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服务热线:400-811-9908    操作指南
首页>正文

一次失败的集体备课

案例

那次,W校青年教师小王要参加市“新秀杯”教学比赛,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八册《祁黄羊》。为了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由校语文教学骨干组成的临时备课小组,李校长、熊校长两位亲自挂帅。

每个人匆匆读完课文,略作思考后,交流就开始了。

李校长惯于整体把握:“‘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反映祁黄羊一心为公的中心句,应扣住这一点进行教学。”

熊校长紧接着说:“品读课文,字里行间无不显现出祁黄羊惟贤是举的博大胸怀‘。想了想’‘、郑重地说’,寥寥数语,读来却能使人深切地感受到祁黄羊举贤时谨慎的态度和无私的精神。我看教学时应该紧扣这些词眼让学生仔细琢磨、品味。”

这时,一直在网上搜寻的刘老师推荐大家看了一段史料记载:祁黄羊曾举荐解狐、祁午分别担任南阳县令和中军尉。后用之,果然国人称善焉。孔子闻知此事也不由称赞: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可谓公矣。

赵老师则有些出其不意:“我有些问题想不通,祁黄羊为何不先举荐祁午,而要先举荐解狐?同朝为官,祁黄羊不知解狐生病了吗?明知他生病了,还要举荐他,这怎么解释呢?难道祁黄羊早知解狐病了,故意举荐,以示自己的不计前嫌?这样解读,晋国良将岂不是变成奸佞之徒了吗?这显然有悖于历史及文本的价值取向。但课堂上是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的,如果学生提出这些问题怎么办?”

他这一问,大家都难住了。还没等大家思考,小王老师开口了:“别管那么多了,明天就要上课了,拜托诸位快帮我整理出一份课案吧!”这时大家才想起,小王一直在做听众。是呀,东拉西扯了半天,还没一个成形的东西。神侃就此打住,大家开始全心全意帮她逐个环节地设计课案,连过渡语,葛老师都没忘帮她设计。如:“一个简单的‘想了想’却承载着祁黄羊‘公与私’、‘恩与仇’孰轻孰重的思想交锋”,“一代英才的逝去,甚是可惜”  这期间,小王老师一直没抬头,她边听边忙着记,生怕漏掉一个字。

课案理好了,小王老师长长舒了口气,笑了。

可是,第二天的上课情况并不乐观。小王老师说:“预案执行得挺顺利,但不知怎么回事,课堂上一点感觉也没有。”后来小王老师的比赛名次也证明:他们的这次集体备课失败了。

如此的“强强联手”,为何会遭遇失败?他们究竟败在什么地方?

分析

1.集体备课究竟应该追求什么?

“快帮我整理出一份课案吧!”这是小王老师在集体备课中的惟一一次发言。很显然,她渴求集体备课给予的是一套现成的、可操作的课案。那么,把形成一套可执行的课案作为集体备课的追求目标科学吗?

(1)课堂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其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而且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意外事件的机智处理。集众人智慧形成的课案,在各个环节的设计上可能无可挑剔,但毕竟无法顾及课堂中的各种意外事件。如果将课案直接照搬到教学中,其结果只能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也就不复存在了。案例中,评委认为小王老师的课过于呆板、僵化,其原因就在于此。

(2)每个人的教学风格不同,甚至连说话的语调也不一样。因此,同样的课案,由不同的教师来教,其效果也会明显不同。案例中,葛老师帮助准备的课堂语言,小王老师说出来就变了味。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评委在评她的课时,觉得听她说话很别扭、甚至做作。

由此可见,把目标定位在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课案,正是本次集体备课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在笔者看来,集体备课的过程就是集体解读文本的过程,它的立足点在于通过集体思维的碰撞激发出教师的教学灵感,通过信息交流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这里的信息不仅包括每个人准备如何教的信息,而且包括每个人对文章的感受、质疑等信息。这里的信息也并不一定都要十分成熟和面面俱到。

在本案例中,讨论课案前的一段所谓的东拉西扯正是本次集体备课的精华所在。从表面上看,这些信息不能直接拿来为教学所用,但透过现象,我们会从中捕捉到另外一种深层次的信息。如葛老师的疑问正反映了多音字是本课读音上的难点;刘老师查找的那段资料完全可以作为教师的一种知识储备带进课堂,必要的时候借来一用,是对教材的一个很好补充;赵老师的疑问正是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预设,正视而不是回避它,就会为挑战不可预知的课堂多了一份准备。遗憾的是,小王老师并没有及时读懂这些有用的信息,精彩的交流也没有得到延续。

2.集体备课中当事人和帮助人的角色怎样定位?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当事人和帮助人之间既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又是主角与参谋的关系。

(1)平等互助。集体备课的过程,也是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的过程。因此,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既不能因为自己是权威而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是新手而不畅所欲言。

(2)主角与参谋的关系。当事人作为集体备课的主角,要善于从他人的言谈中筛选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而不是把集体阅读的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帮助人扮演着参谋的角色,他们所能做的只是提供一些信息和摆明自己的某种想法,而不能包办代替,要给当事人留一些自己思考的时间和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

案例中,小王老师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变成了被动接受者。“大家开始全心全意帮她逐个环节地设计课案,连过渡语,葛老师都没忘帮她设计。”就这样,集体备课中的角色完全错位了。作为主角的小王老师只是“在边听边忙着记”,如此用他人的思考代替自己的思考,可能就是小王老师“上课找不到感觉”的原因所在。

3.集体备课应该在什么背景下进行?

集体备课固然有增加交流机会、实现智慧共享等优点,但对参与者的准备程度、时间安排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组织不当、操作过于机械,集体备课就会陷入重形式而轻实质、重统一而轻个性、重参与而轻效益的泥沼中不能自拔。笔者以为,集体备课应该在以下背景中进行:

(1)教师有需求。首先是一种解疑需求。当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出现困惑时,就会产生“集思广益”以解答困惑的需求。其次是一种共享需求。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对某些问题产生一些独到的见解,于是希望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中获得对问题更深刻和更全面的认识,这时会产生共享需求。

教师有需求是集体备课的前提,但这些需求的产生不是预定的,这就要给教师提供自发组织集体备课的机会。教师可以向其他人发出“集体备课邀请函”,并明确备课内容、时间(保证有一定的宽裕度)以及自身急需解决或需讨论的实质问题,以增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

(2)参与者有“资本”积淀。 集体备课追求的是信息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因此,要在参与者有“资本”积淀的背景下进行。这里的“资本”包括对教材的认识、对教法的思考等。有了这些“资本”,参与者在交流过程中才会互相启发,才会及时捕捉他人信息弥补个人思维的局限;有了这些“资本”,参与者才能有针对性地畅所欲言,才不会变成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这些“资本”主要依靠平时的积淀,但也要保证参与者在集体备课前有充裕的时间琢磨文本,千万不能像案例中那样:“各人匆匆读完课文,略作思考后,交流就开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  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维  

京ICP备1003014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811号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