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帮助中心
首页>正文

“ 动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学校概况

我校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社会声誉的名校。学校现有教学班49个,学生2656名,教职工212名,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特级教师2名,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6名,省市教学能手39名,省市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50余人。教师平均年龄37岁,老中青三结合,全体成员互敬互助、互帮互学,工作热情高,师德品质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开拓进取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严谨治学,是一支素质高、实力强的语文教师队伍。

学校曾获得“山西省示范学校”“山西省具有特色优秀小学” “山西省文明学校”“中国名校”“大同市课改先进校”“同煤集团教学优胜单位”“矿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教育教研情况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努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两年来我们积极组织教师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切实抓好新课程的培训和学科专业培训,增强课改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每一位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参与课改实验。学校曾多次派语文教师赴外地参加研讨活动或观摩名师精品课,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平时我们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每周三集中进行业务学习,平时进行个人自学,每人每学期都有一万字的理论学习笔记。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1.教研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每学期开学初教研组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经过学校领导审核并在全体语文教师会议上通过,每学期结束,能根据一学期来的工作做以全面的总结。

2.教研活动丰富多彩,有收获。我们把教研活动重点一直放在狠抓课堂教学上,定期组织老师们开展研讨活动,上公开课、教研课、比赛课。骨干教师领头,率先垂范,其他教师纷纷行动,积极进行“说、授、评”活动,使我校教研活动蔚然成风。特别是这两年中,我们教研活动每次都有主题,每次都侧重某一方面的研究,老师集体备课,上完课后,集体评课,写出教学反思,使我校在问题解决,学困生转化,课堂教学实践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研讨。几年来我们先后进行了新教材、新教法研讨会,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专题培训会,校内举行了观摩课、示范课、专题研讨课,观看优质录像课等教研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能力。

(三)努力抓好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工作

两年来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看图说话写话》《让日记成为精神享受》《口语交际》等课题的研究。全校教师参与了《在书香中成长》的校本课题。这些课题有计划,有检查,有记录,有总结材料,全体语文教师都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大胆进行实验,收集有关资料,撰写论文、教学反思和实验报告,成功举办课题研讨会,使课题研究向科学、规范的方向发展。

(四)狠抓常规教学

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五认真”:即在“备课”上,不照搬照抄备课用书,注重实用性、层次性,备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备出教学中的得失反思;在“上课”中要求教师必须站在教改的前沿,把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渗透到每一节课中,坚持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力求做到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严密、效果优良。课堂教学时一律使用普通话,不接听手机,不擅自离开教室;在“辅导”上要求教师充分培养学生特长,着力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在“批改”时,强调作业分层布置,家庭作业不超时超量。作业批改及时规范,并及时反馈,重视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不歧视不厌恶;在“考核”上,题型尽量开放,摈弃死记硬背知识的试题类型,并探索多角度的“实践型”考核。

(1)坚持每月进行一次教案、作业的全面检查。学校修订了《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制度中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都做了详细的要求,每月都要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记载,并对违纪教师都要进行处罚。

(2)坚持抓好听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都在10节以上,都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理论、业务学习,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3)坚持写好教学反思。要求每位教师每上一课都要有课后反思,每学期至少写三篇教学反思,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4)积极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每学期每人都能写一篇有观点的论文或教学反思。

(五)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我们先后举办了四届古诗文诵读比赛,12届“金秋杯”作文大赛,以及每学年举办一次读书笔计展评、作业展评、教案展评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遵循了大语文教学观的理念,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六)狠抓课改实验

目前我校已全面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几年来语文老师高度重视,以推进课改实验工作为中心,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共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广经验,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程实验改革。我们的课改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活动能正常开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连续几年来我校每年参加区、市等教学能手大赛,“三优课”评比均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赵晓林、杨润芳老师在第六届大同市教学能手大赛中均获得一等奖,田景秀老师获得山西省优质课大赛二等奖。这些老师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这和平时我校活跃的课改教学活动分不开。

