不同的德育要求,形成符合学校、班级、年龄实际的标准。德育目标的多序列,就是把同一目标中的不同层次,按其高低不同的要求,顺次形成一个承前启后的体系。

(二)创新中小学德育方法和途径

针对新形势下的德育特点,要拓展学校德育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开展安全教育,始终把学生的生命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

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公正无私、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等修身之道;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弘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社会风尚等。

(三)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

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减轻,不给学生留出德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中小学德育不可能有明显的改观,中小学生的身心不可能健康,中小学生的生活不可能幸福快乐。

(四)让德育回归生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我们要把引导、安排和管理学生的校园生活、业余生活,作为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大事来抓。学校要组织学生开展科普知识传授、发明创造、科技制作、课外阅读、音乐、体育、美术等多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五)强化德育队伍建设

各校都要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德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健全德育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共青团、少先队组织配合抓,政教(德育)主任、班主任、全体教师共同抓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

(六)切实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问题学生”的“问题”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积累起来的,而出现“问题”的原因大都是家庭教育的不力或不当,社会不良的影响,教师教育的不及时、不力、不持久或方法不当。孩子要形成一个好习惯、改掉一个环习惯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教育者有很大的耐心。

我们提倡中小学实施德育导师制度,让最需要教育帮助的学生都有一位自己最信得过的老师在思想上得到帮助,行为上得到指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文体、艺术、科技、制作等兴趣活动,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消耗在这个年龄必须消耗的能量,实现各自的表现欲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克服自卑心理,然后引导他们逐步把一部分精力转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上来。“问题学生”的转化虽然很难,但只要学校领导和教师有这个意识,像抓学校的升学率那样抓“问题学生”的转化,是完全可以达到目标的。

以上是我通过这次学习,结合本校发生的一个案例,引发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思考,当然,学校的德育建设是一个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学校前进的道路上,我连同广大教师一起还会继续学习,不断进取,加强道德建设意识,把我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起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