三、教育教学获奖

几年来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努力下六年级升学考试连年获得全区优异成绩。有多名教师的论文、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科研成果获得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其中教师个人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奖励。两年中学校就有11次获得省市级组织奖和团体奖。

四、教研特色

我校一直比较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连续几年来小升初毕业考试我校语文均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这和我们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改革分不开。回顾我校的语文教学之路,我感觉我们一直在追求“有效教学”,把目标锁定在 “抓实效、重积累、促读书、改评价、齐发展” 这十五个大字上。

(一)抓实效,加强常规教学的“有效性”

常规教学中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四大板块每天牵扯着教师的无限精力,抓好常规教学的每一个板块的操作不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愉悦感。而第一步——备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上课之前问问自己: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学什么?只有弄清教学目标才能有目的地站在讲台上。

1.备课是一个多层面且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每一位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融入自己的深厚学识,而且贯穿了自己的生活经验,体现出了对教材的挖掘、理解、运用的能力。为了使教师在备课时就充分体现自己的教学智慧,我校特别提倡三级备课制度。分别是:看教材独立备课、研教材集体备课、抓教材再次备课。当一本教科书拿到教师手中时我们要求教师首先从三个角度看教材:学生的角度看教材,学什么;教师的角度看教材,教什么;作者的角度看教材,要告诉读者什么。其次,教师在不看任何参考书、教案书的情况下在书中标注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钻研,查字典、查语法、细抠文本,这是备课的第一步。有了自己钻研的第一步,教师才能做到了和学生同步理解教材,只有做到自己对教材的全面理解和挖掘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则是备课的第二步,在集体备课中,我们要求每一位主讲教师以说课的方式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练习,每人主讲一课,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教研员参加每次备课并及时进行评价,起到监督指导作用使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这样的集体备课激发了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创造性,真正引发深刻的思维碰撞,兼容了集体的智慧,使教师在“教学相长”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做到教学时“精讲、讲精” 。最后一步是教师智慧的最终体现。教师在吃透教材,明确目标,瞻前顾后之后有目的的将自己的教案进行合理舍弃,突出重点,提高了教学效率。经实践操作,我们感到这样的备课做到了新课程提倡的“有效性”。

一本好的教案应该体现教师的多次修改。我们不要求教师的教案是美术集、书法集或是什么规范的犹如教案出版社出版的教案书,可以有粘贴、可以有补充、可以标注红色重点标记,只要是对教学有用的都可以在教案中体现,这样的教案更有利用价值。教案毕竟不能全部体现出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动态变化,学生的问题永远是活跃的、不能预知的,弹性的教案设计就成为一大特点,而课后记也就成为教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针对以往教师课后多埋怨学生不发言、领不走的现象,我们狠抓课后记的写法,教给教师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记有意义的课后记,并展开评比、举办交流活动,力促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

2.语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教材就是一个例子,文本中凸显的就是字、词、句、段、篇的训练。而课堂是思想和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心灵和心灵的真诚交流,是生命和生命的精彩对话,课堂需要教师的热情、汗水和智慧!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全面推广和实施,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如何利用好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教学,我们有自己的做法。“应试教育”中语文课堂是一节节语法课、背诵课、寻找考试题型的应试课,我们学校则在语文课上提倡“有效性”,要求教师在授课中积极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比如:三年级的张老师讲的《帽子和鸟窝》一课,在课堂上,老师紧紧抓住朗读进行语言训练,在朗读中感受人物的内心变化,同时并没有忘记字词的训练。文章中出现了“七嘴八舌、无可奈何”两个成语,老师顺势利导利用动作和字面的理解让学生在文中掌握。一篇朴实的课文,一堂普通的“家常课”,教师讲得简单,学生学得轻松。同样,关于标点、修辞、重点词句的理解我们都要求教师能在文章中整体理解,而不是将他们割裂开来,将语文课上成是融理解、积累、品味、感悟、训练为一体的课堂。

3.语文作业的布置更能体现教师的授课延伸。新课程有效教学倡导让学生在作业评价中愉快学习、幸福成长。也就是说学生作业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为此,我校以作业评价改革为切入点做了以下几点改进:()(1)改变作业内容与形式。优化作业设计,体现学生在做作业中的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自我,真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改变判作业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错号,对钩,而是在作业批改时辅以评语,增加了作业对话。事实证明,在作业中师生的真诚交流不仅起到了点评作业的作用,而且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树立了学生自信心,激励了出学生的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活起来,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3)作业评语具有启发、激励、肯定和期待。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在一次作业中得到较高水平,得到自己满意的程度,运用评语适时点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拓宽思路,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潜能开发。为了使作业批改落到实处,我校下发了《作业考核评价办法》,通过考核使教师更加重视作业的批改,提高了作业的质量。而学生作业工整、字迹清晰、作业本整洁等良好习惯就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了。

4.“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准是会出现“两头尖”的现象。为此,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尤为重要。对待优秀的学生我们采用激励和放飞的办法,让优秀的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和时间,对在各方面有突出才华的学生奖励相关教师。对学困生,我们采用跟踪的办法,每学期授课老师都要对自己所带的学困生做个别辅导,并记录在册跟踪调查。把行为习惯和成绩作为对比,只要进步就及时奖励老师。抓好个别辅导和全班的辅导对学生做到有的放矢,使语文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二) 重积累,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悠久的历史不仅孕育了中华历史文明,而且留下丰富的文学作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从小扎下中华文化的根,一直是我校语文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为此,从2005年开始,我校开始重视学生的文学积累,在全校师生间开展 “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每年的4月进行全校性的展示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古诗、三字经、成语、格言,得到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

1.成语积累数量多。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成语就是其中璀璨夺目的明珠。而低年级小同学记忆力好,适合背诵朗朗上口的成语。为了给孩子们终身打好语言基础,我校低年级积累背诵成语。成语背诵枯燥无味,为了降低学习和记忆难度,我们发挥老师的智慧,采用归类学成语、编成词串、联系生活、结合国家大事、儿歌记忆和开展成语故事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积累背诵了数字、时间、四季、动物、景物、人物品格等几百个成语。如:以数字开头记成语“一身正气、二龙戏珠、三心二意、四平八稳……”;以四季特点背成语,以近义、反义词背成语,和动物有关的成语、和植物有关的成语……这样归类背诵成语,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成语。同时在一二年级开展成语故事会,将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等成语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在积累成语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历史,还明白了事理。有的老师将成语编成词串,激趣记忆。如:祖国文化,博大精深;小小少年,勤学苦练;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出口成章,妙笔生花。还有的将成语编成接龙、猜谜、联系生活活用成语,使成语背诵不再是枯燥的。如:听到神七飞天,我们“欢欣鼓舞、喜上眉梢、笑不拢嘴、欣喜若狂”等等,结合生活背成语的例子真是不胜枚举。到了成语展示这一天,学生们无不欢欣鼓舞,尽显成语背诵的绝招。事实证明,该项活动不仅使小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为他们今后的阅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开展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2.《三字经》背诵成风景。中年级我们进行《三字经》和《弟子规》的背诵。《三字经》短短几千言,却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在背诵时各班先在班级中对《三字经》的内容进行讲解、分类,将《三字经》从礼仪、文化、朝代史、名人故事等几部分分开记忆和和背诵。在形式上,有的班级采用了快板的形式、有的进行了故事表演、有的进行了简要介绍,用节拍划分节奏,让《三字经》的背诵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了突出背诵的表演功能,很多班级还自制了道具。尽管学生现在对《三字经》的理解不能很准确,但是记忆不会磨灭,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难理解的古文字和历史故事必将成为学生生命中的一道成长底线,我们期待《三字经》给学生的不光是记忆,还是一种中华文化的根源。本学期,我们在中年级又增加了《弟子规》的学习和背诵,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从中华古文化的传统教育中汲取精华,营养自己。

3.古诗、格言背诵再显风采。小学高年级学生背诵格言和古诗。古诗背诵从一年级就开始了,年年背诵、年年复背,到高年级对《课标》要求的《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已做到烂熟于心。而古诗背诵的展示就成为我校展示文化素养的又一个亮点。有的班级采用集体齐背,个人轮背,三两人合背的方式;有的班级采用演一演的方式;有的班级采用唱一唱的方式……通过形式多样的背诵展示,使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亮开了喉咙,展示了自我,赢得了自信。在排演中,指导教师按照诗歌的类别进行分类:四季景物、边塞风情、离别送友、劝勉励志等诗歌被一一归类背诵,让学生在背诵之后还能够汲取知识,洁净心灵。当学生吟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时,端正了学习态度,当学生诵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树立了高尚的情操,当学生演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时,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已默默进入情怀……“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在读诗、颂诗、唱诗中学生享受着、感动着、学习着、积累着、成长着……名人名言的积累背诵,不仅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起勤奋篇、理想篇、爱国篇、惜时篇等精彩的格言之后,在平时的对话中引用名人名言成为一种新的校园流行语。

(三)促读书,营造美丽的书香校园

“人生有限,学问无涯”“书是指路的灯,永不熄灭”“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读书使我快乐,使我明理”“书是知识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你走进实验小学的大门就会被这一句句读书名言所吸引。从2006年起,我校就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使校园成为师生读书的乐园。

1.突出书香校园建设,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为让学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提升师生的阅读品位,让阅读真正成为师生生活的需要。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每天坚持在校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采取师生共读,生生共读,将读书心得互相交流。低年级则采取“听我读”“我能读”“亲子读书”的方式,由教师领着学生走进书的海洋,体味读书的乐趣。由家长监督每天坚持在家读十页书,一月读一本书。(2)把阅读纳入课程。每周各班安排一节课作为阅读指导活动课。每班制定读书计划与读书目录。(3)搞好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指导优质课评选。低年级侧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中高年级探讨交流读书心得和自己喜欢的书,与书交谈,与书为友。(4以活动促读书。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评选 “读书能手”“读书明星”“读书小博士”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5)开展读书晋级活动,对达到读书要求的学生进行晋级考试,发放读书晋级荣誉证书,促进学生读书的持续性和高涨的热情。每学年各年级晋级人数达90%以上,个别学生跳级考试,对没有达到晋级的同学开学后再给机会,做人人过关。(6)让教师在读书中享受快乐。学校每年为教师购买一定数量的图书,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读教育教学名著,读教师专业用书,读童书,并写出质量较高的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书香教研组”评选,开展读书演讲、读书沙龙等活动。并采用赠书的形式进行奖励,让教师、家长真正享受读书的快乐。(7)利用板报、广播营造读书气氛,各中队每周写一句读书名言,每天课间进行读书演讲在全校广播。

通过几年来开展读书活动,孩子们已经形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每天下午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书包找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津津有味地读着。为加强读书活动的力度,学校下发了《实验小学“创建书香校园”计划和考核标准》,刊印了推荐书籍目录发到班主任手中,还增添了读书监督员,有力地保障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为了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每周五的读书时间规定为读书摘抄时间。一二年级由于年龄小只读书不记录,三—六年级的同学每周记录一篇读书笔记,由小组长和老师共同评价。读书字数从三年级的25万字到六年级的80万字,做到了“周周有记录,月月有检查”。同时结合读书活动举办演讲、征文、朗诵、讲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把学生的读书活动记录下来,我们由语文老师担纲,每年级出自己的读书小报。通过一次次的实验和指导,《希望之报》《智慧树》《幼苗》等年级报成为宣传学生读书的窗口,展示学生读书写作的舞台。今年我们推出了以学校主办的《启航报》,旨在通过报纸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成为学生文化活动的一道“小菜”,该报纸的出版,赢得了校内外的一片叫好。

2.记录读书经历,在写作中体验教育的幸福。我们鼓励教师写教育随笔。要求45岁以上教师每学期读1本教育理论书籍,写3篇教育随笔;45岁以下教师每学期读2本教育理论书籍,写5篇随笔。其中一篇为读书报告,一篇为教学案例或教育反思,其余内容自定。每个年级根据教师的要求,确立实验教师,并开展读书实验。实验教师及时将自己的实验经验与其他教师交流,做到共同进步。

(四)建设楼层文化,融读书教育于每一个角落

为了让学生融入读书的氛围,我校全方位实施读书工程,在环境布置上采用楼层文化,使师生随时随地感受读书的气氛。在每层走廊上张贴着古诗、名言、师德警句、《三字经》选段等色彩明丽、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标语。在班级内设置图书角,将班级布置成有书卷气的“书房”,在校园的宣传专栏内宣传读书的乐趣、见闻等,校门口每周一句的读书名言更是让学生进校就驻足朗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建设书香校园成为我校语文教学的坚强后盾。
读书提升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师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情。我校每学年评选120名“读书明星”,20个“亲子家庭”,共评出79名“书香教师”,均给予赠送优秀经典图书的奖励。在大同市广播电视局“正气诵”活动评选中百余名学生获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大同市“迎奥运促和谐”读书正文演讲比赛中,学校获“团体奖”。连续两年获矿区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奖”,其中薛以腾、薛以娇同学连获大同市一等奖,并代表大同市参加山西省比赛,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第十六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全国优秀组织奖。读书活动的最终结果是: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终生学习。

(五)改评价,全面扎实学生的语文功底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让学生乐读、会写、有一手漂亮的字、养成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等好习惯,我们觉得光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量化和考核的。为此,四年来,我校语文教学的考核机制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也在不断变化。实践证明考核机制的变化,促使学生的语文功底越打越扎实了。其具体做法是:首先,打破“一考定乾坤”的局面。学生、老师、家长最关心的是什么?两个字——分数。可是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是语文没学好;字写得不漂亮,是语文没学好;写作文词不达意,是语文没学好……分数只是其中语文学得好不好的一方面反映,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只有进行语文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我校制定的《教学考核标准》对语文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成绩就分为期中、期末总和,其余为写字、朗读、背诵背诵采用抽查、全班检查、分类检查等形式记录每位学生的成绩;阅读采用试卷考核的方法记录学生成绩。如此,将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由语文老师执行,把学生的功底打得扎扎实实。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作文训练,进行了《实验小学作文序列训练》的校本课程实验。从一年级开始口语和作文的训练,一年级学生要求上好每周一节的口语交际课,练习写简单的句子和小段。二年级学生重在将生活引入课堂,贴图日记,画图作文,随文练笔的次数在不断地增加。实验老师依靠生活这个无穷无尽的题材库,指导学生从身边捕捉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兴趣培养,把写作的难题从作文起步时就淡化掉。她们抓住随处可见的“树叶”为话题,进行了系列的“树叶”文章。10月份,是“走进自然看树叶”。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完成小练笔《校园的树叶》。仅此话题就写了“杨树叶”“槐树叶”“松树叶”等四篇练笔。11月份,秋风袭来,树叶纷纷落下,老师带领着学生们去捡树叶,去感受树叶飘落下来时的不同情景。把捡回来的树叶拼贴成各种人物、动物等树叶画,再加上孩子们的大胆想象,树叶画里充满了故事,同时也充满了兴趣。学生们把这些故事用稚嫩的语言写下来,变成了一篇篇有趣的贴画童话。孩子们的兴致带动感染了家长,不少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孩子的习作中来,很多孩子的树叶画都留下了家长参与的痕迹。12月份,冬天来了,北风呼啸,教室里玻璃窗上冻结的晶莹洁白的冰花、第一场雪……都是孩子们观察、写作的好素材。把课文当例子,从课上走到课下,大胆仿写,尝试续写,使我校低年级学生写作有了一个精彩的起步。

三年级田景秀老师课内大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利用写日志的形式来练笔,并利用课前五分钟对好的作品进行讲评。她围绕“绘本作文”这个课题,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观察环境,观察各种事物。并从中大胆地寻找写作素材。报纸上,杂志上那些有趣的插图,各类《看图作文》里面有趣的图画都被田老师用来当做学生的练笔题材。打开学生的作文本,好图美文尽收眼底。田老师大胆尝试用图提趣,以图练文,图文结合,文本互补,一套提高中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好经验已具雏形。

四年级王建霞老师认真研究了自己所实验的课题,仔细定了计划,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她总结了三年级实验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抓住培养兴趣不放松。鼓励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作文学案,让厚厚的学案夹子带给学生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累资料的好习惯。围绕“分类作文”这个课题,王老师引导学生练习写人、写事的分类训练。从同学老师,到家长邻居;从班里小事,到生活大事,有什么写什么,看什么写什么。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写人8篇,写事10篇。人人都成了高产作家。

五年级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和经历足可以用“丰富”两个字来概括了,但让他们自己写出自己的故事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伴随着小学生写作难的困扰,找素材始终是个难点。承担课题的韩海霞和贾静琴两位老师坚持把引导学生观察、寻找、积累素材作为实验的重中之重。教师里发生什么事,哪位同学受了表扬,哪位同学挨了批评,哪位同学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只要是能够进入文章的,她们都及时帮学生理清事件的脉络,指导学生写在文章里。久而久之,学生学着自己去寻找材料,去想象材料,让自己的故事不断延续,不断完善,学期末交上厚厚的一本精彩作文集。学生作文功底的扎实对语文成绩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考试后的量化统计数字表明,10位承担实验课题的教师所带班级的作文成绩均居年级总成绩前三名。

五、齐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亲其师,信其道”老师深厚的学养,扎实的语文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学生健康、愉悦成长的依托。因此培养教师是学校校本培训的重头戏。我校主要在课堂上进行业务练兵,在学养上进行阅读提高,在教研上采用加任务搞实验方法。通过对教师个人业务和修养的培养,使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了,师德修养提升了,同时养成了热爱读书的习惯。只有师生的共同发展,才能促进教学的长足进步。多年来,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出了特级教师许文琴,省骨干教师籍喜梅,省教学能手郝素芳、贾静琴、赵晓琳等教师,市教学能手、教学标兵邢红芝、李素芳、韩海霞等十几位教师。有多名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学校每年通过课堂教学大赛推出新人,培养了一大批校级教学能手。

六、学科建设方案及实施验收办法

(一)抓好常规教学的“有效性”

常规教学是教学实践的核心,任何课程改革最终要面对学生,面对课堂,因此,抓好常规教学就是抓好教学的主要工作。新课程以来,我校在常规教学上下足功夫,摒弃“表演式”“说教式”“填鸭式”等的教学方法,力求在“有效”上体现课堂的高效和实用。为建构新课程有效课堂,我们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即从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教师教学素养等三个维度来进行综合评价。

1.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要素。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以学促教,教是为了促进学”,关注的重点由教师教学评价转到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自主探索、操作实践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情感态度得到充分发展。学生乐意合作、积极参与,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对话各个环节中。学生是否带着问题讨论、有明确目的性,讨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和必要。学生是否能够把自己不同想法、观点自由表述出来。就学生思维状态而言,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否从高角度解决问题;学生是否有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否能提出探究性问题,是否有独到见解。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是否自由表达,学生情感是否得到积极引导,学生成功时是否得到鼓励,学生是否更喜欢上这一类课,学生技能是否得以训练或提高等是评价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标准。

2.教学情况评价要素。

教学情况评价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我们主要从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等角度考察。课堂教学以问题为主线,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灵活性创新性。突出对话意识,教师创设民主、安全、平等、宽松、和谐、融洽的对话环境,教师与学生能够交融情感,体现师生自由交往。创设媒体情境,充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具、学具和多媒体的运用恰到好处,各种教学情景创设,有助于刺激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有效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准确地给予规范、科学的有效指导,有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习潜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够给予适时、适度、真实、科学的评价,能够对所有学生表现给予尊重、悦纳、理解、支持,能够激励没有求知欲的“后进生”喜欢老师,喜欢这一学科的学习。

3.教师素养评价要素。

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教师素养,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素养是实施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们主要从教学过程、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方面考察。教态亲切自然、姿态表情乐观且具有感染力;语言准确、生动、清晰、流畅、使用普通话。板书工整、简洁、艺术,概括性、条理性、比较强;板书、电教手段的运用和实验演示熟练准确。教与学时间分配科学,能够较好地驾驭课堂、应变能力强。教学方法设计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学生个性张扬的情况。备课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课程资源丰富,教材处理得当,给学生提供一个挑战性教学环境;教师角色定位准确;课后拓展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设计与实施体现自己的教学特点与风格。

以上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是每位语文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实施的具体考核指标,学校将采用随堂抽查、互听互学、优质课赛讲综合评价,给与老师教学考核的综合成绩。

(二)凸显语文单项考核的“实效性”

三年来我校语文学科进行了考核学生成绩的改革,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学校制定了《教学考核标准》对语文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成绩就分为期中、期末总和,其余为写字、朗读、背诵、阅读共五项考核。写字考核为一月一次,分别从写字速度、字形美观、卷面整洁、无错别字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过关的考核,每位学生的成绩计入全班总成绩;朗读和背诵采用抽查、全班检查、分类检查等形式记录每位学生的成绩;阅读采用试卷考核的方法记录学生成绩。如此,将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由语文老师执行,把学生的功底打得扎扎实实。今后我们依然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不断进行单项考核的实效性的改革,力求为我们的语文考核开辟一条实用有效的路。

(三)加强校本教研的“研究型”

生动的教师论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教育创新的途径等成为我校校本教研的多元化教研模式。每学期初我校教研室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创新——教育教学经验研讨”制定校本教研模式。由学校教科研计划、教研组计划组成“双管齐下”的教研力量,使教师学习有指导,培训有制度,考核有依据。每学期末对教师的教研活动做出评价,作为教学工作考核的一项硬性指标。同时,注重集体备课制度的坚持和实效,让单元备课、个人主讲、集体研讨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作为优秀教研组考核的标准。组织开展“三推课”,即推门课、互推课、推荐课;说讲课评比;实施“三个一”工程,即备一节优秀的教案、讲一节优质课、写一份实效的教学经验总结;教师作业设计和教案的评比;论文的征集等等促进教师科研水平提高的活动。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迈进。

(四)搞好实验课题的“指导性

《在书香中成长》《小学作文序列训练》两项课题实验成为我校语文老师和骨干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在书香中成长》虽然已经获得大同市的校本课题一等奖,但是教学是生动的,是不断变化的,我们的课题在全校语文老师的参与下也在不断变换着、修改着。而《小学作文序列训练》这项课题在实践中实施了两年,两年来,我们不断总结,不断实践,实验班与平行班成绩比对,仍在实践中,每一学段的课题总结已经结题,但是课题总的结题将要在四年后见成效。在实验教师实验过程中,实验阶段性总结,实验成果,实验的方案均有指导、有交流,本学期末将进行一学年的实验总结和交流活动,并确立下一阶段的实验方案。

(五)重视课外活动的“丰富性”

语文学科是课内与课外知识协调统一的综合学科,只有课内的“静”没有课外的“动”该学科就会成为死水一潭,为此,做到“动静结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丰富课外活动是一条五光十色的大道。两年来我校继续搞好“金秋杯”作文竞赛、学生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美文诵读等学生个人赛,并把学生的成绩和指导老师挂钩,奖励师生推动学生课外语文能力的培养。连续四年的“古诗文诵读大赛”更是一场丰富多彩的语文大餐,各年级根据所背诵的内容全体师生亮相学校舞台,使学校沉静在朗朗的书声中。这项活动每年与四月举行,优秀班级和指导老师的活动将在学校艺术节中进行表彰。

(六)完善学生评价的“全面性”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是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性手段,在我校评价学生方案中,我们最终认为只有建立学生的自信,才能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激励和维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学生优秀的作业、优秀的作文、老师在作业中和学生的“对白”等都成为学生除成绩之外的多元评价。每学期末学校将组织教师对各班学生的“成长记录袋”逐一进行检查和验收,作为考核语文老师的一项工作。

几年来,在区教育局、教研室关怀下,我校语文学科全体成员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努力创新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